第七章 肝细胞来源上皮性肿瘤

第一节 肝细胞肝癌

【概述】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类型,在我国发病率约25.7/10万,病死率为23.7/10万。HCC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4~6∶1,以40~60岁多见,约80%的病例伴有肝硬化或慢性病毒性肝炎,其他高危因素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酗酒、吸烟、肥胖、糖尿病、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黄曲霉毒素暴露及家族史等。
HCC的大体分型主要包括①弥漫型:肿瘤直径0.5~1.0cm,遍布全肝,相互间不融合,常伴肝硬化;②块状型:直径≥5cm,若≥10cm则为巨块型,单块、多块和融合块状;③结节型:结节状,肿瘤直径超过3cm,小于5cm,可呈单结节、多结节或融合结节;④小肝癌型:直径小于3cm,或相邻两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边界清,常有包膜,手术切除率极高。
组织学上主要有以下类型:①肝细胞型:最为常见,与正常肝细胞相似,癌细胞呈多边形,胞质呈嗜酸性细胞颗粒状,细胞膜上存在特化的毛细胆管结构并含有胆汁栓;②透明细胞型:50%以上的癌细胞富含糖原,致使细胞呈不规则的大空泡状,细胞呈透明状,细胞核漂浮于细胞中央;③富脂型:表现为细胞质内出现边缘光滑、大小较为一致的圆形脂滴,占据整个细胞质,导致细胞核偏位;④肉瘤样型:癌细胞呈梭形,呈编织状排列,是低分化HCC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⑤泡沫细胞型:细胞体积大于正常肝细胞1~2倍,胞质疏松呈细网状,细胞核较小,无偏位;⑥巨细胞型:癌细胞呈多形性,大小不一,形态极不规则,核分裂象多见,缺乏肝细胞形态学特征。
HCC分化分级目前仍广泛采用 Edmondson-Steiner四级分级法。Ⅰ级:高分化,细胞无明显异型,类似正常肝细胞,呈细梁状排列,类似正常肝板。Ⅱ型:中等分化,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肝细胞,细梁型排列为主,但核浆比例稍增大,核染色加深,胞质嗜酸性增加。Ⅲ型:低分化,细胞核体积与核染色改变均超过Ⅱ级,核异型性更为明显,核分裂象多见。Ⅳ级:未分化,细胞形状极不规则,可见瘤巨细胞或怪状核细胞,高度异型的癌细胞占多数,胞质少,核染色质浓染,细胞排列疏松,梁索状结构不明显。
HCC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中晚期才出现症状,常见的症状有:①肝区疼痛,最为常见,多在右上腹部,为持续性钝痛,由迅速生长的肿块使包膜紧张所致,肿瘤破裂出血时刺激腹膜,可出现剧痛;②消化道症状,如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有时可有便血;③消瘦乏力,呈进行性加重;④黄疸,可因肿瘤压迫胆管、胆管内癌栓引起梗阻性黄疸,也可因肿瘤大量破坏肝细胞致肝细胞性黄疸;⑤发热,多为不明显原因的低中度发热,有时可以出现高热;⑥右上腹部肿块。另外还可有腹水、脾大、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影像检查技术优选】

超声为HCC筛查首选影像方法,但难以做出定性诊断。增强超声造影(CEUS)可以对病灶血流动力学实时评估,文献报道其总体诊断效能与动态增强CT相仿。
动态增强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CT血管造影(CTA)能直观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及血管侵犯。CT灌注成像能够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情况,评估疗效,但辐射剂量较大。能量CT(以双源CT和能谱CT为代表)可通过物质分离技术精确定量肿瘤强化及各种物质成分,为肿瘤综合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MRI具有多模态成像优势,解剖影像(T 1WI、T 2WI等)分辨率更高,对小病灶检出更为敏感,动态增强可以获得血流动力学信息,对病灶做出定性诊断。MRI功能影像技术,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波谱成像(MRS),可以反映组织水分子扩散运动状态、微循环灌注及代谢信息,是解剖影像学的重要补充,在小病灶检出、良恶性鉴别、分化程度及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很大价值。MRI血管造影(MRA)总体效能与CTA相仿。肝胆特异性造影剂(Gd-EOB-DTPA和Gd-BOPTA)在微小病灶检出、HCC与癌前结节鉴别、FNH与肝腺瘤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影像学检查】 1.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 (1)形态学特征:

