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经之以五事

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分析研究战争胜负,方可制敌,赢取胜利。

【实用谋略】

南唐灭亡的教训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一定要重视战争,避免在战争中失利,否则就会使国家灭亡。南唐灭亡的史实,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五代十国时,十国之一的南唐是建立在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带的小朝廷。据史书记载,南唐烈祖李昪建立南唐,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由于地理条件优越,环境比较安定,南唐吸收了不少从北方流亡过来的劳力,使这里的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出现了当时少有的繁荣气象。

此时,在北方,后汉大将郭威起兵推翻后汉的统治,建立了后周。郭威文武双全,他招贤纳士,革除弊政,减少赋税,终生保持节俭。经过郭威的精心治理,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国富民强。

郭威死后,他的养子郭荣即位。郭荣本姓柴,父亲柴守礼是周太祖郭威妻子的哥哥,后来由于家道中落,投靠姑父郭威,遂改名为郭荣,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周世宗。郭荣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史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

刚继位时,郭荣就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虽然在即位五年以后就患病辞世,但在这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后周已经成为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五代十国动荡的社会局面和频繁的朝代更迭中,郭荣认识到要想维持国家长期的繁荣稳定,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不行的。于是他进一步整顿军队,对作战时贪生怕死的将领加以惩处,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禁军,为此后的南征北战创造了条件。

随着后周军力的增强,郭荣开始不断兼并各国土地,为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而努力。

在向西攻取了后蜀统治下的秦(今甘肃天水)、成(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凤(今陕西凤县东)四州之后,郭荣立即将兵锋指向了南唐。

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

南唐虽然地富民丰,但南唐中主李璟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才华出众,应该说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但在治理朝政方面显然是碌碌无为的。他的周围经常聚集着一批文人,这些人身居要职,终日陪李璟饮酒作词,打发时日,使朝政更加混乱了。

就在南唐君臣醉生梦死的时候,后周军队在周世宗郭荣的带领下,开始南下侵扰南唐,严重威胁着南唐的统治。

周世宗郭荣从显德三年(956)开始,三次亲征南唐。第一次南征时,后周军队进展顺利,但由于后唐将领刘仁赡死守寿州(今安徽寿县),后周大军一连攻打了好几个月,始终无法攻克,只好退兵。

957年,郭荣又一次亲征南唐,强攻拿下了寿州,但很快又撤兵回到北方。

第三次南征是在958年,因为准备充足,又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加之郭荣注意收服民心,结果后周军队一鼓作气拿下了南唐的江北十个州,郭荣到达长江北岸,驻于迎釜镇(今江苏仪征)。

后来,后周大将赵匡胤率水师杀过长江,扰乱江南敌营,向南唐军队示威挑衅。南唐中主李璟被迫求和,又割淮南四州给后周,并削去帝号,向周称臣。这样,淮南江北十四州六十四县尽入后周手中,南唐每年还向后周进献大批贡物。

显德六年(959),周世宗郭荣病死,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即周隐帝,其时只有七岁。一年后,当时的禁军首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陈桥兵变次日,赵匡胤引兵回京,逼周隐帝禅位,改国号为宋。

961年,南唐中主李璟薨,他的第六子李煜继位。作为词人,李煜才华横溢;作为君主,他极不称职。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屠;好高谈,不恤政事。”欧阳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李煜骄奢淫逸,喜好声色,又沉迷于礼佛诵经;喜欢空谈,不体恤政事。

北宋在攻灭割据岭南一带的南汉后,形成北、西、南三面合围南唐的态势。为了延缓宋军的进攻,李煜每年向北宋进贡大量的财宝,又改革南唐制度,把国主的旨令“诏”贬称为“教”,将诸王降称为国公,尚书省降称为司会府,御史台降称为司宪府,等等。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改变赵匡胤灭掉南唐,进而统一全国的决心。

974年,赵匡胤以曹彬、潘美为帅,起兵十万讨伐南唐,大败唐兵于采石矶,而后围攻南唐都城金陵,次年十一月攻陷金陵,南唐后主李煜率领群臣出城迎降,南唐宣告灭亡。

南唐的经济和文化在当时是繁荣的,但是南唐君臣们懈于整军备战,整日沉溺于莺歌燕舞之中,终于在北宋的雄兵面前束手就擒。这正应了孙子所说的一句话:“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泓水之战

在春秋中期以前,由于普遍受到西周礼乐教化的影响,讲求“以仁为本”,“以礼为固”。随着争霸战争日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这种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战争行为越来越不适应当时的需要。于是孙子提出了“兵者,诡道也”这一基本战争思想,而那些还在坚持“仁战”、“德战”的人,则在战争中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惨败。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初冬发生的泓水之战,是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结果是宋襄公因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而招致失败。

