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办学塾

到最后,徐灵都快被绕花了眼。

“姜尚,寡人问你,现在我灵国要做大事,你能拿出多少钱来?”他问。

姜尚想也不想的回禀道:“在不影响根基的情况下,大约能拿三千万。”

徐灵眉头紧蹙:“太少了。”

“君上要做大事,微臣不敢隐瞒,只是觉得,无论君上想做什么,都要等钱库充盈,遇到紧急情况时,就能随时抽调出来应急,前段时间,我们与吴国打仗,加上君上大修河道、下水道、城邑、水泥路,以及现在到处征兵,冶炼司在打造装备,消耗巨大,十二仓原本的六千多万钱,全都投入了工程里,现在……则略有不足。”

徐灵扶额,摇了摇头。

他有心想办教育,虽然有点急功近利,但却是不得不拖延的一件大事。

但十二仓拿不出钱来,姜尚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徐灵不想去为难他。

再说,今天到这里视察,主要是想看看姜尚的成绩,而不是来找他要钱的。

灵国各处的修建工程,现在还没有结束。

徐灵就又要开办教育,建立学塾,钱肯定是跟不上的。

“寡人可以给你时间,国家现在,需要很多钱来办学塾,大概……八千万钱,你需要多久才能筹集?”

姜尚一愣,蹙眉想了半天:“微臣也不敢笃定,但至少是需要一年左右的。”

一年?

唉。

徐灵只能等了。

姜遥和矩光当时都说,办那么多学塾会不会太浪费,国库里的钱都不够用。

徐灵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听他们随口一说,因此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现在听了姜尚的话,他才明白,自己还是心急了。

之前还想着说要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不要拔苗助长。

现在他自己却急了。

“好吧,寡人也不为难你,但一年之后,寡人要看见这八千万。”

“是!微臣必当竭尽全力为君上筹集。”

徐灵拍了拍姜尚的肩,然后突然威严起来:“姜尚听旨!”

“微臣在!”

“你运筹帷幄,替寡人掌管内务局和十二仓有功,鞠躬尽瘁,任职任劳,赐,下卿爵位,领卿臣俸禄!”

“谢君上赐爵!君上万年!”

……

走了一遍十二仓,

回来的时候,徐灵很难过。

钱不管何时都是不够用的。

但其实灵国也在切切实实的改变着,

修建的那八条河道,二十多条水泥路,十多个县邑,都在逐渐完工。

这也是在运输和城建方面,在给灵国的未来提前筹划,未雨绸缪。

所谓:

要致富,先修路。

运输效率快了,城建规划好了,各方面都会受到正面的影响。

这一点,倒是无疑的。

徐灵回到了总政厅,宣召姜遥,让他把办学塾的事情先放放,一百座就不修了,先修二十七座,在每个县城里都安放一座学塾。

条件还是一样的,

先免费学一年,但往后的学费则要增加至每月20钱。

这样一来,倒是好办了。

姜遥迅速从储才院中挑选了二十七位老师,有年轻人,也有长者,带来觐见徐灵。

因为没有科举这条上升通道,因此储才院里储备的人才,大都是贵族,亦或是跟国君府有关系的。

他们还无法得到正式的官位,国君府毕竟人满为患。

但却一直在待命当中,每个月也能领到一些微薄的俸禄。

得知自己要前往各县邑当老师,教学塾,一部分人欣然同意,但一部分人却觉得屈了他的才。

徐灵一一扫视,

有才者说被屈才了那还行,安慰一下就得,实在不行加点俸禄和福利。

无才者说屈才,徐灵直接让其逐出储才院。

数次筛选后,终于选出了让徐灵满意的二十七位老师。

徐灵背负着双手,左右踱步,笑眯眯的说:“各位老师,寡人让你们教学,是为了让我大灵子民知荣辱,辩黑白,懂道义,要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然了,书经古典还是要教,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寡人也知道,将你们下放到各县去,很苦,但在这个世上,做什么不苦?谁也别想一劳永逸,不劳而获,你们种下的,迟早会开花结果,当那些学生学有所成,亦或是担任了某地县长,更或者,来我国君府当官,你们做老师的,脸上也有光……”

话还没说完,徐灵伸出一根手指,加重了语气:“每位老师,国君府每年都会考效一次,具体事宜,等会儿由左相告诉你,谁若能教导出人才,寡人便给他封爵赐禄,并且让你们直接升入大学院,去帮寡人搜集天下士子,入我大灵做事!”

这两句话一出。

二十七位老师纷纷动容。

当然,让他们动容的,是封爵赐禄,升职加官。

徐灵也明白,

他让姜遥一句句告诉他们具体事宜,学塾每年的评比,老师的教育手段和理念……这些都要纳入考效范围里。

徐灵还照搬了许多后世,能用得到的教育制度。

比如考试,从各方各面来评判一个学生。

你可以学算数,也可以学一门手艺,甚至是治国方略,古典、律法……什么都可以。

徐灵不敢把要求定的太高。

现在要去培养的,是庶民的民智开化问题。

当灵国大半人会识字了,再行科举,那就容易许多。

这二十七位老师在听了一系列的细则和规章之后,每人带着一个小册子,前往各个县邑里去了。

学塾修建起来也很快,

倒也不会耽误什么时间。

之后,徐灵又嘱咐了姜遥一番,这才算放心。

第一年算是试一试了,徐灵本人也没有太大希望,

教育要慢慢的提高,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

十一月十三。

大雪如鹅毛。

很多人升起了暖炉,穿起了棉衣,

国都一派祥和与繁荣。

但在北方中原,楚宋争霸战,正式进入了末尾阶段。

宋国大军被逼至泓水,沿岸排列开了军阵,决定和楚国进行最后一次生死大战。

这个时刻,

宋国与楚国的国力,都互相在向战场上倾轧。

这根弦,绷得越来越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