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灵晋对峙

不过,这并不影响出兵行动。

具盏只是让越规镇守龙牙关。

但越规自行要随军前往,也没人拦得住。

自具盏当年犯错跌回列兵之后,越规在北军的威望一直很高。

即便现在具盏又挣回军功夺回爵位,他也无法像看待一名属下似的命令越规。

两万北军仍旧是踏上北行路线。

南北边军本来就不是精锐的职业军人,但下马可耕上马可战,即便是与列国精兵相比,灵国的边军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北行路上,斥候开路,进城借道,

先入吴国,再借邢淮,北入徐国,从钟吾国入鲁,期间还要经过一两个小国。

齐鲁战争依靠灵国军力,飞鹰军早已于数日前抵达齐鲁边境,在北线几座军镇狂轰乱炸。

便是在鲁国首都曲阜,都能时不时听见远处大地上的轰鸣声。

令人唏嘘的是,齐国三万精甲在南征路上就被轰碎了三成士卒,满地残值断臂,血流成河。

整座北境,约十几座城镇军镇受到波及,鲁僖公无奈之下坚壁清野,敕令举境南迁。

齐国就此陷入了泥潭,南下的路程受到了阻碍。

……

天下人瞩目侧望。

灵晋的首次交锋,并没有在陆浑戎和郑国边境爆发。

反而在齐鲁边境打响了战事。

晋襄公在正殿上听说了这件事,喜不自胜道:“灵国终于举兵北伐,听说四千飞鹰军已至鲁国,两万北军也正在北行当中,我们是否要对灵国正式宣战?诸位爱卿,请各抒己见。”

宣战啊……

大殿上一片窃窃私语,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自秦国在巨丘军镇撤兵之后,贾佗被安然放出。

狐偃履行了两人的约定,让贾佗退休回乡做富家翁。

大谋士退出朝堂在晋国境内引发了一系列的震动。

不过晋襄公都独力压制了下来。

贾佗所代表的,是晋国寒士阶层,出身并不是名门望族,但却极有才干试图报效大晋的士。

贾佗这么一走,晋襄公相当于卸下了左膀右臂其中之一,

曾在朝堂上扼腕叹息,可也没有亏待贾佗,放他离开后,就说服秦国一事为他立下大功,还封了一个美爵号。

贾佗倒是抛开一切专心回乡享福。

朝堂上此刻的气氛却是十分的凝重。

齐鲁打仗,灵国只出动了两万北军和四千飞鹰军。

虽然说飞鹰军尽数北上,

灵国白熊、同舟仍然驻扎有五万虎狼精骑和四千火龙军。

这一支部队可不容小觑。

但就人数上来说,晋国可随时从白狄赤狄北线调兵遣将,大元帅郤榖就在那里驻扎,手握七万雄兵。

这可是春秋天下中,唯一一支可堪比灵国的大军。

而且,晋国的屯田制,提高了税收粮草的效率和数量,自然能够养活这七万大军。

只是,七万人不像虎狼骑那般是不种地只打仗的职业军人。

七万雄兵自能下马耕上马战,就战斗力上来比,晋军比灵国南北边军要强悍一些,但比虎狼骑和飞鹰火龙两军弱一些。

使用人数堆积,从陆浑戎南下伐灵,

这是一件大事。

如果在战争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差错,那晋国,将面对亡国之危,

关系到国家兴亡之事,朝堂上自然无人敢言。

即便是一人之下的大丞相狐偃,此时也阖目休息,没有妄自揣摩下定论。

晋襄公眉头一蹙:“整座朝堂,无人敢言战事?”

听出国君有些恼怒,狐偃这才睁眼,站出人群:“君上,齐军虽然钳制住了两万北军和四千飞鹰军,但齐军本身也受创严重,依据最新情报,飞鹰军抵达齐鲁边境上空狂轰乱炸,齐军已损失不小,如果真要如此硬生生拖下去,齐军可坚持不了多久。”

晋襄公捏了捏太阳穴:“寡人自然知道此事,因此才让你们商议一个万全之策,在齐军还能撑下去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举兵伐灵。”

狐偃沉默下去,思索良久,不敢言语。

晋襄公:“难道,尔等就如此惧怕灵国虎狼骑吗?!”

狐偃:“并不是惧怕,这一战事关大晋兴亡,朝堂诸位卿臣们自然只有慎言,君上,天下大势趋近灵国,这一战在所难免,只是,该怎么打,如何打,还需要细细商议,微臣愿亲自南下,与郤帅共商对策,调兵遣将,即便不胜,也尽量为大晋奔一个平局。”

晋襄公凝视着狐偃。

朝中大事皆在他的肩膀上。

这一刻,狐偃还主动提出南下前线对敌。

整座朝堂一片沉寂,无人敢发声,呼吸都小心翼翼。

晋襄公无奈,深吸一口气:“寡人,也要亲上战场!决不能让灵军踏入我晋土一步!”

此话一出,

朝堂震动!

所有人一片哗然。

想不到国君居然要御驾亲征?

难道真已经到了晋国兴亡的时候了吗?

一些卿臣当场流涕,满眼泪光,不舍得让国君冒如此大的奉献,亲守国门。

“不然如何?难道要让寡人放眼灵军攻占我大晋版图?”

“寡人意已决,休得再谏!”

晋襄公摆了摆手,大袖一挥,退朝下去。

狐偃脸色难看,一脸凝重严肃。

这一战关系到晋国的未来,也关系到天下的未来。

狐偃已经不奢望能战胜灵国,只求能打一个平局,再让国祚延绵数年,才能与灵国继续斡旋,想更好的办法。

……

郤榖接到了诏令。

让他率领一万精兵从北线南下,一路征召士卒,越多越好。

这一战将影响到晋国未来,郤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南线,魏犨已率领三万晋军,驻扎在南方几座军镇,隔着一座陆浑戎,与灵国遥遥相望。

针尖对麦芒,火药味十足。

首都绛邑,右庶长文赢,中军将冀缺,护佑晋襄公的三万中军随行南下。

狐偃也在队伍之中。

从这一刻开始,晋国三军集结,总计七万步骑军,拉开了对峙之势。

天下瞩目。

三日后。

六万晋军抵达南线数座军镇。

两日后,郤榖一万精兵,随行南下又征召了三万新军,加入这场战争对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