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春梦无痕(3)
- 一个倒霉蛋的爱情实录
- 打开生命的窗
- 1682字
- 2020-10-08 19:44:04
4
可是让萧月明万万想不到的是,许多年以后,“经济基础”这四个字象一根穿心蚀骨的刺,时刻撩拨着他的神经,令他焦虑烦躁、苦不堪言。他上小学的时候,日常开支不过是买些铅笔、橡皮、作业本的花费,业余练毛笔字,是在废旧的作业本上用兑了水的墨来写字,一瓶墨汁能用老长时间。
上初中以后,他开始住校,每个星期从家里拿一块钱零花钱,他还舍不得花,偷偷攒下来买了文学名著来读。在学校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玉米煎饼,有时萧二奶奶会特地烙一大摞芝麻饼让他带回学校。菜呢,就是从家里带去的萝卜咸菜。大人疼他,可家里穷没办法啊,于是把咸菜擦成条,加两个鸡蛋进去,拿花生油炒熟了,装进罐头瓶里叫他带回学校;再有时,给他炒些白菜豆腐皮之类的菜,天冷的时候,能吃上一两天,不过这些“好东西”经常会成为宿舍里某些坏学生的猎物,一不小心就被偷光。遇上这种情况,他只能去外面的小卖部买个疙瘩咸菜来补充了事。
有一次,在城里上班的范叔(萧胜利的一个朋友,名叫范学义,因为一些缘由,两家关系比较亲密)忽然施恩,送了萧月明二十斤粮票。他拿到学校食堂,换成饭票,隔三差五买两个白面馒头、打份热菜来吃。这些粮票着实让他过了一段神仙般的日子。学校的小食堂,平时也只是教职工或者个别条件好的家庭的子女才去光顾的。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记得那香喷喷的白面馒头放进口里、咽到肚里的滋味!谁又能理解,他那久经玉米煎饼磨砺的肠胃忽然受到白面馒头抚慰时的快感呢?不管什么年代,物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是要他彻底接受这个观念并心甘情愿为它奔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过过穷日子,会逼死把命地去赚钱,可他却始终对赚钱这件事提起兴趣来,说起来也是没有人会相信。
高考前,在萧月明的音乐梦、电影梦相继破灭后,他又被某杂志上的一个广告所诱惑。那是一个所谓的函授教学的招生广告。发广告的自称什么“广汉文秘经济艺术学校”,说是只要汇款给他们,就可以得到文学、音乐、雕塑、厨师、装饰装潢等任何一门学科的函授教材,考试合格后,还会得到国家承认学历的结业证书。最诱惑人的是,广告上说只要学会全部课程,考试通过,可以返还全部学费。学完全部课程要五千多元,这笔钱对他来说就是天文数字。虽然他曾想放弃高考来学他们的课程,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个荒唐的想法,只选了一个音乐专业,学费只要四十元。但就这四十元钱,他煞费苦心跟父母说了无数遍,才把他们说动心。家里又是卖米又是卖粮才凑了这些钱给他。“学费”汇出以后,萧月明就盼着学校寄教材过来,等了一个多月,学校终于来信了,可寄来的不是教材,而是一个学生证和一张结业证书。原来所谓的函授学校,不过是一个卖假证的骗子罢了!这是他第一次受骗。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他又是心疼又是愤慨,最后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父母也不好说他什么,叹口气算是过去了。
高考结束,萧月明以四百多分的糟糕成绩考上了本地师专。两年学杂费三千多元,这笔巨大的开支对没有其它收入的农民家庭来说,又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幸亏在县城工作的范叔慷慨解囊,借给他们三千块钱,才救了燃眉之急。此后,这笔债务就象一座大山,压在全家人的心头之上。
师专的时候,萧月明花费了大量时间沉迷于文学和艺术的幻想中,说句不好听的——依然是“不务正业”。第一学年结束后的那个暑假,系里号召同学们出去参加社会实践。于是班里的同学有的去了乡镇政府机关挂职锻炼,有的去乡镇企业做临时工,接受“劳动改造”,还有一个同学独辟蹊径,买了辆二手三轮车回收酒瓶勤工俭学。萧月明呢?他却躲在家里闷头搞创作,写什么电影剧本!他知道自己这方面的欠缺,也羡慕别人乍一接触社会就能如鱼得水,可他早已习惯了呆在内心那个幻想的世界里,本能地惧怕这个活生生的现实。
参加工作后,萧月明始终无法把心安放下来,微薄的工资、人际关系的矛盾,特别是那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恋情,激发了他内心潜伏已久的流浪的情怀,结果不仅把寄托着家人全部期望的“铁饭碗”砸得粉碎,还因为他的无能又给家里新添了一笔债务。事后,他写下“耻辱”两个大字挂在床头,而这次在普通人眼里可视作“惊天壮举”的远行所带来的后果,已经远远不能用一张纸的忏悔来抵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