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 宋敬东
- 1709字
- 2024-11-02 21:10:44
前言
古人根据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将一年分为四季,一日分为四时。为划分方便,又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从半夜子时(23时)算起,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中医文化中,十二时辰与人体的十二经络息息相关,《黄帝内经·灵枢》中云:“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古人发现,人体的经气就如同潮水一样,随着时间而在各经脉间起伏流动,有其特殊的盛衰规律,刚好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二者的对应关系如下:子时(足少阳胆经)、丑时(足厥阴肝经)、寅时(手太阴肺经)、卯时(手阳明大肠经)、辰时(足阳明胃经)、巳时(足太阴脾经)、午时(手少阴心经)、未时(手太阳小肠经)、申时(足太阳膀胱经)、酉时(足少阴肾经)、戌时(手厥阴心包经)、亥时(手少阳三焦经)。相对应的时辰与经脉的关系常被称为某经“当令”,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之间的关系也被称之为子午流注,这是中医圣贤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伟大实践中的成果,在中医学上影响深远,对养生和治病用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人的十二经络在十二时辰中的兴衰更替,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因而古往今来的养生家非常注重十二时辰养生,他们主张,在十二时辰里,分别养护当令经络,以达到气血通畅、强壮脏腑的功效。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注重天、地、人合一的观念,用古老中医智慧解密了人体健康与自然界的神奇联系,揭示了藏在时间里的健康密码。这一奥妙无穷的养生法的理论根基是子午流注规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如,《灵枢·卫气行》篇云:“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灵枢·五乱》篇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书中详细记载有关于天人相应、经脉气血流注、针刺须候气逢时等学说,将阴阳五行原理、天干地支规律、十二脏腑特征融会在一起。因而,可以说,十二时辰养生法是密藏在《黄帝内经》中的又一养生真法,体悟这一真法,并运用于日常生活,像古人一样法于阴阳,顺时养生,每个人都可以“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许多人认为,古代中医养生术往往高深莫测,十二时辰养生是教人选对时间养好经络,而经络必然涉及很多穴位,难以掌握。事实上,十二时辰养生法,并不是故弄玄虚之术,而是非常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养生之道,如我们常说的“睡子午觉”等都是“十二时辰养生法”的内容。经络上的穴位很多,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普通患者来说,养好经络并不一定要你熟记各个穴位,只要顺应它的本性,有规律地作息就好了。比如,子时、丑时,分别是胆经、肝经当令,此时夜深人静,你应该好好睡觉,这便是养护胆经肝经最好的方法。辰时,胃经当令,此时阳光普照,正是进食早餐的时刻,你应该及时进食早餐,便可养护胃经。亥时,三焦经当令,三焦通百脉,此时,人应入睡,以使百脉休养生息。十二时辰法中蕴藏着深刻的中医养生智慧,即“法于阴阳”,人体的作息只有与天地阴阳相合,才能长寿。明明该睡觉的时候你却在娱乐,该工作时你却倒头大睡,人体阴阳就会失衡,疾病自然就会乘虚而入了。
本书详细解读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的十二时辰养生法,向读者传授天地人全方位时辰养生要诀。书中还汇集了古往今来中医名家的养生精华、历代中医养生名著中的养生妙方,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中医养生智慧,并从日常生活着手,掌握十二时辰、十二经络的养护方法。其中,有很多简单实用的方法,有可以做着吃的,有按摩穴位的,还有健身操,书中告诉我们从早到晚,一天十二时辰中,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对身体最有益,可以防治什么疾病,全家老小都用得上。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无论有无中医基础均能一学就会,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十二时辰来调整脏腑平衡、阴阳平衡,以激发人体自我修复潜能,从而做到顺时养生,达到强身健体,摆脱亚健康的困扰的目的。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中的这一句话,简要地概括了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人只有和天地自然这个大宇宙相适应,顺势而为,才能获得健康,与日月同寿。但愿读完此书后,每个读者不仅能掌握各种奥妙的养生方法,更重要的是都能领悟到养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