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师姓孙,上课的内容是一年级的一节课,《起点和终点》。这节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居然也不是起始课。
这节课是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之后,有了初步的确定起点和终点的意识。上一课是《在观察中比较》,主要让学生比较一大一小两个教具恐龙的大小,学生把恐龙的头对齐就是在确定起点,然后比较尾部的长短就是在确定终点。
同时,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确定起点和终点的经历,比如体育课的短跑和跳远等等。
这节课初始,孙老师就给全班学生播放了一段她在自己学校录制的一段视频,视频里是两个学生比谁跳的远。
这个导入让青辰也有些眼前一亮,这个视频就像是一个微课的开头,直接创设了一个情景,学生们顺着视频里的问题就开始思考怎么比较两个学生谁跳的远的问题。
学生们众说纷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但毕竟是郊区的学校,还有很多学生没有想法,或者不知道怎么比较。
于是,孙老师直接开口引导,通过一句过渡就引到无法比较这个问题上,进而很顺利地出示了课题。
起点和终点直接讲解,然后通过让学生摆两个玩具青蛙的位置来认识起点,中间穿插了一个让学生画起点的过程,加重了对起点的认识,尤其是两只青蛙要有相同的起点。
第二环节的最后一步是发给学生实验器材,并摆好玩具青蛙的位置。
接下来就是学生们让玩具青蛙跳起来了,几乎每个学生跳的都不一样远,有的还翻了个身仰面躺在纸带上。纸带就是孙老师画好起点的一张纸条,用来标记玩具青蛙跳了多远用的。
学生们两个一组,玩得很嗨,玩具青蛙有的跳得远,有的跳的近。孙老师也没闲着,她在每一组实验桌前穿行,是不是用手机拍下学生们的实验结果。
孙老师没有直接说实验结束,而是站在讲台上一下一下轻轻地拍掌。
正实验的学生们都是一年级,让他们从实验的兴奋中回到课堂上是一件非常不好完成的事。然而孙老师一下一下轻轻拍掌,台下的孩子们但凡是见到她拍掌的,纷纷坐好跟着一起拍掌。这应该是提前约定好的暗号,没有跟着拍掌的学生在其他学生提醒下或者是看到其他同学拍掌,也跟着坐好拍掌。
这一点让青辰觉得这一个可取之处,他也教过一年级,一年级的学生什么都不懂。就拿这件事举例子,如果你硬要一年级的学生从实验回归课堂,他不可能一下子回过神来,即使老师硬要他们坐好,这些学生的眼神依旧会放在实验器材上,然后在他们的脑子里继续做实验。
孙老师的这种处理办法青辰也用过,但是因为已经有几年没接触过一年级的孩子了,而且这个孙老师看上去也不过上班两三年的样子,居然可以想到这样的办法,就算是其他人指点的,看她从容的样子,也让青辰感叹了。
学生们都坐好了,孙老师已经把几个有特点的结果照片传到了电脑上,展示在投影屏幕上。
她首先表扬了全班同学都注意把玩具青蛙的前脚对在起点线后,认同了学生们的做法。紧接着就学生们的玩具青蛙不同的落地姿势跟大家一起讨论终点应该画在哪。
一年级的孩子们就纳闷了,有的玩具青蛙头朝前,这个好画,就画在玩具青蛙的后脚后就行。但有的玩具青蛙的头朝后,这个就不知道怎么画了。更有其他奇怪姿势落地的玩具青蛙,直把所有学生都搞得不知所措了。
就在这个时候,孙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里讲的正好是玩具青蛙跳远之后确定终点的方法。
其实这段视频就是一个小微课,通过看视频,青辰很快就总结出确定终点的方法,就是玩具青蛙离起点最近的一个点上,然后通过这个点画一条和起点平行的线,这条线就是终点。
青辰能快速说出来怎么做,课堂上的学生也都不笨,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把方法用他们自己的话总结了出来。
“这个微课恰到好处啊。”
自从上次数学课使用微课不成功之后,青辰脑子里一直在想是哪里出了问题,现在似乎找到了答案。
微课的出现要讲究时机,青辰当初是纯粹为了用微课而出的微课,应该是像孙老师这样在最恰当的环节使用最恰当的微课,有一种顺势而为的感觉。
这节课在反复确认不同姿势的青蛙的终点之后,内容基本就差不多完成了,但是还有很长时间才下课,青辰不禁开始期盼着这位年轻老师的下一个举动。
接下来,孙老师就举行了一场青蛙跳远比赛,出示了几个比赛规则之后,学生们开始比赛青蛙跳远,老师将各组跳的最远纸条做好记录并收好,全部贴在黑板上。
这个地方,孙老师故意没有把每张纸条的起点对齐,然后就问学生谁跳的最远。
这个时候所有学生都不由自主说出口自己的想法,然后孙老师示意大家安静,随便点了一个学生来回答。
这个学生特别淡定地站了起来,说:“这个没有办法比。”
这句话一出,连青辰都心中一喜,这句话就是孙老师最想要的。
“为什么?”
“因为起点没有对齐,没有办法比较。”
这孩子,太聪明了。
孙老师还不忘问其他学生一句,“大家同不同意他的想法?”
学生们自然同意,因为在确定起点的时候,起点要相同已经是大家全都认同的观点了。
于是,孙老师顺势就把所有的起点对齐了。
剩下的事就好办了,就是比较终点,找到跳的最远的那个。
课程的最后,是一个接着第一环节导入时看的视频的视频,直接回扣,全课完成。
今天下午的教研活动可是给了青辰不少惊喜,感叹着科学这一学科也是有不少人才,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