肝脏肿瘤常为圆或椭圆形占位性病灶,可具细薄包膜(厚度<1mm),可呈现为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等,与肿瘤大小、病理学分化程度、病程发展等都有一定相关性。据统计:在直径<3cm肝癌中,以低回声结节多见,高回声少见,结节外周可有暗环围绕,暗环宽度在1~2mm左右,为肝癌结节特征表现之一(图1-7-1-1);高回声型可出现于大、小肝癌结节中(图1-7-1-1)。等回声型属不稳定表现期(图1-7-1-1),连续随访数次(每3~4周1次)常可发现结节内部回声的明显变化。肿块多呈类圆形,也可呈不规则形(图1-7-1-1),较大肝癌结节的中心部位可出现坏死区,坏死区形态常不规则,其边缘不平滑,内部呈无回声或低弱回声区(图1-7-1-1)。于肝癌结节周围暗环内,可见彩色血流显示。其成因多认为是来自肝癌结节外方的纤维包膜,该包膜内存在血管成分,这在超声造影及病理研究中得到证实。癌结节内部也常可探及条形或点片状血流信号(图1-7-1-1),对结节中血流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发现流速曲线峰值流速PSV多呈高速,常超过60cm/s,甚至超过1m/s;阻力指数RI多在0.60以上(图1-7-1-1)。
弥漫型肝癌多见于肝硬化患者,结节或肿块呈弥漫性分布,常无边界或包膜,仅示回声增多与增粗,与肝硬化表现互相掩盖。通过局部肝脏明显肿大、肝包膜鼓突或肝内管道受压行径弯曲等征象,可协助推测癌肿之所在。如在门静脉中发现癌栓或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也有助于提示弥漫型肝癌的存在。
图1-7-1-1 肝细胞肝癌常规声像图表现
A.二维灰阶超声显示肝细胞肝癌为低回声,呈圆形,内部回声尚均匀,边界清,外周可见纤细暗环围绕;B.二维灰阶超声显示肝细胞肝癌为高回声,呈圆形,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C.二维灰阶超声显示肝细胞肝癌为不均质中等回声,呈类圆形,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尚清;D.二维灰阶超声显示肝细胞肝癌为不均质偏高回声,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尚清;E.二维灰阶超声显示肝细胞肝癌为不均质中等偏低回声,呈圆形,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片状低弱回声坏死区;F.CDFI显示癌结节内部常可探及条形动脉样血流信号;G.用频谱多普勒PW对结节中血流进行频谱测量,流速曲线峰值流速PSV>100cm/s;阻力指数RI=0.72);H.二维灰阶超声显示门静脉主干正常管腔消失,其内有实性成分充填;I.二维灰阶超声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2年发生右肾上腺转移,转移灶低回声区,边界清,内部回声尚均匀;J.二维灰阶超声肝细胞肝癌患者发现肝门部淋巴结多发转移灶,转移灶为低回声、类圆形、互相融合

(2)门静脉系统癌栓及邻近组织转移:

门静脉主干或分支中有实性成分充填(图1-7-1-1)。彩色多普勒显示癌栓管道中彩色血流中断;或者管道大部受阻而仅在某一管壁附近留存细窄扭曲的彩色血流。肝癌可发展蔓延,向肿瘤周围播散,形成卫星灶,或侵入邻近脏器,如胆囊、右肾上腺、肝门部淋巴结、肾脏、后腹膜区等形成转移灶(图1-7-1-1)。

