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说】

鹅,是一种普通的家禽。在农民伯伯的眼里它和鸡、鸭一样,如果非要说点不同,那就是它可以用来看家护院。当有陌生人靠近时,它会拍打双翅,伸直脖子,如一挺长矛,直面逼来。它才不管你的高矮胖瘦,防御外敌就是它的使命。鹅战斗力不亚于一条狗,但是无论如何,它在农家院子里的最终归宿,不过是过年过节摆在餐桌上的一道红烧鹅,自古以来,莫不如此。当亲朋好友在吃着鹅肉、喝着黄酒时,完全忘记了这只鹅曾为你看护庭院时的壮举,还有它弯曲脖子梳理羽毛时的美丽。这是鹅的不幸啊!这也不能怪农民伯伯,因为鹅毕竟是一种可供食用的家禽。

但是,中国的文人没有忘记鹅的美丽,这又是鹅的幸运。在唐朝有一个神童名叫骆宾王,据说他七岁就能写诗。有一天他在池塘边上游戏,一群白鹅随着清风,悠然自得地在水塘里游过,一位长辈就想借机考考他:“骆宾王,听说你天资聪颖,你能为池中的白鹅赋诗一首吗?”长辈的话音刚落,骆宾王的一首诗就写好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他比曹植还厉害,不用走七步,就能写出一首诗来(胡应麟《补唐书骆侍御传》)。不要小看这位七岁的孩子,他的这首《咏鹅》诗一经写成,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这首诗以“鹅、鹅、鹅”三个字开头。你可以把这三个字理解为一群鹅在清澈的池塘中沐浴时,发出的欢快的叫声。此起彼伏的鸣叫,让这首诗有了声响般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可以把“鹅、鹅、鹅”这三个字理解为召唤白鹅的声音,当小诗人在岸边欢呼它们的名字的时候,他和白鹅也就成了一见如故的朋友。

白鹅们仰起头,向天高歌,欢呼这场偶然的相遇。它们的脖颈呈现出优美的曲线,一条条悬在半空,于是一个个“之”字、“了”字,重重叠叠交织在一起,倒影在水面上。红色的鹅掌前后拨动,拨乱了池塘,把斑驳的阳光也搅进了水里。白鹅们从小诗人旁边经过,又背着身子一路高歌游向远处,留下一个个优雅高贵的身影,它们白色的羽毛在落满阳光的池塘里格外鲜艳。这种光鲜,恐怕只有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才能画得出来。

鹅的美丽也曾让东晋名士、书圣王羲之痴迷。他听说有一位老妈妈养了一只大鹅,而且叫声悦耳,气度不凡,便想前去观赏。老妈妈听说身世显赫的王羲之要到她家去做客,那简直是蓬荜生辉。欣喜之余,竟然杀了那只鹅款待他,这让王羲之哭笑不得。更有一位道士,想要得到王羲之的墨宝,故意养了一群鹅从王羲之的面前经过,想引起王羲之的注意,以此来换他书写的《道德经》。没想到王羲之欣然应允(《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养鹅,单纯就为了欣赏吗?当然不是,王羲之在鹅的形体中,悟出了书法之道。不但握笔的手势像鹅(包世臣《艺舟双楫》卷5《论书一·述书上》),而且把鹅身上优美且富有弹性的线条,化作从容潇洒、行云流水般的书法。由此可见,鹅这种看似普通的家禽,又成了艺术灵感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