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并没有元气大伤

为了夺取小小的中途岛——由沙岛和东岛两个小岛围成一个直径约10千米的圆形环礁,陆地总面积才只有4.7平方千米,因为地处北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航线中点而得名。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可以说是倾巢而出,投入了航空母舰8艘、水上飞机母舰5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68艘、潜艇24艘、扫雷舰5艘、运输舰16艘、后勤补给舰21艘,作战飞机700架,陆军8600人,海军2.3万人的庞大兵力来执行这一计划。日本海军为这次行动出动的舰艇准备的燃料就超过了和平时期海军一整年消耗的燃料!甚至还有人说,日军所有参战舰艇的甲板面积加在一起都超过了中途岛的总面积!

美军成功破译了日军密码,完全掌握着日军的行动计划,所以中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尽一切努力向中途岛调集兵力,到6月初,中途岛的守备部队增至3000人,飞机也从24架猛增至121架,以至于有人笑称,这么多飞机压在小小的中途岛上,只怕中途岛要有沉没的危险了!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海上舰队方面,美军集结了两支航母特混编队,合计航母3艘(233架舰载机)、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14艘,由弗莱彻海军少将统一指挥。

即便加上在日军佯攻方向阿留申群岛的舰艇部队,美军参战总兵力也不过是航母3艘、重巡洋舰9艘、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28艘、潜艇4艘。

双方的实力差距如此悬殊,但是战役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日军不但没能在中途岛登陆,而且“赤城”号(标准排水量3.6万吨)、“加贺”号(标准排水量3.8万吨)、“苍龙”号(标准排水量1.6万吨)和“飞龙”号(标准排水量1.7万吨)4艘航母、“三隅”号重巡洋舰被击沉,损失飞机322架,阵亡3507人。美军只有“约克城”号航母和“哈曼”号驱逐舰被击沉,损失飞机147架,阵亡307人。

这样的兵力对比,这样的战役结局,为什么看上去应该是稳操胜券毫无悬念的战役,最后却输得如此之惨?

对于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结局,很多资料尤其是日方资料,都将日军的惨败归咎于“命运五分钟”,也就是说当美军的SBD“无畏”俯冲轰炸机攻击日军航母时,日军航母正在为第二攻击波的飞机进行加油换弹,再过五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准备工作起飞,那时美军飞机的攻击就不会这样致命,胜负的结局很可能完全改变。

但是,仔细一分析,日军第1航空舰队司令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是在8时55分下令原来在甲板上准备起飞的第二攻击波的飞机送回机库,卸下攻击陆地目标的炸弹换上攻击军舰的鱼雷(因为侦察机报告发现了美军的航母舰队,所以第二攻击波的目标就从中途岛改为美军航母)。正常情况下,将甲板上的飞机送回机库,卸下炸弹,换上鱼雷,最后再重新送到甲板上,整个过程最少需要两小时,也就是说在10时55分之前,日军根本不可能完成第二攻击波的起飞准备,而美军飞机在10时20分就已经开始投弹了!

所以“命运五分钟”的说法其实就是日本人“本来我们能赢,只是运气差了点”的心态折射,说到底就是给自己的惨败找块遮羞布而已。

看似不可能的结果,其实仔细分析,就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日军的中途岛作战必然失败,只是运气确实差了一点,输得太惨了。

因为,日军虽然投入的兵力非常庞大,但是整个作战计划却太过复杂,计划越复杂就越容易出状况,再加上日军在兵力部署上的严重失误,一旦实际作战和计划出现偏差,就连一点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

日军失利的真正原因就在这个作战计划上。首先是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由于山本曾担任过“赤城”号航母舰长、海军航空本部技术部长、第1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部长,又策划指挥了偷袭珍珠港,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山本是比较早认识到航母和舰载机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的航空派,但实际上山本的骨子里还是巨舰大炮派,这就注定了在中途岛的战役部署上对于航母的轻视,“瑞鹤”号和“翔鹤”号两艘航母,因为在一个月前的珊瑚海海战中受伤,以及需要补充飞行员而在本土休整,最多两个月就能恢复战力,但山本并没有等这两艘航母归队之后再发动中途岛作战,这也说明了山本对美军的轻视,同时对航母还是不够重视。

在中途岛海战中山本还是将战列舰作为决战的主力,航母不过是作为开路先锋,先用航母去袭击中途岛,既可以削弱美军实力,又能够作为诱饵将美军舰队引出来,然后自己再亲自率领由战列舰为核心的主力舰队与之进行传统的海上决战,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会将战列舰舰队远远地布置在最后面,以保障决战主力的安全。在南云的航母舰队向中途岛开进途中,山本的联合舰队监听到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出现了美军航母的无线电信号,如此重要的情报,山本出于保障战列舰舰队的绝对安全必须实行无线电静默的考虑,竟然没有通知南云,直接导致南云还以为中途岛附近根本没有美军航母舰队,等到发现了美军航母舰队,就自然手足无措应对失当了。