2.超声造影

超声造影在肝癌的表现中常呈典型的“快进快出”征象。具体表现为动脉相肝癌病灶快速整体高增强,峰值时常呈均匀或不均匀改变,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灶增强强度逐渐降低,至静脉相和延迟相常呈低增强状态(图1-7-1-2)。但也有近10%~30%的肝癌可表现为“快进慢出”,主要与肝细胞肝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好,其造影表现的情况越倾向于“快进慢出”(图1-7-1-2)。
图1-7-1-2 肝细胞肝癌超声造影表现
A.超声造影肝细胞肝癌显示动脉相(注射造影剂后16s)肝癌病灶快速整体高增强,内部灌注不均匀;B.超声造影肝细胞肝癌显示至静脉相(注射造影剂后136s)肿块内造影剂消退,呈低增强状态;C.超声造影肝细胞肝癌显示至延迟相呈低增强;D.超声造影显示高分化肝细胞肝癌显示动脉相早期(注射造影剂后7s)肝癌病灶开始增强;E.超声造影显示高分化肝细胞肝癌显示动脉相早期(注射造影剂后9s)快速达到整体高增强;F.超声造影显示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肿块延迟相(注射造影剂后276s)未见明显内部造影剂消退
癌栓与其来源的恶性肿瘤表现为相同增强模式,应注意癌栓内的血流灌注应与肝动脉的微泡灌注相一致,如动脉相快速高增强,门脉相廓清较快或延迟相廓清缓慢。

3.CT检查

CT平扫价值有限,发现直径<1cm病灶的概率很低。大多数病灶在平扫图上为低密度,少数为高密度,与出血或分化程度有关(图1-7-1-3、图1-7-1-4)。另外,伴有脂肪肝时,病灶也可表现为高密度。小的病灶密度较均匀,大的病灶中心常发生坏死、出血或脂肪变性而密度不均匀。弥漫型则为大小均等的细小结节遍布整个肝脏,在平扫图上有时仅表现为整个肝脏密度下降而不均匀,结节不清晰。病灶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少数浸润生长者可为不规则形。
图1-7-1-3 HCC
A.CT平扫示S6段低密度占位灶;B.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C.增强扫描门脉期病灶为低密度
CT增强动脉期大多数病灶明显强化,是由于HCC内孤行小动脉形成及肝窦毛细血管化致动脉血供增加;门脉期或延迟期表现为大多数病灶为低密度,与结节门脉血供减少、早期静脉引流、细胞外间隙减少及背景肝脏强化有关,这种“快进快出”强化模式是HCC的特异性表现。在伴有门脉癌栓的病例,因门脉血流量减少,致该区域的强化程度降低,表现为低密度,隐藏在其中的肝癌不能被发现,而动脉期扫描时,该病灶仍接受肝动脉供血,有强化表现,呈高密度而易于识别。增强扫描还可以显示细小、扭曲、杂乱的肿瘤血管,还可显示肝动脉-门静脉分流,后者表现为病灶附近门脉血管早期浓密显影,其显影时间和密度几乎和腹主动脉一致。包膜的显示高度提示HCC。在CT平扫上呈低密度,但显示率极低。增强后呈延迟强化(图1-7-1-5)。
门静脉系统受侵和癌栓形成是肝癌肝内扩散的最主要形式,发生的概率和病灶大小有关,也与病理类型和肿瘤生长方式密切相关,弥漫型最多见,其次为巨块型,结节型最少见。肿块越大,门脉受侵和癌栓形成的概率越高。门静脉受侵犯,主要见于分支血管。癌栓形成见于左右分支或主干,少数可扩展到肝外门静脉,有的可延伸至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内。门脉期对肝内外血管结构的显示最佳,易于判断血管有无受侵和癌栓形成。门脉癌栓的主要CT表现为:①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可以为局部结节状、条状、分支状、分叉及半月形充盈缺损影(图1-7-1-6);②主干及分支血管旁形成侧支血管,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图1-7-1-7);③胆囊周围侧支血管建立,常呈网格状(图1-7-1-8);④受累静脉因滋养血管代偿扩张可见管壁强化;⑤受累门脉血管扩张,造成主干和分支粗细不成比例。
图1-7-1-4 HCC
A.CT平扫示S5段高密度占位灶,周边见环形低密度包膜;B.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C.门脉期病灶为略低密度,中心见点状的低密度坏死区
图1-7-1-5 HCC伴包膜
A.CT平扫示肝脏S4/S8段巨大占位,密度不均匀,周边见环形包膜,呈更低密度;B.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强化,包膜无强化;C.增强延迟期病灶呈低密度,包膜延迟强化呈高密度
图1-7-1-6 HCC伴门脉癌栓
A.CT平扫示肝右叶巨大占位;B.增强动脉期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中心见扭曲肿瘤血管;C.门脉期病灶为不均匀低密度,门脉右支受压前移,内见椭圆形充盈缺损;D.MPR重建清晰显示门脉右支癌栓
图1-7-1-7 HCC
A.CT平扫示肝脏S6段低密度灶;B.增强动脉期病灶不均匀强化;C.门脉期病灶为低密度;门脉主干增粗,腔内见充盈缺损,周围见迂曲侧支血管
图1-7-1-8 HCC伴门脉癌栓
A.平扫示肝右叶病灶为低密度;B~D.门脉期扫描连续层面,显示病灶为不均匀低密度,边界不清,门脉主干和右支内见充盈缺损(箭),且延伸到肝外门静脉内(箭),门脉主干周围和胆囊周围见大量侧支血管

