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楚宋之战

“请进来吧。”

徐灵擦了擦汗,拿过凛姬手里的团扇扇扇风。

具盏‘咣咣咣’迈着大步走进来,单膝给徐灵跪下:“微臣拜见君上,君上万年!”

“北帅有何事禀报?”徐灵坐下来,不急不缓的喝了口西瓜汁。

“前线探报,楚军已达郑国,与宋国频繁交战,双方拉力,未分胜负,君上,我们可以发兵了吗?”

徐灵摇摇头:“寡人自有计量,现在还不是发兵的时候。”

秋收未到,楚军粮草都在地里,还有三个月到秋天,等楚军将粮草收割,运往前线再发兵。

那个时候,纵然楚军向回头来救,机动力也不高。

因为他们势必要带着粮草,在东境和北境跑来跑去。

而在东境守城的楚军,没有粮草维系,攻城难度大大减少。

这是徐灵心里的计划,

当然现在还不是给具盏他们说的时候。

可具盏却很担心:“恕臣直言,君上,若我们不及时出兵,宋国一旦落败,楚军持胜军回国,我们胜算更小啊。”

徐灵摇了摇头:“北帅莫要轻看宋国,宋军虽量小,但却是一支精兵,楚国势大,但长途跋涉,士气纵然能维持,可体力却是维持不住的。”

“这……”具盏陷入迟疑。

徐灵又说:“寡人断定,这一仗,起码要打好几个月,楚军此刻尚还不敢与宋国正面缨锋,势必会先对宋国那几个联盟小国下手。”

具盏一愣,觉得君上说的挺对的。

那几个站边宋国的才是软柿子,

楚成王绝不会一上来就和宋国刚上,肯定是要逐个击破的。

那么在短时间内,这一仗就不会分出胜负。

具盏并不知道徐灵可是掌握着未来的穿越者,

他更不知道这一仗会打到冬天,秋收之后,楚军有粮草维系,在北方所向披靡。

加上宋襄公是个憨憨,让楚军好整以暇的渡河、排阵,因而败给了楚军。

徐灵不但要让宋国吃瘪,也要让楚国吃瘪,

他到时候再坐收渔翁之利,岂不美哉?

当然,这些话还是不能告诉他们的,心里知道就行了。

和具盏探讨了一阵北方的局势,然后具盏起身告退,回去整装待发,总之要时刻做好出征的准备。

而且虎狼骑都还没到呢,此刻运送到隆北的还是大量的物资粮草。

相信如果要出征之时,只看国都虎狼骑大营有没有动静。

虎狼骑出兵,那就真的意味着……要打了。

徐灵坐镇隆北,通过信鸽和密侦司带着灵国运转起来,他所下的每一个密令,都是有关这一战的战前准备。

反正身后有姜遥、矩光二相支持,徐灵就放开手做好了。

……

同一时间,

中原地带,郑国境内。

两军排阵,针尖麦芒,互相对峙,军威浩荡,

楚军的战车漆黑如墨,笙旗被狂风吹的猎猎作响,

战车之上,立着一名大将军,皮甲劲弓,青铜士盔长剑,威风凛凛。

正是楚国大将,镇国柱石,尹子文!