公元前643年,中原霸主齐桓公去世,他的儿子们在他死后展开了激烈的争位斗争。当时,齐桓公的宠臣竖刁、易牙等人操纵了齐国大权,他们赶走了公子昭,将公子无亏扶上了君位。齐国的大臣们都不服,没有人去朝见无亏这位新国君。

公子昭逃到了宋国。宋国是殷商的后裔,当时宋国的国君是宋襄公,他依照齐桓公生前的嘱托,支持公子昭复国,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回到齐国继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有限,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追随宋国。宋襄公便率领着四国的兵马前往齐国。齐国的大臣多数支持公子昭,于是与宋军里应外合,杀掉了竖刁和公子无亏,易牙见大势已去,匆忙逃到了鲁国。齐桓公的其他几个儿子纠集人马与四国军队作战,结果大败。在齐国大臣和四国军队的拥护之下,公子昭登上了君位,他就是齐孝公。

由于帮助公子昭取得了君位,而齐国又是原来的诸侯盟主,所以宋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就自然提高了。这时,齐国因内乱而势力衰弱,晋、秦也暂时无暇顾及中原。这样,长期以来受齐桓公遏制的南方强国楚国,就乘机进入中原,企图攫取霸权。而一贯标榜仁义的宋襄公,也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但从实力上来讲,宋国是远远不能和楚国相比的。于是宋襄公便打起了如意算盘:只要把楚国拉过来,那些托庇于楚国的小国自然也都臣服于自己,那样宋国的霸业就容易实现了。

宋襄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公子目夷,公子目夷不赞成这样做,他认为一来宋国是个小国,想要当盟主,不会有什么好处;二来楚成王野心勃勃,善于权变,宋襄公很难与他争斗。

然而宋襄公不肯听从公子目夷的忠告。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与楚成王、齐孝公在鹿上会盟。盟会上,宋襄公邀请楚成王及其盟国出席下一次的诸侯大会。没想到楚成王居然答应了,他们相约在宋国的盂地进行会盟。

到了这年的七月,宋襄公前往盂地大会诸侯。临行前,公子目夷对他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可怎么办?您还是多带些兵马去,以防万一。”

宋襄公说:“那不行,我们为了不再打仗才会盟,自己怎么反倒带兵马前去呢?”公子目夷见不能说服襄公,无奈之下,只好不带军队跟随前往。

在这次盟会上,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当盟主,为此二人争执了起来。楚国势大,诸侯大多拥立楚王为盟主。宋襄公不服气,这时楚国的一班随从官员立即脱掉了外衣,露出里面的铠甲,二话没说就把宋襄公抓了起来。公子目夷趁乱逃回了宋国。

其后,楚军押着宋襄公前去攻打宋都商丘,公子目夷率领宋国的军民顽强抵抗,顶住了楚军的进攻。楚军以杀掉宋襄公相威胁,然而宋军没有中计,并回应说宋国已经立了新君。楚军围困宋都数月都未能攻下来,后来,在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答应将宋襄公释放回国。

宋襄公蒙受奇耻大辱,心中着实郁积了一口闷气,但他并没有能力去攻打楚国,于是决定先讨伐依附于楚国的郑国。他联合了几个诸侯国共同讨伐郑国,郑国立即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听到消息,并没有派兵去援救郑国,而是命令大军直接攻打宋国。宋襄公赶忙撤兵回来防御,宋军于是在泓水岸边驻扎下来,等待楚军的到来。

楚、宋泓水之战。

楚军到达泓水以后便开始渡河,其时宋军已经摆好了阵势。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敌众我寡,趁他们还没有完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吧。”宋襄公说:“不行,还不到时候。”于是,宋军就眼睁睁地看着楚军顺利地渡了河。渡河之后,楚军便乱哄哄地列队布阵,公子目夷又请求主动攻击,宋襄公说:“不行,还不到时候。”等楚军摆好了阵势,宋襄公才下令攻击,强悍的楚军铺天盖地杀来,宋军被打得大败,士兵们四散逃命,宋襄公的大腿受伤,卫队也全部被歼灭了。

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言讲战争之理。

退回到城中,宋国人都埋怨宋襄公。宋襄公却说:“君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捉拿头发花白的人。古人作战,不在隘口处阻击敌人。我虽然是已然亡国的商朝的后代,但也不会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公子目夷对他说:“您其实并不懂得战争。强大的敌人来进攻我们,他们因为地形的原因而摆不开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这时候对其加以拦截然后攻击他们,难道有什么不对吗?就是在这样的有利情况下还要担心不能取胜,何况今天前来进攻我们的是强悍的楚兵呢?他们都是我们的敌人,对我们不会手下留情,就算他们的士兵中有老人,两军对阵时也应该把他们抓回来,何况其中年龄最大的也只不过是四十上下、头发花白的人呢!我们平日里训练士兵,就是为了让士兵在战场上杀死敌人。敌人受了伤但没有死,为什么就不能再次攻击他们让他们毙命呢?如果是因为您怜悯那些受伤的人而不想再次对他们加以伤害,那还不如开始就不击伤他们;您要是同情年长的敌人,那还不如向他们投降呢!”

