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出版系列博物图书为城市形象加分

人吃饱饭,更高一层的精神需求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了解家乡的地质地理、草木鸟兽鱼虫,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优良博物活动。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此活动既能缓解工作和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也能令人们热爱家园,尝试监测和保护本地的生态环境。但是,这类活动顺利开展,也是有条件的。比如,百姓要认得一些自然物,知道哪些是外来的哪些是本地的,知道过去什么样、现在什么样以及将来可能怎样。但是在目前的中国,这些条件并不具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毫无疑问出版是一个瓶颈。

20世纪末我到美国访问,发现各个州都有丰富的自然手册,如反映当地状况的地质地貌手册、步道系统手册、蘑菇手册、昆虫手册、野生植物手册、园艺植物手册、两栖动物手册、鸟类手册、鱼类手册等,从哪一天起某个公民想博物了、想了解一下周围的大自然,拿起相关的手册,直接就可以使用。由于这类图书只收录当地的动植物种类,物种数相对少,用户可用排除法区分物种,它们比全国或区域性大型工具书好用得多。另外书中的图片较多、较清晰,物种特征表现明显,用户不需要特别专门的知识,通过“看图识物”就可以准确识别物种。后来我到日本、英国访问,发现情况差不多,“在地”博物书非常多。“在地”是一个人类学概念或者民族植物学概念,指的就是范围不算大的当地、本地区、本土。

在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博物学都非常发达。虽然在现代性社会中,发达国家主流正规教育不大看重古老的博物学,但是在其社会上,博物学仍然有相当的地位。也可以说,博物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回头看看我们中国,状况就非常不令人满意,更多人还在忙于赚钱、赚更多的钱,生活过得并不精致。中国已开始步入小康社会,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跟世界接轨,但百姓想了解周围的大自然,却仍然有相当大的困难:很难找到反映当地自然状态的适合当地人阅读的博物图书。中国有植物园近200家,动物园和水族馆约210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0多处,国家4A级景区1200多个,仅广东省就有3500多个公园,全国重点大学的校园也有200多个。那么这些地方一共编写、出版了多少种自然类、博物类手册?据我了解非常非常少,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相当一批地区甚至连印制一份折页都不肯,相关网站上也空空如也,难以找到有用的物种信息。北方某市有4大植物园,没有一家出版过植物手册!一年没有,三年没有,十年没有,几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有。是缺钱,还是没有能力编写?都不是。那究竟是为什么?我也纳闷,还问过许多人,没有答案。我自己胡乱猜测,也许他们不在乎让百姓了解园中的植物。当然主管部门不认同这类判断。经常有人抱怨现代中国人不热爱大自然、不了解大自然,那么反问一句:有关部门脚踏实地做过什么?科技周科普日的敲锣打鼓,并不足以令百姓热爱家乡、关注身边的环境。

上述城市、植物园、动物园、景区、园区、校园实际上都应当编写自己的常见物种手册。当地的百姓有权利了解家乡的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和环境变化。这种了解是热爱、监测、保护的前提。基本物种数据不清楚,也根本谈不上保护。

广东珠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变化较快的地区。这里的百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居家园艺、户外探险、荒野保护、自然教育、生态旅行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些大型公司对于赞助相关活动也非常热心。据我个人了解,广州、深圳、中山、珠海、湛江等地民间博物活动开展得较早较好。现在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博物中山”系列图书,恰逢其时,我相信会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也将为全国范围的行动树立榜样。

我个人的建议是,寻找真正的爱好者,不论出身,让他们直接担任主创,撰写一批反映中山历史、地理、自然、生态变迁的图文并茂的图书,请专家审定后出版。写作应当言之有物有据,不宜笼统。许多专题越细致越好,没有细节便失去了味道和吸引力,在此不要低估了读者的鉴赏力。这类书,首先是为中山人服务的,其次是为广东省范围的人服务的,此外也一定能服务到来此地旅游的外省客人、自然爱好者,甚至包括外国人。长远看,它们也构成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因为它们记录、见证了中山市的具体演化。

我也愿意借此机会推荐若干优秀自然作家、博物学家:怀特(Gilbert White)、缪尔(John Muir)、利奥波德(Aldo Leopold)、卡森(Rachel Carson)、霍尔登(Edith Holden)、哈斯凯尔(David George Haskell)、阿来、刘亮程等。更具体点,可以推荐叶灵凤的《香港方物志》,南兆旭的《深圳记忆》《十字水自然笔记》,陈超群的《一城草木》,张海华的《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年高的《四季啊,慢慢走:北京自然笔记》。他们描写、记述的地点各不相同,但是对在地、对第一故乡或第二故乡的热爱却是一致的。适当向他们学习,我相信中山的自然爱好者能书写更优美的在地篇章。描述野生物种时,不宜渲染神奇的药效和食用价值,而应当更多地从科学和审美的角度刻画,以避免因为了解而加剧人为伤害。

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一些很好的提法、想法。但要把它们落地,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很容易。适当规划,组织编写、出版中山市的系列在地博物图书,无疑是与它们密切相关的靠谱的行动。特别是,它是一种累积性的、可检验的行动,做得好将直接给中山市的形象加分。

爱故乡、爱家园代表着个人品位,也是公民的一种责任。促成人们爱故乡、爱家园是一种善举,也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分内工作。

祝中山明天更美好,愿中山的公民能够欣赏这种美好!

2019年3月于北京


(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学文化研究者和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