续表

肝静脉和下腔静脉也常受到侵犯和癌栓形成。在增强CT图上表现为受侵犯的血管狭窄不规则,或见局部受压或被肿瘤包绕;腔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影,有时可延伸至右心房内(图1-7-1-9);局部血管腔扩大,奇静脉(半奇静脉)扩张。CT血管造影可直观、全面地显示肝内静脉系统的解剖、受侵及癌栓的范围及侧支开放的情况,更有利于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判断下腔静脉是否有癌栓形成要慎重,因为在增强早期,下腔静脉尚未显影或仅部分显影,其内密度不均匀为正常表现,需做延迟扫描予以鉴别。另外,下腔静脉受肿瘤压迫时也可不显影。
胆管癌栓形成时,可造成肝门区和肝内胆管的扩张,多为轻中度。平扫图上,可见到和门脉血管相伴行的低密度条状影,在增强扫描图上显示更加清晰。肝门淋巴结肿大压迫胆管也可造成肝门区及肝内胆管的扩张,应注意与胆管癌栓鉴别。
弥漫型肝癌是HCC的少见类型(图1-7-1-10),表现为肝内广泛分布的结节影,大小和分布多较为均匀,也可融合。由于癌结节较小,平扫很难显示,增强扫描可显示肝内弥漫分布结节影,表现为快进快出强化或边缘强化。有时HCC弥漫分布于全肝,残留肝组织和病灶之间的密度差异不大,若不仔细观察和分析,易漏诊。弥漫型肝癌几乎都伴有门静脉癌栓,这是重要诊断依据。
伴有脂肪肝时,因肝脏背景密度的改变造成HCC的表现有所不同。CT平扫上,病灶往往呈高密度,动脉期病灶有强化表现仍为高密度,门脉期和/或延迟期,病灶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容易和血管瘤或肝岛混淆(图1-7-1-11)。测量病灶的CT值、绘制时间-密度曲线有助于鉴别诊断。虽然背景密度改变,但HCC强化曲线仍为“速升速降”型;血管瘤强化随时间延迟强化更加明显,其强化曲线为“速升缓降”型或“缓升缓降”型;肝岛多位于肝脏边缘,呈不规则形或片状,无占位效应,强化曲线和正常肝实质一致。
CT还可显示肝外转移征象,如腹膜后及心膈角淋巴结转移、腹壁受侵、肾上腺转移、肺转移等。肺转移非常常见,在CT阅片时横膈层面注意用肺窗观察,以免遗漏转移灶。
小肝癌(small HCC,sHCC)在动脉期扫描中多数表现为均匀强化的高密度灶,不均匀强化与坏死和脂肪变性有关(图1-7-1-12)。少数病灶动脉期无明显强化,极易漏诊。小肝癌在门脉期有多种表现,大多数病灶呈低密度,也可呈等密度甚至高密度,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病灶有门脉参与供血;②大多数伴有肝硬化,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经门脉回流的血液部分可进入到侧支血管,使肝实质的血供减少,肝实质的强化程度受到影响,病灶和肝实质之间的密度差异减小而成为等密度或高密度;③伴有脂肪肝者,肝实质和病灶之间的密度差异也减小;④扫描时间个体差异的影响。
图1-7-1-9 HCC伴下腔静脉癌栓
A.平扫示肝脏密度不均匀,下腔静脉增粗;B.动脉期见右叶巨大不均匀强化灶,下腔静脉内癌栓也有明显不均匀强化;C.门脉期,病灶为不均匀低密度,下腔静脉内癌栓的密度也不均匀;D.门脉期扫描向上的层面显示右心房内癌栓为低密度(箭)
图1-7-1-10 弥漫型HCC
A.平扫示肝脏明显增大,肝内可见弥漫分布的低密度灶,边界不清;B.动脉期见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内癌栓也见强化;C.门脉期扫描示病灶为低密度,边界不清,门静脉左右支内均见充盈缺损
图1-7-1-11 脂肪肝伴HCC
A.CT平扫示肝右前叶略高密度灶,边界不清;B.增强动脉期病灶强化呈高密度;C.门脉期病灶仍为略高密度,周边环形强化的包膜显示清楚,有助于诊断
图1-7-1-12 sHCC
A.CT平扫示肝脏S6段低密度灶;B.增强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C.门脉期为低密度

