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于漪老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全国的教师们受到极大鼓舞,中国也有教育家了。这是于漪老师的荣誉,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荣誉,我们大家都分享了她的荣誉。

2010年8月,《中国教师报》有记者问我:“教育家的定义或者标准是什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能够被称为教育家?”我的回答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小学、幼儿园教师,还是大学教师,当然也包括校长,如果热爱教育事业,懂得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并且对教育有研究,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理念,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就可以称为教育家。”于漪老师就是这样的教育家。

于漪老师的事迹我早有所闻,我读过多篇她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文章,还读过许多关于她的报道。2010年第26个教师节前夕,于漪老师被评为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当时我是评委之一。后来我在上海教育出版社见过她的《于漪全集》,有8卷21册之多,感到她真了不起。一名中学教师,工作那么繁忙,还能从事教学研究,有这么丰硕的研究成果,真不愧是中国的人民教育家。但是,她在上海,我在北京,过去接触较少,所以对她还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感谢董少校先生撰写的人物传记《红烛于漪》,把一个鲜活的教育家的光辉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对于漪老师有了深刻的了解。

那么,我们向于漪老师学习些什么呢?

我觉得,首先要学习她热爱教育事业,奉献祖国的精神。她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她真是做到了这一点,70年不离讲台,为的是培养祖国的未来。她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她把爱洒给所有的学生,对他们爱严相济。她认为老师的爱不同于父母之爱,老师的爱,是为了祖国的未来,是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她总是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

其次是学习她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于漪老师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人。她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题目就是“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她说“既教文,又教人”,目的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她认为教书是为了育人,要把育人深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她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

第三是学习她深入钻研、改革创新的精神。于漪一开始教历史,后来又转教语文,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向,尤其是语文教学历来争论很多。她孜孜不倦地学习,就像她说的“学做教师”,潜心学习,深入钻研,改革创新。于漪老师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进行教育改革。她说,从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教育质量方能真正提高。于是她就尝试教育改革,着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于漪老师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对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是学习她严谨治学、专心教学的专业精神。70年来她心无旁骛,专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素质教育,用全面发展的理念教书育人。她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她说,她的课几乎堂堂都是公开课,有教研员来听课,有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听课。70年来,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作为班主任,她将极差、极乱的班级带成了先进集体;作为校长,她让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为数一数二的全国先进学校。

第五是学习她不忘初心、培养青年的无私精神。于漪老师是我国最早的语文特级教师,是语文教学界的权威,但她从不以权威自居,时时不忘培养扶持青年教师,想方设法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作为“导师”,她用最博大的爱和最朴实的教诲,言传身教,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带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教学能手、德育名师。于漪老师不愧“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可以向于漪老师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短短的篇幅中,言不尽意。还是让大家来读读《红烛于漪》吧,我想读者会有更多自己的体会。

作者董少校先生曾担任《中国教育报》记者,在上海跟踪、采访于漪老师十多年,梳理了于漪从出生到退休之后的成长奋斗过程,聚焦她的成就与贡献,特别对她如何形成“教文育人”思想,如何学做教师、关爱学生、撰文著书,怎样管理学校、参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着重展开,脉络清晰,要言不烦。作者的写作既带着丰富的感情,又严谨客观地描述了于漪老师的辉煌人生,揭示出于漪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和逻辑脉络,使我们对于漪老师有一个全面了解。作者邀我作序,我觉得为人民教育家于漪的传记作序非常光荣,也是我向于老师学习的一个好机会。

是为序。

顾明远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2020年7月7日

红烛图,陆曙光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