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俗语概说

一 源远流长的俗语

1.北京话和北京城

北京话,指的是住在北京城区一带的本地人所说的话。以北京城区为中心,东至通县(今通州区),西至门头沟,南至丰台,北至怀柔,说的都是北京话。北京话的形成历史虽然众说纷纭,但是至晚在元代已经形成。北京话内部构造非常简单,与周边河北省的各地方言相差明显。

推动北京话快速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移民,少数民族大量向北京移民并与汉族人相对集中;二是地理位置,区域搭接地,军事要塞,东南西北开放;三是民族交往(多民族共处);四是经济、文化和教育文化发展较快。

北京城被称为六朝古都,但作为燕国的都城,由于历史久远,对于现在来说几乎已经无迹可寻,所以,我们研究北京城的历史,着眼点应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五个封建王朝上。这五朝指的是辽(公元907—1125年)、金(1115—1234年)、元(1206—1368年)、明(1368—1644年)、清(1616—1911年)。当初辽时,只把北京作为陪都,北京只不过是辽代“五京”之二。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国,建都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称为“皇都”。随后登基称帝 (辽太祖),改国号为“辽”。936年,石敬瑭篡位当上了后晋皇帝,随之割让北方国土幽、蓟、云、朔等十六个州(史称“燕云十六州”,《杨家将》那里面老说)送给辽国作为回报。当时割让给辽国的幽州城,在今天北京西南的广安门一带。938年,辽太宗将国都“皇都”改名为“上京临潢府”,定幽州为“南京析津府”,定辽阳(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其后于1006年定今内蒙古宁城为“中京大定府”,后又定云州(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以上就是我所说的辽国的“五京”,一个国都和四个陪都。幽州被升格为辽国的陪都后,改称为“南京析津府”,也称“燕京”。北京城的别称“燕京”的称号即始于此。

真正在这里建成中央都城的,不是始于辽而是始于金。据《金史·海陵纪》记载说燕京就是北京在当时的名称,金建都之后改称中都。当时为1153年4月21日,即正式将燕京定为首都。 1113年,女真族完颜部落联合其他女真部落正式起兵反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创建了大金国,建都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1123元金军攻陷了辽国的“南京析津府”(即燕京);1125年,金兵又俘获了辽国皇帝天祚帝,辽国正式灭亡;1126年,即靖康之耻那年(靖康元年),金兵攻陷北宋国都开封。随后金国在燕京设立了“中书枢密院”和“行尚书省”,以便就近统治新征服的北宋领土。1149年,完颜亮即位后,为了巩固帝位和有效地统治中原,下诏迁都燕京。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迁都后,完颜亮仿效辽国的“五京”制度,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定四个陪都: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北京大定府”,北宋故都开封为“南京开封府”,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

契丹占领燕云十六州成为北京话脱离中原汉语的促因,这是从唐宋之间五代十国时代的公元936年,也是后晋开国之年开始的。契丹、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对北京话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俗语概述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俗语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特点,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和书面语中的成语,不包括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几者之间)。“俗语”一词古已有之。《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刘向《说苑·贵德》:“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本书所说的俗语是指广义上的俗语,即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套语以及所谓“习而通俗者”之语。所收俗语的标准为三字以上者(含三字条),三字以下者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