4.MRI

HCC在T 1WI通常呈低信号,少数呈高信号,这与肿瘤高分化、脂肪、铜、糖原沉积及继发出血有关(图1-7-1-13)。另外,介入栓塞治疗常用的碘油因含有脂肪酸成分而致治疗后HCC在T 1WI呈高信号。在T 2WI,HCC多呈轻中度高信号,少数可呈等信号,极少呈低信号,较大的病灶内部信号常不均匀,其内部高信号区代表液化坏死、出血或扩张血窦,低信号区则代表凝固性坏死、纤维化或钙化(图1-7-1-14A、B)。DN癌变时呈“结中结”改变,非癌变区DN组织呈低信号,而癌变区呈高信号(图1-7-1-14C)。 “镶嵌征”(mosaic pattern)是一种特殊的信号不均匀征象,指瘤内大小、形态、信号、强化程度不一、相互融合的小结节并间以纤维分隔(图1-7-1-14D),是HCC的特征性表现。T 2WI或者T 2 WI有助于检出组织内铁沉积,发生于铁沉积背景肝脏或者铁沉积结节内的HCC通常因缺少组织铁而呈高信号(图1-7-1-14E)。
图1-7-1-13 HCC T 1WI表现
A.Ⅳa段中等分化HCC,呈均匀低信号;B.Ⅵ段高分化HCC,呈均匀高信号;C.低分化HCC,内见斑片状出血呈不均匀高信号
在DWI上,HCC通常因水分子弥散受限而呈高信号、ADC值减低,而良性病变如囊肿、血管瘤等其ADC值一般较高,并且囊肿在高b值的DWI上为低信号,易于和HCC病灶鉴别。DWI与常规序列结合可以提高小病灶检出率。另外,DWI也有助于癌前结节与灌注异常所致假病灶相鉴别,后两者通常无水分子扩散受限加重而呈等信号(图1-7-1-15)。
采用Gd-DTPA的MRI动态增强扫描是HCC诊断的重要方法,这是基于肝癌的肝动脉供血理论,即HCC以肝动脉供血为主,而正常肝脏以门静脉供血为主。典型HCC表现为动脉期显著强化(wash-in),呈高信号;伴门脉期和/或延迟期造影剂廓清(washout),呈低信号(图1-7-1-16A、B),这种“快进快出”强化形式对HCC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等高危人群中几乎等同于病理诊断。T 1WI高信号病灶需应用减影法明确其强化情况(图1-7-1-16C、D)。Wash-in是由于HCC内孤行小动脉形成及肝窦毛细血管化致动脉血供增加,wash-out则与结节门脉血供减少、早期静脉引流、细胞外间隙减少及背景肝脏强化有关。
图1-7-1-14 HCC T 2WI表现
A.Ⅳa段中等分化HCC,呈中等程度高信号;B.Ⅵ段HCC,呈不均匀高信号;C.Ⅶ段DN癌变结节,呈“结中结”改变,DN呈等信号,癌变部分呈结节样高信号;D.“镶嵌征”,肿瘤内见多发小结节及纤维分隔;E.肝实质铁沉积而呈弥漫性低信号,Ⅵ段HCC因缺少铁沉积而呈高信号
图1-7-1-15 HCC DWI表现
A、B.小肝癌动脉期显著强化,在DWI图像上存在弥散受限而呈高信号;C、D.动脉期多发结节状强化灶,DWI图像上仅HCC因弥散受限而呈高信号,余为灌注异常所致假病灶;E、F.HCC与HGDN在T 1WI均呈高信号结节,HCC在DWI呈高信号,HGDN无弥散受限呈等信号
