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转败为功的勾践

《越王勾践世家》·勾践(5)

先要抛出一个问题,伍子胥的存在有没有可能成为勾践复仇的障碍呢?如果说有,这要建立在吴王信任伍子胥的基础上。伍子胥对吴国的壮大可谓重要的功臣,尤其在阖闾执政期间,功绩显赫,在吴国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

勾践范蠡的隐忍之计,伍子胥早已看破,并且力谏吴王灭越以除后患。子胥言於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照理说,伍子胥的眼光确实厉害,吴国真要想志于天下,吞并越国是为首要,吴越毗邻,留一个炸弹在身边,难免有失。

问题是吴国战胜越国之后,勾践愿意以仆臣身份侍奉吴王,这给了吴王极大的满足,加之吴王野心膨胀,意欲北上中原称霸,在自己的任期内让吴国绽放辉煌。基于这一点,吴王跟伍子胥发生了路线上的分歧。吴王要伐齐,伍子胥主张乘胜灭越。伍子胥走的兼并路线,吴王只想称霸而已,不灭人国。这就给了勾践后来奋发的机会。

子胥谏曰:“……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甪也。原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在赦免勾践与伐齐的事上,伍子胥与吴王的分歧增大。吴王不满足于打败一个小小的越国,他希望能如他的老子阖闾伐楚一样更威风一些。

伍子胥为人刚烈,同时也自恃功高,在与吴王路线不一致的时候也曾要死谏,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伍子胥的失败在于与太宰嚭的政治斗争,准确的说是太宰嚭不满意在吴国的权势,希望能代替伍子胥掌控吴国大政。而伍子胥与吴王的分歧给了太宰嚭机会。

越大夫种曰:“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後三年吴其墟乎!”

这是太史公笔下伍子胥第三次力谏吴王,这一次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其中关键的原因是乃使子胥於齐,闻其讬子於鲍氏。吴王正有志中原,而手下第一大臣却里通外国,激怒了吴王

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於是吴任嚭政。

太宰嚭如愿执吴国大政,正如勾践所说吴已杀子胥,导谀者众。勾践征求范蠡意见,是不是复仇的时机到了。范蠡表示“未可。”吴国有没有伍子胥并不重要,当初越国上下伏低做小是为了等待时机,这个时机是什么呢?吴国北上中原争霸,越承其弊,这也看得出越国的综合国力的确逊色吴国很多,难以正面争锋。

《越王勾践世家》•勾践(6)

黄池会

客观的说,黄池会是吴王夫差执政时期最为重要的大事。说大事一面是吴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吴国在西破楚、北败徐、齐、鲁之后成为东南一霸。于是吴王北会诸侯於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这次会盟吴王带兵参加,而且几乎是倾国之精兵,想来夫差对这次会盟志在必得。实话说,到了春秋末期,诸侯争霸这套把戏中原国家已经玩够了,只是在名义上还考量的东西。但是对于新贵国家如吴越反而蒸蒸渴望,这很大程度上对吴王夫差产生了巨大的诱惑。这次黄池会吴王志在必得。

是以吴国精兵从王。吴军“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这次会盟主要是晋吴之争。据《东周列国志》的记载,晋提出吴先歃(主盟)的明确条件:吴必须去王号,称公。于是夫差去王号改称“吴公“,主盟黄池大会。但是其他史料对于这次会盟有不同的认识,其中《左传》详细记载了晋国先歃血的过程,说明是晋国成为了盟主。《史记•吴太伯世家》亦记载“赵鞅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

复仇

当然,黄池之会并没有给吴国带来实际利益,反而加速了吴国的灭亡。黄池之会达到了吴国北上称霸的目的,但也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这是夫差所始料未及的。勾践复问范蠡,蠡曰“可矣”。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吴告急於王,王方会诸侯於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祕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越自度亦未能灭吴,乃与吴平。

吴王夫差倾全国精兵黄池会盟,远在千里之外的勾践等来了时机,袭吴杀吴太子。后方失控,迫使夫差在黄池会盟上对晋国让步,返国灭火。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於齐、晋。昨日方为霸主,今朝沦为阶下囚。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范蠡对吴王的请成持反对态度,警告勾践会稽之辱。大概惺惺者相惜,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人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认真的说,吴王夫差霸国大厦瞬间倾颓,根本的原因并不是说勾践范蠡的隐忍负重,骗过了夫差,而是北进争霸的巨大虚荣蒙蔽了他自己。

《越王勾践世家》·勾践(7)

历史所谓的春秋五霸,有一面的观点把勾践列入,有他的道理,传统主流的看法并没有将勾践归为五霸,这里的原因有很多,此处不予细说。从历史阶段看,勾践作为霸主,应该算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之后历史迈进了战国。越国忽然而起,勃然而兴,竟也忽而灭,乃至于战国时期根本找寻不到越国的影像。

事实上,越国与吴国一样,在春秋末期昙花一现,遽然消失,这很大程度上得利于春秋末期,中原各国对争霸失去了兴趣,尤其是中原两次弭兵之后,大家各忙各的,晋楚平分霸权,许多年内列国内部不同形式的发生动荡,各自无暇旁顾,而作为新兴的吴越两国,大概急需一种国际上的影响力,反而对霸权情有独钟,吴国夫差这样,越国勾践也如此。吴王夫差痴迷霸权,遭遇勾践袭击,羞愧自杀;越王勾践亦憧憬霸权,至于无彊,受齐国迷惑而攻楚,大败亡国,吴越同出一辙,倘若吴或越固守自保,战国开端一启,天下或者又是一番新局面。

不过,后世对勾践的评价相当高,多半褒扬之类:

譬如太史公在苏秦列传中,赞美勾践会稽之辱,而后霸天下,此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者也。这非常了不起。

越王勾践与吴战而不胜,国破身亡,困于会稽。忿心张胆,气如涌泉;选练甲卒,赴火若灭。然而请身为臣,妻为妾,亲执戈为吴王先马,果禽之于干遂。故老子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越王亲之,故霸天下。

会稽之败,勾践俯身做小,以臣妾事吴王,颇类老子所言柔弱胜刚强,理归理,事归事,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诚哉斯言!

司马迁更是将勾践之兴上溯到大禹王: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勾践,苦身焦思,终灭强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勾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当然,太史公追溯至大禹王有他自己的思考,其中表现了他另外的思想,指出大禹王事功天大,故而有后裔勾践之兴,天意人事非寻常人能悟得,置而不论。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於徐州,致贡於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灭吴之后,踌躇满志,仿效夫差的样子,北向与齐鲁诸侯会于徐州,并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伯“(霸主)。这样说,勾践也算是以合法的身份获得天下霸主的称谓,但是后世主流仍然没有将越王列为五霸,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越国自封为王,而主流的儒家一派是不赞同在周朝天子之外王的存在,再者越国僻处东南,风俗文化与中原迥异,也没有融合的可能,至少在文化上不被承认。

墨子更是鲜明的指出越王勾践作为曾经的一个失败者,能励精图治,最终霸天下,正是他的失败激发了他的成功。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败而后有成,因祸而为福,转败为功,这样的评价对一个历史人物勾践来说,算是顶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