第二年,宋襄公就因为腿伤过重而死去了。

战争本身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它的唯一意义就是看谁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至于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而获得的胜利,人们也许会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它们是否合适,但更关心的往往是最终的结果。因为愚蠢地信守仁义道德而战败身死,使得国家破亡,生灵涂炭,在这样的结果面前还有什么仁义道德可言呢?宋襄公的例子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商业案例】

“57”牌罐头

《孙子兵法》不仅是古今军事家的必读书,也是现代企业家的重点研究对象。

日本企业家读了《孙子兵法》后,著有《用兵法经营》《怎样当企业领导》等书,后一本书的作者认为,智、信、仁、勇、严这将帅五德两千年后仍然适用。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杰·史密斯则说自己学习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战略家所写的《孙子兵法》,形成了“战略家的头脑”,所以才能为公司创造了优秀的业绩。

在《孙子兵法》所提到的诸多战略中,“出奇制胜”实践起来难度极高,然而一旦实施成功,所获得的回报又极为丰富,故而为企业家们所高度重视,力求在商品设计、人才使用和产品营销中均能做到这一点。

以前人们常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在现代商品社会,好产品也需要大力推向市场,尤其是新产品刚上市的时候,其技术、性能等方面的优势尚未被顾客广泛了解,而普通的宣传手段往往达不到预定的效果,这时候就需要各种新奇的谋略,来一举打开市场。

1893年,世界博览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此次博览会规模极大,盛况空前,全球各大制造厂家都把本公司的产品送去陈列。美国“57”牌罐头食品公司的经营者汉斯自然也不会错失良机,他筹了一大笔专款,力图让本公司的罐头在这次博览会上一炮而响,从而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可惜事与愿违,汉斯公司的展出场地被安排在会场的一座小阁楼里,那是最偏僻的位置。博览会开幕后,参观者络绎不绝,但是汉斯公司的展位几乎无人问津,这自然使汉斯大为苦恼。眼看着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自己却一无所获,汉斯并没有就此泄气,而是凭着对自己公司产品的自信以及多年来角逐商场的经验,想出了一个妙招。

随着博览会第二个星期的到来,会场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前来参观的人们经常能拾到一些做工精巧的小铜牌,铜牌上刻着一行字,指明谁拾到这块铜牌,谁就可以拿着它到位于某阁楼上的汉斯食品公司去换一件纪念品。这样的铜牌多达数千块。当然,它们其实都是汉斯派人抛下的。

本来门可罗雀的小阁楼很快被顾客挤得水泄不通,主办方甚至因为顾客蜂拥而至而担心阁楼被挤塌,于是不得不请木匠将阁楼重新加固。汉斯食品公司因此出了名,每个参观者都争先恐后地奔向小阁楼,即使没有了小铜牌,这一热潮也不见消退,直至博览会闭幕仍是如此。而本来应该算是很不幸地和汉斯一起被分在阁楼的其他厂家,也因此沾了光,赚了三倍以上的利润。

【点评】

《计篇》中提出了三条兵学原则:一、“先计而后战”,即预先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进行详细研究;二、“以庙算胜”,即为实现上述基本条件而进行战略准备与筹划,从而提出了大战略思维;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即灵活机动,提高作战时的能动性。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祭祀,“戎”就是战争。但我们研究战争,争取赢得最后胜利,不是为了战争本身,而是为了制止战争,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人民的生命安全。这种对战争性质的深刻认识,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且,这种对战争的认识,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人生和事业当中——人总会面临诸如升学考试、就业选择乃至独立创业等人生的重大选择,它们关系着我们一生的幸福,故而必须做出正确的抉择。

在这种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精心研究一切主客观条件,对于难得的机遇一定要牢牢把握,我们也可以按照孙子提出的“五事七计”做出分析,努力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条件。

比如运用到学习上,“五事”中的“道”,指学习的目的和目标;“天”和“地”,指应当具备的客观条件;“将”,指教师的教学水平;“法”,则指我们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在学习中能对此进行全面的分析,发扬优势,改进不足,就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人生大事亦如国家大事,不可不察。做好了这一点,我们就朝自己的理想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