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楚国朝堂

好嘛,

蛮王刚刚被捉,战线却要拉到扬越地区,

徐灵的诏令一下,全军哗然。

当然,大多数将领并不怕攻扬越,相反,在他们眼中扬越就是块肥肉。

“我看啊,君上这是不怕楚国,连君上都不怕,那我们还怕什么?”

“打就打,老子手还痒痒呢!”

“虽然有些忌惮楚国,但若是君上的命令,当兵的不敢不从!”

“赢帅,下令吧!”

将领们纷纷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大体上和赢枭预料的相差不多。

忌惮的不是扬越,而是楚国。

就是不知道扬越拿下以后,君上有什么办法能应付楚国。

刚才在将军殿中,看见君上成竹在胸,赢枭也不便多问,

如今朝野之中皆知,他们的这位国君,是一个胸中有韬略,治国有雄才的圣人。

仅两年时间,便将灵国变废为宝,

因此,很少有人会去质疑徐灵的决策。

只是以灵国现如今的国力和体量,并不是强楚的对手,

纵然装备远超,但这楚国可不是蛮族部落,若是开战,那就是长远的拉锯战。

拉锯战一旦展开,必定是国土宽阔,人口兴盛的楚国获胜。

灵国纵然军备和物资一时领先,但无论在历朝历代,人才是战争的基础吧?

人被打光了,军备再多,钱再多,有用?

无论如何,

只能信任国君的判断没错了,

虽然,一个国家的未来,让国君如此冒险的去赌博,赢枭还是不太放心,

调兵的时候,他发了封信回灵都,和南牝,将此事告诉了朝堂中那两位丞相。

大军出发。

浩浩荡荡的五千人马,包括边军、虎狼骑在内,缓慢开拔,前往扬越。

一时间,

灵国风头很盛。

……

楚国郢(ying)都。

作为楚国的首都,其繁华程度远远还不是现在的灵国能比的,

王殿之中,楚成王正在召开朝会。

所议内容大抵是一些农耕、城建、分封、军备等国事,

这个时期,

宋国联盟集团,和楚国联盟集团,正是最紧张的时期。

很多人都看不惯宋襄公欲图称霸的一些举动,区区弹丸小国,也想在诸侯中称霸,仿效齐桓公?

早在开春之后,楚国便欲图向北方兼并一些小国。

这都是楚国将要对付宋国的一些提前的布局,

所有计划,都是针对宋国而去布置的。

如今,很多楚国的资源,都在向北方倾斜,

要不然,楚成王也不会如此温和的与灵国、吴国交好,送礼,

打仗嘛,你往北方打,南方就要安顿好,总不能两头兼顾,

本以为灵国不会搞事,结果那些狗蛮人居然主动挑事,攻占了灵国的越夷城。

楚成王一直关注着灵国和蛮人的交战,

蛮族部落虽然人少,军备落后,但他们的战斗力还是不可忽视的。

灵国若是遇上蛮人,这场仗也该打个好几年,最起码是个两败俱伤。

可谁知道,仅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灵国就打破了蛮人好几回。

而前段时间那波虎狼骑大破上万蛮卒的奇迹传到了楚国,让楚成王好几次没睡着觉。

南方明明是两个弱国的,管都不用管,

可现在,偏偏灵国逐渐的一家独大起来,

两千多人,打败上万人?

前所未闻。

至此,楚国开始了对灵国的重点关注。

于是,说着说着,朝堂上的话题就转向了灵国。

楚成王微微眯着眼,斜卧在宝塌上,

如今已是他在位的第三十二年,五十多岁了,胡子拉渣,

商议国事的时候,没什么精神,一听到灵国,顿时就把眉头皱了起来。

“说说吧,灵国又发生什么事了?”楚成王问道。

“王上,刚传到楚国的消息,灵国击败了越夷城里的蛮卒,并且活捉了蛮王。”

“什么?”

楚成王一愣,坐直了身体,重新问了一句。

下臣当即也是重复禀报了一遍。

“越夷城破了?蛮王被活捉?这……不可能……”

楚成王一脸诧异,

蛮军可是有上万人的啊,

打进了越夷,怎么样也能遏制住灵国的铁矿采集吧?

没有铁矿的灵国,兵器就无法持续打造,军备无法维系,那么灵国就不会对楚国造成什么威胁。

可现在,越夷城破了。

而且,蛮王还被活捉?

这……这帮蛮人是吃素的吗?

居然败给了最不应该败的灵人。

“王上,蛮王被抓,扬越部落政局一片混乱,有人传说灵君要攻打扬越,以报国仇,现在已经出兵了。”

楚成王‘诶哟’一声:“为何不早告诉本王?”

“王上,这消息我们也是才接到啊。”下臣叫苦不迭。

楚成王咬着牙说:“如此,灵人拿了扬越,北面便是我楚国边境,这如何是好?”

“王上,现如今我国不利与灵国交战,依微臣之见,需以温和的态度,派使臣去和灵君谈一谈为好。”

此话一出,

朝中立刻就有统兵的司马不服了:“此言差矣,灵人都已经欺负到我楚国边境上来了,我们还能坐视不管?王上,末将以为,必须出兵,力压灵国,不能让那灵君钻到这种空子,若他们拿下扬越,再试图攻我楚境南方,那就晚了!”

春秋时代,文武不分家。

正在争吵的这两位大夫,一个名叫沈庄,一个叫斗亥(hai)。

这两个姓都是芈(mi)姓,而芈姓则是楚姓,

楚成王也姓芈。

沈庄是楚国的大司徒,斗亥则是大司马。

其实很多国家的政权都是如此,

君王不会让一个卿大夫一家独大,而是会使用平衡之术,权衡朝野中的势力。

就如同吴国的丞相尚子巽和大司徒句荼,

以及楚国这两位,大司徒沈庄和大司马斗亥。

有了平衡,朝野才会稳定,不会出现独揽朝政,欺君霸权的事故。

面对迅速茁壮的灵国,沈庄的建议是以温和的政策去伐交,而斗亥则是建议用激烈一点的政策,去伐兵。

一个伐交,一个伐兵,其目的,都是为了让灵国不要去进攻扬越。

如果灵国霸占了扬越,楚国原本安然无忧的南方,突然就多了个大敌,这谁睡得着啊?

于是,就这个问题,

沈庄和斗亥开始争论不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