图1-7-1-16 HCC动态增强表现
A、B示Ⅳa段sHCC,A.动脉期明显强化;B.门脉期可见造影剂廓清,并见环形强化包膜影。C、D示Ⅰ段sHCC,C.平扫T 1WI呈高信号;D.增强T 1WI减影图像示病灶显著强化
MRI对包膜的显示优于CT。包膜在 T 1WI及T 2WI呈完整或不完整、厚度不一的低信号,主要为纤维组织,在厚包膜(>4mm)中有时还可见到T 2WI高信号的外环,主要为受压的血管、胆管和肝组织。增强扫描可提高包膜显示率,表现为进行性延迟强化、边缘光整的环形高信号,这是由于包膜中血管内慢血流及纤维组织致造影剂滞留(图1-7-1-17)。约1/4影像显示的包膜样强化并非真正的肿瘤包膜,病理上对于混杂的纤维组织、扩张的肝血窦及受压肝组织,称为“假包膜”。影像学不能区分真、假包膜。
血管侵犯表现为血管包绕、管腔不规则或充盈缺损(图1-7-1-18A)。肿块越大,门脉受侵和癌栓形成的概率越高,特别是弥漫型肝癌。门脉受侵主要见于分支血管,病灶位于肝门附近时也可侵犯门脉主干,少数可延伸至肝外常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表现为肝门区或胆囊周围可见到许多强化的、扭曲的细小侧支血管影。另外,大的病灶也可以见到肝静脉和下腔静脉受侵或癌栓形成(图1-7-1-18B)。门静脉系统MRA可全面直观地反映肿块和血管的关系、血管受侵的范围和程度及侧支开放情况。血管癌栓应与血栓相鉴别,癌栓可由肿瘤直接延伸到血管,栓子在T 2WI呈中等高信号,动脉期在栓子内部可以看到细小的新生肿瘤血管,管腔扩张明显(>23mm);血栓在T 2WI多为低信号,无强化,管径多正常。
需要强调的是,单一的“快进”或“快出”强化并无特异性,动脉期强化可见于灌注异常、海绵状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高级别DN、富血供转移等,门脉期低信号可以见于高级别DN及纤维化所致结构扭曲。另外,从理论上来讲,只有HCC形成足够的新生血管才能显示出动脉期强化,而大部分早期肝癌、某些低分化肝癌及浸润性肝癌缺少动脉期强化;一些早期病灶尽管出动脉期强化,但在门脉期或延迟期无造影剂廓清,使得定性诊断困难;另外,因技术原因无法捕捉到精确的动脉期也会造成诊断困难。
图1-7-1-17 HCC包膜
A.T 1WI包膜呈低信号;B.T 2WI呈稍高信号;C.动脉期无强化;D.门脉期呈延迟强化
图1-7-1-18 HCC癌栓
A.门静脉癌栓;B.肝静脉癌栓
肝胆特异性造影剂近年来应用日益广泛,以钆贝葡胺(Gd-BOPTA)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为代表,他们可以被肝细胞选择性摄取并经胆道排泄,前者摄取率约 5%,后者摄取率约 50%。Gd-BOPTA和Gd-EOB-DTPA是双功能造影剂,既可以静脉团注得到类似于Gd-DTPA的动脉期图像来提供血供信息,还能够行肝胆期成像(前者延迟60~90min,后者延迟20~30min)。