▲日本“赤城”号航母正在进行大角度急转躲避空袭。

具体负责制订作战计划的联合舰队先任参谋黑岛龟人海军大佐为了显摆自己的能耐,将整个计划搞得无比复杂繁琐,明明实力远远超过美军,却还要大费周折搞声东击西的花招,先要去佯攻阿留申群岛,就是在中途岛的主攻方向,还是犯了分散兵力的兵家大忌,兵分三路:第一路是登陆舰队,第二路是南云的航母舰队,第三路就是山本亲自指挥的战列舰舰队,而且三支舰队之间距离都很大,特别是南云航母舰队和山本战列舰舰队距离足有300海里,也就是要至少航行十小时,一旦出现状况,根本无法及时支援。

▲激战中的“约克城”号航母。

结果真正在最重要的中途岛主攻方向,实际上只有4艘航母和266架舰载机(另外航母上还搭载准备在占领中途岛后进驻岛上机场的56架飞机,总共322架),而美军3艘航母有233架舰载机,再加上中途岛岸基航空兵的121架飞机,总共354架,在飞机数量上已经超过了日军!

而且日军4艘航母既要对付中途岛的岸基航空兵,还要同时对付美军航母舰载机,正如南云所说,就像让一只猎狗同时去追两只兔子,不手忙脚乱才怪呢,最后很可能是一只兔子也追不到。

早在5月1日,在联合舰队组织中途岛作战图上推演中,就遇到当第1航空舰队攻击中途岛时,美军的2艘航母突然出现,对日军舰队发动了反击的情况,担任推演裁判的第4航空战队参谋奥宫正武少佐判定日军航母中弹9枚,“赤城”号和“加贺”号沉没。如此准确的警示,总裁判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少将却认为美军不可能有这么强悍的战斗力,所以大笔一挥将中弹9枚改为中弹3枚,只有“赤城”号受伤,这就将已经暴露出来的失败苗子轻轻放过。

当时日军实力几乎是美军的三倍,如果不是采用这样复杂而且故弄玄虚的计划,自己分散了兵力,而是把全部航母和舰艇都集中在中途岛方向,根本不需要什么声东击西的花样,就是最简单的全军出击,以泰山压顶之势直扑中途岛,美军就是破译了密码,知道日军来袭的方向和时间,面对悬殊的实力对比,也很难有翻盘的机会。日军只要凭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堂堂正正强攻硬打,如果美军航母舰队避战就直取中途岛,如果美军航母迎战,那就来个一锅烩。所以,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失败,根子就在这个计划上,当日军这个计划出台之时,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中途岛一战日军第1航空舰队4艘航母全被美军击沉,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日本海军航空兵就此元气大伤,但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是航母,虽然日军损失了4艘航母,但还有“瑞鹤”号、“翔鹤”号、“龙骧”号、“祥凤”号、“瑞凤”号和“隼鹰”号等6艘航母,而美军在太平洋上只有“企业”号、“大黄蜂”号和“黄蜂”号3艘航母,即便加上因伤还在本土修理的“萨拉托加”号,航母数量优势依然在日军一边。

其次,比航母更重要的飞行员。此战日军总共损失舰载机322架,其中空战损失只有39架,其余283架都是随航母沉没而损失的,飞行员损失只有110人,其中在空战中损失81人,航母沉没时损失29人。日军4艘航母上的编制飞行员再加上准备作为中途岛岸基航空兵的飞行员,总共约有700人,损失110人只占参战飞行员总数的15%,远远谈不上损失惨重。反而倒是美军此战损失的飞行员多达208人,几乎是日军的两倍。

不过日军采取的是精兵路线,飞行学员就是百里挑一精选出来的,飞行学员完成飞行训练的过程中淘汰率更是达到了50%,这样精挑细选再经过高淘汰率严格培训出来的飞行员,绝对都是精英,所以战争初期日军飞行员的素质普遍要超过美军、英军,战斗机飞行员就不用说了,加上零式的出色性能,300架零式就已经能够横扫东南亚,打得盟军飞行员都有了“零式恐惧症”,看到零式就望风而逃。日军鱼雷机飞行员也都是高手,在击沉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战斗中,发射15枚鱼雷,命中7枚,命中率高达46.7%,这样高的命中率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水平轰炸机飞行员同样在击沉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战斗中表现不俗,3000米高度水平投弹命中率达到7.7%,在当时都是非常罕见的高水准了。

▲美军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

可见日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飞行员在中途岛之战中并没有太大损失,所以日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损失远远没有达到元气大伤的程度。

真正让日军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是从1942年8月到1943年1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下同)争夺战,战前日军培养的精锐飞行员才逐渐损失殆尽,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日军熟练飞行员数量开始出现短缺,只好用缩短飞行学员训练时间的办法来加快飞行员的补充,但这种饮鸩止渴式的方法带来的恶果就是训练不足的菜鸟飞行员在战斗中损失速度很快,只好再缩短后续飞行学员的训练,最终导致了越缩短训练时间,新手飞行员损失越快,新飞行员损失越快,就要更进一步缩短训练的恶性循环。而美军后续经过充足训练的新飞行员源源不断投入战场,此消彼长之间,日本海军航空兵流干了最后的鲜血,最后沦落到只能用经过十几小时飞行训练的“菜鸟”飞行员驾驶飞机进行自杀攻击了。

中途岛之后紧接着就是耗尽日军精英飞行员的瓜岛之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