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参军是义务,国人没有特殊理由的话,是不能拒绝征召的。
而且每个人都要自备兵器铠甲。
很多人的兵器铠甲都是祖传的,庸却不是这样。
他天生神力,祖传的装备实在太差,根本承受不起他的使用。
他是平民,哪里置办的起好的装备,这石锤,是他自己找了个坚固的石头打磨的。
有四五十斤的重量,用着还算顺手。
对于对手来说却是灭顶之灾,甲胄可以防得住劈砍,但是对于钝击完全无能为力,只有持着盾牌,才能稍微抵挡一二。
庸又极为勇猛,面对敌人,冲锋在前,一锤就了结对手。
上战场以来,还没有能接住他三招的。
石锤都浸透了血。
他本身却毫发无损。
不知不觉的厮杀中,他的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同袍,为他抵挡身后和身侧的袭击,让他能够更加专心的深入敌阵。
这几十人的小队伍,就一路往敌方方阵容腹地而去。
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止。
庸所在的队伍,不是高化那样受到重点照顾的队伍,没有大的夸张的盾牌,也没有长矛,没有统一的制式装备。
他们所持的兵器各不相同,身上的甲胄也不统一。
但是战斗力,却是实打实的不输给他人。
三千人在和西北侧的敌军交手时,正北的两千敌人,放弃了自身的任务,选择来救援友军,在最关键的时刻,从侧翼插入。
几乎将三千人击垮。
庸和身边汇聚的几十人,成了这一侧的定海神针,稳住了全军的阵线。
并且还有余力反推。
敌军无力抵挡,纷纷退避。
几十人的队伍,硬是一路冲杀,直接冲到了正北这两千人的主将面前。
联军将领似乎见到了什么极为恐怖的存在,没有试图上前来进攻这几十人,反而丢弃了装备,转身而逃。
他不过是个安逸贵族,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面前这几十人,人人浴血,仿佛地狱中饿恶鬼一般,让他生不出半点対抗心。
他对自己还算有些自知之明的,知道无论如何,都不是眼前人的对手。
干脆弃军而逃。
庸赶上一步,锤杀了持旗的护卫,夺过旗帜。
联军见到自方将旗倒下,再没有战心,纷纷后撤逃跑。
庸等人大呼酣战,连尉官的命令都顾不得了,一路追杀。
双方阵营的主帅,就亲眼见到了一幕极为不可思议的场景,几十个人,追着几千溃军跑,直到这些溃军跑进了联军大营,他们担心联军派出援护的队伍,才意犹未尽的往回走。
不只是联军震撼莫名,就算是灵国军队,此时观战的将领和士卒,也都激动不已。
几千人被我方几十人追杀。
虽然有很多意外促成这次大胜,比如对方将领弃军而逃。
仍旧是一次极为鼓舞军心的胜利。
徐灵马上下令鸣金收兵。
高化和庸两只队伍,都顺利返回城中。
并被召到城墙之上。
这一战,他们成功击溃对方五个方阵,再次阻止联军想要填埋护城河的意图,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而且赢得非常漂亮,干净利落。
高化,庸,则是被徐灵分别赐予了虎狼勋章和双剑勋章。
这两个勋章,一个是用来鼓励指挥出色的将领,一个则是用来鼓励作战勇猛的将领。
高化获得勋章名副其实,而当徐灵将双剑勋章赏赐给庸时,却得到了些反对的声音。
“君上,此战庸作战勇猛,姜欢的指挥功劳,也是很重要的,臣认为,更应当授予姜欢一枚虎狼勋章。”
“臣附议。”
徐灵不动声色,等周围一圈的人都表态完毕,才慢悠悠说道:“确实该赏罚分明,姜欢指挥有功,寡人决定授予高欢虎狼勋章,并将之平调到隆北县任事,撤掉姜欢上尉职位,不再留任军中。”
这话一出,众人都是有些惊讶。
但是对于姜欢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好事。
姜欢是左丞相的族人,任用文职的话,反而能到更多照拂。
最近左丞相的势力有些太大了,让他很不满意,一是借此拔除左丞相在军中的钉子。
二是借机提拔底层的庸,并让高化和庸同时受封,减少争议。
“另外,寡人提拔庸为少尉,提拔高化为中尉。”
众人又是一惊一乍,今日国君的安排,有些不同,让他们有点捉摸不透。
若按庸此时的功劳,其实赏赐并不算过分。
但是他毕竟是个黎庶,是没有自己姓氏的,这个时代想实现阶层的跨越,是极为困难的,而平民想和贵族平等相处,更是不可能。
即使庸的功劳卓著,他们也不能接受。
“不过是一次小胜,如此猝然封为高位,恐怕不妥。”
众人纷纷附和。
朝堂之上和军中几乎都是贵族,自然没有愿意帮庸说话的。
徐灵的态度更是坚决。
“君无戏言,诸位是想让我食言么?”
众人这才颇为为难的停了下来。
勉强算是接受了庸的任用,但是都显得有些担忧。
之前徐灵提拔姜正,没有问题,他是姜氏的旁支,即使政见不同那也是自己人。
徐灵提拔高化,也可以接受,高化虽然这一代落魄了,但是也算穷亲戚。
唯独提拔庸,让他们有些不能接受。
这个时代的等级差异,是根深蒂固的。
为什么很多春秋故事里,一个主君只是对下属态度稍微好些,就有一堆为之生死不顾的众臣义士,正是因为这种尊重太难得了。
周的分封制度,正是建立在层层压迫的等级上的。
天子,诸侯,大夫,士,黎庶。
直到礼崩乐坏,各层级间才渐渐模糊起来。
但是现在,大家仍旧是接受这一套的。
徐灵这一步,迈的有点大,他就是想借此试探一下群臣的态度。
正好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
平民获得大战功,提拔的阻力是最小的时候,拉上高化这个贵族,捆绑晋升,也让众人更加不好反对。
徐灵算是小胜一局。
而在这种情况下,属下大臣的反应,前后不一的态度。
也让徐灵对变法的想法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