大多数HCC在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而良性肝硬化结节(再生结节、低级别异型增生结节和多数高级别异型增生结节)在肝胆特异期呈等或高信号,这一征象对不典型HCC的诊断具有很高价值(图1-7-1-19)。但正常肝实质吸收肝胆特异性造影剂存在个体差异,30%~40%正常肝细胞转运体的基因表现多态性,导致肝实质强化程度减低。高胆红素血症或严重肝硬化时,肝胆特异期肝实质强化减弱且不均匀,会使得肿瘤与肝实质对比较差,影响病灶检出。对于非肝细胞来源的病变(囊肿、血管瘤等),在肝胆期也表现为低信号,需要依靠多种MRI序列综合判断。
图1-7-1-19 HCC Gd-EOB-DTPA增强MRI
A.抑脂T 2WI呈高信号;B.抑脂T 1WI呈低信号;C.动脉期明显强化;D.门脉期呈等信号;E.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
2cm以下HCC强化特征多不典型。文献报道,在1cm、1~2cm、2cm以上病灶中,出现典型“快进快出”强化方式者仅24%、28%和47%。MRI具有多模态成像优势,可以从细胞分子水平早期识别肝硬化背景下的癌变结节,利用非血供特征协助诊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脂肪变性:HCC生成早期阶段新生动脉血管不足,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易于产生脂肪变,可以通过 T 1WI化学位移成像进行显示;②“日冕征”:表现为富血供病灶周边的一过性环形强化带,多见于动脉晚期或门脉早期,在延迟期呈等信号,为肿瘤引流静脉与邻近肝血窦相互交通所致,多见于无包膜的进展期HCC;③结中结:肝硬化结节发生局灶性癌变时,癌变区在T 2WI呈高信号,伴动脉期强化,而非癌变区在T 2WI呈等或低信号,缺少动脉期强化;④铁廓清:约40%的肝硬化结节伴有铁沉积,这些铁沉积结节几乎都是良性的,但具有更高的癌变风险。铁是细胞增殖代谢中的必须物质,参与新陈代谢的众多环节(如DNA合成的核糖核苷酸还原酶需要铁作为辅助因子,能量通路中电子链的传递也需要铁才能发挥作用),结节癌变时因铁消耗增加而表现为铁廓清,可以通过T 2 WI或者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⑤水分子弥散受限:HCC细胞密度高,细胞外间隙小,水分子运动受限,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上表现为高信号。良性肝硬化结节多无水分子弥散受限,呈等或低信号;肝囊肿、血管瘤在低b值DWI上信号更高,其ADC值较高,主要是因为水分子T 2透过效应;⑥肝胆特异性造影剂无摄取。约90%的HCC细胞膜上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表达减低,在Gd-EOB-DTPA增强MRI肝胆特异期呈低信号,良性肝硬化结节可正常或高表达OATP,在肝胆特异期呈等或高信号。

