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要你去逼,孩子就做好;不要你去问,孩子早做好
作为家长,你对孩子最窝火的行为是什么?
可能大多数家长的答案都是:“什么事情都要我去催、去逼,但即使是催和逼,他都没办法做好。”
前一段时期,网上有个帖子十分火:“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帖子下面的跟帖量大得惊人,许多家长都以亲身经历分享自己催逼孩子做作业的苦恼。有一个家长,一方面不得不督促孩子做作业,另一方面又怕自己忍不住打孩子,于是就把自己的手捆起来。
时刻要别人逼,这恐怕是当今许多孩子共有的现象,也是许多父母最揪心的问题之一:做作业要人逼,早起上学要人逼,甚至吃饭也要人逼。
我在安徽合肥讲课时,一位30多岁的妈妈告诉我,她每天下午五点半下班,从五点就开始心神不宁了。下班时间一到,她就赶紧回家,去盯着孩子做作业。如果不及时赶回家,孩子肯定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上网。这位妈妈沉重地说:“盯住他才能做得好一点儿,不盯着就不做作业,或者即使做了也要打个折扣,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儿啊?”
实际上,我的孩子小的时候学习时也不自觉。拖着不做作业,很晚还在看动画片是常见的现象,高一时还因为迷上网络游戏,成绩从班级前列一路跌到了班上倒数第三名。但是,我们以自觉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核心,采取了多种方法,让他从需要人逼迫,转为自发的学习(详见第二章“把调皮王培养为自觉型孩子”和第十章“自觉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那么,这样做有什么效果呢?牧天做家庭作业,往往是回家15分钟之内就开始,而且不间断做完。高三的时候,他作为优秀学生去美国学习,并考上了被誉为“美国航天航空之母”的普渡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他的学习成了我们最不操心的事情。
且看他高三在美国作为交流生时,如何自觉学习的吧,下面是他的一则日记。
当时,牧天住在一个寄宿家庭里,我最大的隐忧之一,就是怕他缺乏自律而不能好好学习,看了他这篇日记,放心了很多。
不仅如此,在学习上他还喜欢自我加码:
有一次,英文老师发了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的问卷,作为周末作业布置给大家。问卷上的题目不仅多,而且很细。因为牧天当时刚到美国,单词量还不够多,所以阅读全英文的小说还有点儿困难。但是,他持着认真的态度,花了比同学多几倍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和写作。
周一上课,英文作业交上去后,老师看完他的答卷,很惊讶地问:“这是你自己做的吗?”牧天回答说:“是的,它花掉了我整个周末的时间!”这时,老师把他的答卷举了起来,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应该向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学习,大部分同学只回答了一页纸,而他回答了整整四页纸。他英文不如你们好,却愿意比你们花更多的时间,因此我要给他额外的分数作为奖励。”
还有一次,一堂课因为特殊原因,老师决定给孩子们放假。同学们一声欢呼,纷纷跑出去玩。但牧天不愿意出去玩,而是找到物理老师,希望老师给自己推荐更多的资料来学习。物理老师用一种很惊讶的目光看着他,然后拿出一本大学的教材给他,并且给他画了一些重点。因为他主动学习,他的物理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他申请普渡大学的时候,物理老师还给他写了封高度评价的推荐信。在高中毕业时,物理老师还特意为他制作了一件很有意义的纪念品,说相信将来他会有更大的成就。
实际上,这种“不要别人逼,我就能做好;不要别人问,我早已做好”的做法,还体现在其他不少事情上。
在美国上高三时,从来没有学过美国历史的他,担任了历史老师的助教,而且还因为主动做好了老师没有交代的事,被老师称赞为“你是我聘任过的最好的助教”。
他这种愿意“主动吃苦,多多付出”的精神,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中国教师报》曾以“吴牧天:自找苦吃等于自找补吃”为标题,以整整一个版的篇幅,对他进行了报道。对此,他又是如何思考的呢?
他在《管好自己就能飞》一书中写下了如此感悟:“我觉得,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可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算被人逼,还是做不好,而且还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第二个层次,大部分时候,要人逼才能做好事情;第三个层次,在没有别人逼的前提下,还能够靠自觉,做得更好。毫无疑问,第三个层次的,往往是最优秀的学生。你不妨给自己定位一下,看看自己属于哪个层次,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