他一直在维持北伐大战的局面,楚军之强大有一半肯定是来自这位名将。

没有在群舒碰见他,那是舒族人的幸运。

他本唤作‘斗榖於菟’,也叫‘斗子文’,‘芈’姓,字‘子文’,乃楚成王初立时,楚子元乱国,为斗班所杀,楚成王又以斗谷于菟为令尹,靠他稳定了朝政。

此人天赋异禀,

当上楚国权臣之后,先后协助楚成王灭掉了弦国、黄国、英国,

又弹压了蔡国、随国、徐国、江国等诸侯国,

这让楚国一举登顶南方最强大国,有了向诸侯争霸的资格。

说尹子文是个良相,也不为过,对于楚国内政,尹子文曾提出过很多建设性的谏言,都被楚成王纳谏过。

而他在战场上更是可被称为‘军神’,

在后世,还被封过‘景德候’,给他建过庙,塑过像。

一位名留千史的人物,

在战场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威势,更令敌人颤抖。

一些小诸侯国,一听尹子文之名,就闻风色变。

如今尹子文作为国之柱石,超然于楚国朝政之外,

楚成王对他的信任,也是无人可比拟,加上尹子文文武双全,无心党政,因此从不参与斗亥、沈庄之间的争斗。

他一心只扑在为楚国开疆拓土之上,

除此之外,别物他想。

而在楚国朝堂之内,当然也有暗中说他坏话的,但都被楚成王弹压过。

王臣之间的这种信任,也是尹子文的动力之一。

如今,

北伐大势终于有了一个扭转。

楚国捉到了称霸的机会,这个宋襄公跳出来争霸,是对楚国来说再好不过的时机。

只要灭了宋国,杀掉宋襄公,楚国的霸主地位就能坐实。

到那个时候,尹子文也就能功成身退了。

虽然,他也听说了朝堂中有人要弹劾他的谏言,说是自己权力太大,怕影响到了王上的威严。

对此,尹子文从来没有在朝堂内提起过,

他深明看人只看行动的道理,只要做的事是终于楚国的,那就随便你们怎么说。

大不了,功成之后,回去卸甲种田。

只要楚国强大,便是他心之所愿。

在这片战场上,

尹子文的出现,让宋军有些战战兢兢。

宋襄公的联盟并不是很强,只有宋国北面那几个鄫、薛、曹之类的小国,勉强凑足了‘千乘’,仅有五万余人。

兵力本就没有楚国强大,

其实春秋时代之间的战争还是很绅士的,本来大家兵都不算多。

打个架一般也就出动个几万人。

可这次却不一样,双方都是倾尽国力。

宋襄公不听朝中丞相目夷劝谏,硬要伐郑,

原因是因为郑国承认楚国的霸主地位,宋襄公气不过,

可他怎能知道,郑国虽然打不过宋国,可却能把楚国叫来帮忙啊。

“对面那是……楚国大将尹子文?”

宋襄公有些骇然,

楚军威严犹在,整军待发,那排兵布阵弄得整整齐齐,战车漆黑,杀气滔天。

从双方士气上比较,宋军这边是有点弱的。

本来朝堂上就不同意宋襄公伐郑,他硬要打,这就造成了其实全军的战意都不是很高。

当兵的不是傻子,知道伐郑笔引楚,果然嘛,楚国还真派兵来了。

双方列阵,

尹子文拔出腰间长剑,剑指宋襄公:“襄公,我敬你是周室公卿,放你一条生路,只要你投降,楚军绝不妄杀贵军战卒!”

一听这话,宋襄公却是哈哈大笑,满脸不屑。

虽然他心里其实是有点虚的,但面子却是挂不住。

“废话少说!你我两军便在这战场上见见真章!看是你楚国军强,还是我宋国兵壮!”

“那就来吧!”

尹子文大剑一挥,战车隆隆前进。

轰!

轰!

轰!

犹如打雷一般,兵卒步调非常整齐,手持长戈,满脸杀意,已经做好了战斗觉悟。

宋军当然不会退缩,宋襄公一声令下,也是排开战阵,齐刷刷向前走去。

两军靠近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

兵卒们由走变成跑,手中的长戈横着刺向前方的敌人!

乒乒乒!

一道道兵刃交击声传来,双方大军凑到了一块儿,互相开战了一场场混战。

这一波大军里,宋国兵卒极少,多是宋襄公拿来送命试水的联盟兵卒。

那些诸侯国没办法向楚国倾斜,因为它们都在宋国北方,只能抱紧宋国的大腿。

然而,

仅仅半柱香的功夫,胜负便有了优劣态势,

宋军被击的节节后撤,战阵也有些晃荡、分散,

宋襄公咬着牙,抿着嘴,心中知道在这里他们不可能是楚军的对手。

伐郑的时候耗费了大量的气力,硬要扛下去,只是对宋国没有好处的。

“撤兵!”

宋襄公大叫一声,命令传出好几百米外,大军终于全部回头,纷纷向后收缩,

战车们也纷纷转向,拉着宋襄公,离开了这片战场。

留下来的只有尸体和鲜血,

那些被长戈兵器和弓箭射中的战卒都还没死绝,还有正在挣扎的人,

但他们已经爬不起来了,

楚军浩浩荡荡的追击上来,用手中的长戈对他们进行补刀。

噗嗤!

噗嗤!

人都死在了战场上,这也是对于一名士兵的尊重。

尹子文眯着眼骂了声,然后说道:“随本将入城!”

此地位于郑国的一座城邑,尹子文不打算乘胜追击,宋国撤的那么快,而在这后面又都是群山关隘,不太好打,恐有埋伏,当即带兵进入了郑国的都城。

郑文公早已在城中等待。

适才宋国准备攻城,但还未行动,楚军便及时救援,

因此郑文公对楚国还是很尊敬的。

起码他们守信啊,

我站你的边,遇到啥危险你就来罩罩我,

很显然郑文公已经不复当年郑庄公之雄,半个霸主之威,敢箭射周天子,还取得了原谅的大佬。

宋国一撤军,这就展开拉锯战了。

尹子文迅速向麾下将领确认粮草数目和军需配备。

郑文公也承诺郑国会提供一些粮草给楚国作战。

楚国欣然接受。

尹子文还拍着胸膛保证:“文公请放心,有本将在,襄公便打不下郑国……反而,他们宋国要做好灭国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