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回国内,晋襄公嚎啕大哭,给予国葬待遇。
栾枝顺利继承了先轸的职位,为五军上卿元帅,总领晋国军务。
而先轸之子先且居则总领五军大将,继承栾枝以前的职务。
事情并没有结束。
栾枝上位后,对北方狄人怀恨在心,仇恨扩大,甚至不光想消灭白狄,还将目标锁定在了赤狄人部落里。
……
九月初。
栾枝亲手在鹿台上杀了白狄王祭旗,并携带五万晋卒北伐白狄赤狄。
白狄王一死,白狄部落士气大降,很快白狄地区落入晋国手里。
赤狄尚且苟延残喘,与逃亡的白狄人联手组成两万狄人军队,与晋军展开了最后的大决战。
……
十月。
栾枝亲手在战场上斩杀赤狄王。
赤狄王还想着为弟弟白狄王报仇,结果只能含愤而死。
晋国收归白狄赤狄,国土大增。
晋襄公颁布新政,派人开垦狄地,施行屯田制。
狄地没有世族的干扰,被晋国全力吞掉,大片大片的肥沃土地,瞬间能在明年让晋国再多五万晋卒来!
……
面对明年就能坐拥十万甲的晋国,
徐灵一点也不慌。
他正在忙着赚钱,晋国怎么样,和他应该是无关的。
但徐灵表面上平稳沉着,实际上,他是知道下一步与晋国争雄的节点在哪儿的。
在原历史中。
晋国于明年五月会出兵攻打卫国。
但在这个世界,晋国应该不会在明年秋收前就进攻卫国,而是会在秋收之后,招兵买马,于后年开春,进攻卫国。
而那时,
卫国如果受创,当先受害的就是鲁国。
因为卫国如果败了,
晋国将通过卫齐两国攻打鲁国。
到时候齐国南下,卫国东进,两面夹击,鲁国仅凭如今这六千甲士,那时完全抵挡不住的。
对于鲁国的国力,徐灵非常清楚。
他们现在虽然不怕齐国了,但如果卫齐两国夹击鲁国,势必会大败。
所以,
卫国如果被晋国打,鲁国势必会帮忙。
鲁国如果真的出手帮忙了,那么齐国就会帮晋国骚扰鲁国,阻止他们。
局势就会陷入危险。
到那时,鲁国最大的可能就是来灵国求援。
徐灵可以借道东大陆各国直入鲁国,要么打齐国要么帮卫国打晋国。
到那时,就是纯粹的晋灵之争了。
天下会一同瞩目这场霸主之间的争雄。
灵国是旧霸主,而晋国则是新霸主。
要说怕,徐灵一点也不怕,经过这几年的全力研发和疯了一样的投钱给工局,火龙军已经全面配备上了定装枪,单兵可携带一百发子弹上战场。
这四千火龙军,将是吞吐天下的一支强兵。
五万虎狼骑自然不可妄动,他们要镇守同舟,以防楚国那五万兵甲偷袭。
北边军也不能动,要防止吴国三万兵甲偷袭。
能调动的也只有南军、火龙军、飞鹰军这三支军队。
加起来,不过两万八千余人。
即便加上卫国和鲁国的九千人,也才三万七千人而已。
然而,
晋国十万甲与齐国五千甲士,加起来就是十万零五千。
除此之外,郑宋陈蔡沈这五位老牌墙头草,可能都会出兵协助晋国围攻卫国,亦或是东进,阻截灵国的大军北上。
少说也有十五万兵甲。
一切的可能性,
徐灵都提前想过,并且与顾舟矩光商议过这件事。
得到的答复其实都相差不多。
灵国虽然只有这区区两万多人,可飞鹰军和火龙军,那可是一支强兵啊。
真要以少胜多,也是有可能的。
只是,近几年来,灵国将新涌入的人口全部用来当做劳动力,生产量是提高了,可灵国的国防却减弱了。
十万甲,自卫是绰绰有余的,
可试图进攻,那可就有点困难了。
更别说要北上帮卫鲁。
可不帮又不好。
鲁国是灵国合纵连横的盟友,卫国和鲁国又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所以灵国必须得出兵帮忙。
虽然徐灵有定装枪,但他仍旧是没有安全感的。
好在,
这场战役恐怕要后年才会打响,所以徐灵起码还有两年的时间,要集中性研发,争取把‘连发定装枪’以及‘破片手雷’、‘加特林机关枪’研发出来。
当然,
因为技术革新瓶颈依然存在,两年内集中国力研发这些科技,难度很大。
然而,
徐灵是有图册的。
工局的精英匠人技法老道,为灵国工局服务了十几年,积累了很多经验。
也不是说不可能,
只是难度大而已。
为了给两年后的战争铺垫和准备,徐灵又一次提前召开了大朝会,召集国府百官和十四县县长入国都朝拜。
……
十一月,初三。
雨落天晴。
一大早,朝会便即将展开。
由于这几年灵爵公司分红,把这群官员们养的白白胖胖。
他们自己其实也很高兴,虽然土地没有了,但这每个月的分红,可早就比他们每个月的俸禄要高很多了。
日子比以前更好过了。
想起来,不过只是丢失了土地,但他们实际上还是住在原来的地方,通过十年十年的购买土地持有权,花点钱而已。
通过这样的方法,世族无法进行土地资本积累,也就无法壮大。
春秋毕竟是个原始农耕社会。
没有土地,就没有一切。
衣食住行,哪一样离得开土地?
然而如今,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大灵国土地,收为国有。
国力强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这时。
朝堂上响起了庄严的钟声。
徐灵慵懒的踏着步走了出来。
卿爵一下的大夫们纷纷下跪,卿爵以上的隶臣纷纷九十度鞠躬行礼。
“君上万年!君上万福!”
徐灵挥了挥大袖,然后坐在宝塌上。
他觉得,虽然早就有椅子了,但还是喜欢坐在地塌上,这样也显得他更加威严,至少比那龙椅要威严多了。
本来国君所坐的地方就有三层阶梯。
他即便是坐在地上,也比下面的官员要高不少。
徐灵就喜欢这样,所以一直否决下面的人奉劝他打一把椅子。
其实很多国君都已经坐椅子上了,只有少数国君还在坐地塌。
而作为发明椅子的始祖,徐灵本人居然还坐在地塌上,这在列国之中,也被誉为一桩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