【诊断要点】

目前,全球不同地区均制定了适合自身国情的HCC临床实践指南,主要包括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美国肝病学会(AASLD)、欧洲肝脏学会-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ASL-EORTC)、亚太肝脏学会(APASL)、日本肝病学会(JSH)和韩国肝癌研究组-国立癌症中心(KLCSG-NCC)指南等。2011年,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17年修订更新。这些指南及规范均明确推荐影像学作为HCC无创性诊断的主要方法,无需活检病理证实。
2017年版规范中明确我国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HBV和/或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US联合AFP(至少6个月间隔)是HCC筛查监测的主要手段。对US检查阴性但AFP持续升高者需进一步行动态增强影像检查;仍为阴性者,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癌的前提下,应该密切随访AFP水平以及影像学检查(2~3个月/次)。
对于超声筛查检出的结节,2017年版规范推荐了4种诊断工具,包括超声增强造影(CEUS)、动态增强 CT、Gd-DTPA 增强MRI(动态MRI)和Gd-EOBDTPA 增强MRI(EOB-MRI),对CEUS造影剂的类型未做明确规定。PET-CT和SPECT-CT主要用于明确肝外转移情况进行分期,DSA的诊断价值基本被取代。AFP在诊断流程中被删除。主要依赖影像学方法用于HCC诊断,这与国际理念更为统一。在动态增强影像上,HCC的典型表现为动脉期显著强化伴门脉期和/或延迟期造影剂廓清(“快进快出”)。在高危人群中,对于>2cm的结节,4项检查中≥1项显示有HCC典型特征,可做出HCC临床诊断;对于≤2cm结节,4项检查中≥2项显示有HCC典型特征,可做出临床诊断。对穿刺活检的实施有了更为严格、精确的规定,明确了在高危人群中,对于>2cm的结节,上述四种影像学检查均无典型的HCC特征,则需进行肝穿刺活检;≤2cm结节,若上述四种影像学检查中≤1项有典型的HCC特征,可进行肝穿刺活检或每2~3个月间隔影像学随访。

【鉴别诊断】 1.肝硬化结节

包括RN和DN。肝硬化结节在T 1WI图像多呈高信号,在 T 2WI常呈等或低信号;以门静脉供血为主,缺少动脉期强化;可以摄取SPIO、Gd-BOPTA和 Gd-EOB-DTPA等特异性造影剂。但某些高级别DN与高分化HCC影像表现多有重叠,鉴别困难,需要穿刺活检。

2.局灶性结节增生(FNH)

为肝脏少见的良性肿瘤,血供极为丰富,CT及MRI动脉期扫描时除中心瘢痕外均明显强化,有时可见到肿块中心或周边粗大、扭曲的供血动脉。中心瘢痕是其特异征象,中心瘢痕无强化表现,增强后延迟强化,但并非每例都能显示。增强早期病灶均匀强化,中心瘢痕区的显示,尤其是瘢痕区的延迟强化为FNH的特征性表现,结合病史如AFP阴性,无肝炎、肝硬化病史,一般可以作出诊断。

3.肝腺瘤

也为富血供肿瘤,有包膜,与HCC易于混淆。但腺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与口服避孕药有关,无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病史,AFP无升高,平扫信号更不均匀,常伴出血及脂肪成分。CT与MRI动脉期扫描可明显强化,和正常肝组织之间界限清楚。如病灶中心有出血,则无强化,和FNH的中心瘢痕不易鉴别。其CT表现和FNH相似,MRI肝胆细胞特异性造影剂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4.血管瘤

在T 2WI呈显著高信号,呈“慢进慢出”强化,程度比HCC要高,在延迟期仍为高信号;HCC在T 2WI呈轻中度高信号,呈“快进快出”强化,典型病例容易鉴别。一些血管瘤因含有较多纤维成分可能充填较慢,增加延迟时间会利于诊断。对于不典型病例,需结合病史及血清学肿瘤指标综合考虑。

5.胆管细胞癌

多有胆管结石及胆管炎病史,好发于肝左叶,边界不清,因富含纤维成分在T 2WI可以看到低信号区,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持续强化,多伴远端胆管扩张,可见肝包膜皱缩,淋巴结肿大更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