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计划开始

“对了,回去把东西都放回去把。”顾廷烨想起来道。

“啊,不走了,为什么啊。”石头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昨晚连夜收拾好东西,今天就又不走了,他昨晚不白忙了。

“夹着尾巴逃走可不是我顾廷烨,既然姚兄点醒了我,我就和他们好好斗一斗。”顾廷烨嘴角一弯。

“哦,那你昨天催那么急。”石头嘟囔道。

“啧,你哪来的那么多话。”顾廷烨瞪向石头。

主仆两人回到了宁远侯侯府,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正好遇到了顾偃开。父子俩迎面撞上,站在那里就这么对视着。石头见势头不对,说着要办事,直接将顾廷烨扔在原地。

“你刚刚去哪里了?”顾偃开开口打断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回父亲的话,去寻一朋友。”

“我也不愿意管你,但最好少与你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一起。”

“今日找的是昨日救我的那位,是个有功名的读书人。”顾廷烨不卑不亢道。

“嗯。”

父子两又陷入了沉默。

“你、你让人收拾东西做什么?”顾偃开装作无意的问道。哪有那么巧顾廷烨一回来父子两就遇到了?还不是顾偃开知道了顾廷烨让人收拾东西的事情。

其实本来顾廷烨不愿意受他管教,在外面躲几天再回来的事情经常发生,他也没在意。但他知道了这次好像不太一样,顾廷烨连他母亲留下来的东西都打算带走,这可和往常不太一样啊。他对顾廷烨的母亲没有感情,但愧疚还是有点的,再加上昨晚顾廷烨的神色,让他实在难以安心。

“昨晚心中有些郁闷,一气之下做了不好的决定,现在后悔了。”

“你知道就好,我、我让人去查了你的事情了。”顾偃开说了这句话之后转身就走。他以为顾廷烨是说昨晚对小秦氏说的胡话和想要离家的决定,以为儿子服软了。

顾廷烨站在原地,看着自己父亲离去的背影冷冷一笑,他以为这样说便是安抚自己了?这难道不是身为父亲应该做的吗?

“不行,那位手段防不胜防,我得找人帮我才对。”顾廷烨脑海里想到了自己母亲留下的人。

姚府之中,姚易正和张不饿说着话。

“不饿,可用的人手有多少了。”

“回主君,从宥阳带来了十七个人,身手可能不好,但都是敢用命的,家人也被安置着,绝对忠心。另外还有盛家派来的二十个家丁,身契都在手上,也能一用。”张不饿回话道。

张不饿此前运送货物的,这活儿经常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姚易曾经吩咐张不饿找些人手来,毕竟没人手不好办事。

“你这些天去在汴京城里找找,看有没有人能来传授他们一些军中技法,另外再找十来个人来,这些人怕不够用。”姚易吩咐道。

“主君,您是做文官的,何必这般训练曲部,花费不少还落人口舌。”张不饿劝道,他实在不知道自家主君训练人手干嘛。

“只怕汴京往后不会太平,提前准备些。”姚易知道原剧情中两次兵乱,还有嚣张邕王,贵妃的妹妹都敢下手,要是手上没人,他心里总是不放心。

“是。”张不饿该说的都说了,剩下只能照做了。

“对了,你先办一件事。”姚易突然想起顾廷烨的嘱托,喊住了张不饿。

-------------------------------------------

“这事还能这么办?”顾廷烨睁大了眼睛,好像被打开了新的大门。

“这事情总要有前因后果,要不然说你突然变好谁信啊!”姚易说道。

“只是我觉得他不一定按你想的做啊。”

“先试试。”姚易一把将顾廷烨推出了小巷,顾廷烨整了整衣物,晃到了一个小摊子上。

“店家,来碗羊肉汤。”顾廷烨叫着摊主。

“来了。”一刚十岁出头,有些瘦小的男孩端上碗汤来。

“哟,你是摊主的儿子?”顾廷烨说道。

“我可还没成婚呢,公子莫开玩笑。”摊主笑道。

“那这帮忙的是?”

“这孩子来帮忙的。”摊主只说了这么多。

男孩也不开口,只是低头擦桌子招呼客人,没客人便在旁边洗碗。

顾廷烨也不再问话了,几口喝完了汤,拍下几枚铜钱就离开了。男孩赶忙上来收拾东西,却低头发现顾廷烨遗留的钱袋。男孩看着鼓鼓囊囊的钱袋犹豫了一会儿,下意识地想将钱袋藏进怀里。

“李罗,你先去学堂吧,这会儿怕是没人吃早饭了。”摊主对着发呆的男孩喊道,让男孩吓得一抖。

“那边还有几个没人要的胡饼,你拿去吃吧。还有,你先生说他家还有几本书,愿意借给你,但让你不要损毁。”摊主在旁边收拾着东西,没注意到男孩的异样。

“哦。”李罗回过了神来,看了看手中钱袋,一咬牙便朝顾廷烨离去的地方追了过去。

“元潜这主意到底行不行啊,那么多钱,那孩子不知道能不能还回来。”顾廷烨心中暗想,脚下也放慢了脚步。

“公子,公子留步。”李罗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顾廷烨停下了脚步。

“公子,这是你刚刚忘记的钱袋。”李罗气喘吁吁地说道。

“啊,还真是我的,真是谢谢小兄弟你了。”顾廷烨装作惊喜道。

“来,这是一些银钱,权当我对小兄弟的感谢。”顾廷烨掏出银子说道。

“多谢公子,只是在下也算是读书人,这应有之义不当感谢。”李罗正色道,随后对着顾廷烨行礼离开。

顾廷烨站在原地,他是真没想到,事情还真就如姚易所说一般。

“怎么样,服不服?”姚易从后面走了过来,对顾廷烨挑了挑眉毛。

“你是如何知道这孩子会这样做呢?”顾廷烨问道。

“那孩子是这街上有名的,本来是个被福田院养大的孤儿,一心向学。他运气还算不错,刚刚那好心摊主供他吃住,又遇到了一位愿意教他的先生。有着两位给他做榜样,想必这样的孩子应该会做出对的选择。”

北宋的救济机构很完善,看上去是仁政,但实际上归根究底就是赋税太重,百姓养不起孩子,便有了弃婴溺婴,这才设立了这些救助机构。

“那要是这孩子一时糊涂呢?”顾廷烨问道。

“那便从救助有志学子变成了拯救误入歧途的孩子。”姚易笑得很自信。

“你还真是.......”顾廷烨没想到合适的形容词。

“好了,跟上去。”姚易指了指已经走远的李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