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朝于灵

襄王二十一年。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震动天下的大事。

晋国,重耳自隆北会盟之后回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制。

楚国,先王逝世,大贵族各自拥护公子,自相攻伐,内乱不休。

宋国,子御杀了宋成公以及其世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自立为宋国国君,饥荒更甚,又无他国援助,流民遍野,倒毙者数不胜数,不堪忍受的国人,又驱逐了子御,立宋成公的小儿子杵臼为宋国国君。

这导致徐灵在密侦司的安排全部要夭折,派出去的眼线也被遣返,包括安插在宋成公身边的那个女人。

齐鲁再起争端。

秦国趁晋国在东南受挫之际,派孟明视东征。

这些事情,无论何时发生,都是诸侯极为关注的大事。

但是和诸国朝于灵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自从徐灵大败晋楚联军,鲸吞楚地,声威震于诸侯,已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强国了。

那可是晋,楚两个大国,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参与,大军合计四十万,史无前例的规模,却被徐灵轻易击败。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这个消息也传遍了天下各国。

近期最为惶恐的,自然是灵国的周边小国。

这些国家要么跟从了晋楚联军,参与了伐灵之战,要么紧挨着灵国,唯恐一不小心就被灵国吞并。

在灵国会盟称霸之后,就迅速的派使节到了灵国的都城。

觐见徐灵。

国君亲自动身,带上了极为丰厚的礼物,去庆贺灵国得胜。

这在过去都是绝对没有过的事情。

只听说朝觐周天子的,哪里听说过朝觐诸侯的呢。

传言襄王听说这件事时,正在用餐,极为痛恨之下,连手里的碗筷都摔碎了。

无能狂怒不能阻止他国的动作。

不只是陈,蔡,曹,沈,许等小国,便是周边更大的国度,如鲁,卫等国,也主动派去了使节,以保证灵国的友好关系。

吴国,越国等灵国名义上的属国,自然是老老实实来恭贺,要说大部分属国也出了些军队,这次的大胜他们也与有荣焉。

比如郑国,自被晋国羞辱,便厉兵秣马,积极寻找盟友,希望一雪前耻。

如陈,蔡,沈,许,曹等小国,如今在晋灵两大强国之间,左右为难。

又如随,唐等楚国周边小国,随时面临着楚国的攻打,甚至和楚国早就结仇,这次楚国被割让一半土地,也让这些国家欢欣鼓舞,同时担心灵国是否会如楚国一般,也早早的来灵国朝贺,以试探灵国的态度。

远在西垂的秦,远在北地的燕,山东的齐,则派出了使节,这些大国更多的是听说了详细的战报,惊叹于灵国的强大,特意派使节团队来,一是看灵国的态度,二是希望找到灵国如此强大的原因。

相比于此时周襄王的冷冷清清的宫室,就更让人唏嘘,不少贤人眼见天下礼崩乐坏至此,发出了时移世易的感叹,来到灵国,希望一探究竟。

也有不少人看到了机会,赶来灵国都城,希望在将来能够在灵国权利体系内占有一席之地。

经历十年贸易,如今的诸国商业繁荣相较于十年前,何止强了十倍百倍。

如此多的达官贵人齐聚一城。

嗅到商机的各处商人,也携带着货物匆匆赶来。

即使是自觉受到严重挑衅的襄王,在如此境地下,想要发出天子旨意,讨伐灵国,也是无人会响应的。

甚至在灵国来使,暗示周襄王的情况下,周襄王也不得不派出使节,去庆贺灵国大胜,维持了诸夏秩序。

再加上各国探子,想要学艺交流的工匠,医生等。

一时间,灵国都城成了天底下最最热闹的地方。

而灵国都城中最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国君府。

周襄王的使节恭敬的站立,十二面金鼓被仆从依次摆放于宫室,这是襄王送给徐灵的礼物,以徐灵攻伐四夷的功劳为理由赏赐。

襄王当时为形势所迫,本来在声讨灵国的无礼之举。

然而周遭的大国,就算是晋也没有回应襄王的意思,其他如秦,楚,齐等大国,嘴上喊喊尊王攘夷倒是顺口,但是让这些国家真正出兵,却是一点声音也没,甚至还主动和灵国勾搭在一起。

襄王迫于无奈一下,也只好跟着派出了使节。

不过与此同时,周襄王却还是坚持了一点,这次赏赐灵国,不是为了庆贺灵国与联军的战争大获全胜,而是为了灵国在东南之地镇压驱逐夷人的功劳。

十二面金鼓的规格已经是极高。

得到天子的认可,无论是否真心,徐灵的声望都攀升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

这十二面金鼓,注定要载入史册。

接下来,各国的使节,也一个个上前,献上所带的礼物。

礼物的名册长长的,幸好如今纸张已普及,否则单单是这些名册就要用车来运,更不要说实际的礼物了。

从早到晚,灵国国人都能看到车队入城,一车车的礼物络绎不绝。

即使是早已以富庶闻名的灵国都城,也惊叹于诸国的手笔。

礼物献毕,徐灵拍拍手,兵士抬上一口大鼎。

这也没人感到奇怪,这时候的鼎,是礼器也是食器,在庄严的宴会,用鼎来煮熟食物,再寻常不过了。

但是徐灵的话,却让在座的诸侯坐立不安。

“不知这鼎,比之周王宫的九鼎,孰重孰轻?”

鼎的寓意,在座众人身为各国的重臣国君,自然都是知道的。

九鼎是当年大禹所铸造的,一鼎象征着天下一州,九鼎就是天下九州之地。

徐灵问鼎之大小,自然不是表面的含义。

实际上问的,是鼎革之事。

九鼎是象征周王室权威的礼器,徐灵问起九鼎,就是表示他有夺取周天子权力的野心。

这让诸侯如何作答?

徐灵亲自宴请,够资格的自然只有各国的国君。

此次大国是没有国君亲自来的,都是派的使节,不够资格参与这场宴会。

在座的都是小国国君,战战兢兢。

怎么敢回答如此具有重要政治寓意的问题。

当下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只顾盯着眼前的碗碟,对外界的对话充耳不闻。

刚才还热闹非凡的宫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只有鼎中的沸水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