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姚易前途,盛淑兰很关心,第二天下午就和姚易一同上门拜访。盛宏昨天受了老太太的嘱托,今日下了朝便去托关系,到现在还没回来,接待他们的是王氏。
“表姑爷这次出了好大的风头,我朝还没有二十没到的探花嘞。”王氏今日相当热情,一直夸着姚易。毕竟进士每三年就有三四百个,但探花就一个,还如此年轻,是不能得罪的。
“叔母客气了。”盛淑兰客气道。
“对了,庄学究派人传了话,让表姑爷去一趟,虽是给那些上课的孩子教些经验。”王氏说道。庄学究是有名气的先生,但毕竟多年不下考场,此次特地让人来请他。
姚易正是嫌说客套话无聊的很,一听这话就起身告辞,打算去那边看看,正好见见这几位主角们。
庄学究的私塾设在盛家,也是盛宏想了不少办法才请过来的。知道庄学究的事情后汴京不少人家都想把孩子送过来,但都被庄学究拒绝,只留下齐国公的独子回绝不了,后来又来了个盛家打招呼的顾廷烨(盛长柏邀请)。
“哦,元潜来了。”庄学究正好看到了走进院子的姚易,热情地招着手。自从顾廷烨兴办福田院之后庄学究就很喜欢他,对姚易这个全程参与的人也很热情。
“诸位好。”姚易施施然行礼道。他虽是外男,但和盛家毕竟也有亲戚关系,倒也不需要避讳盛家这些姑娘。
“元潜,今日可得意的很啊。”顾廷烨大声道,惹得庄学究朝他直瞪眼。
“咳咳,仲怀,我们虽熟,但我既然站在这里,那你还得叫我一声先生的好。”姚易不甘示弱回嘴道。
“先生。”顾廷烨还没来得及回嘴,齐衡倒是抢先叫了一声。
姚易打量了一眼下面的几个人。让人一眼就看到的是那位齐衡,长得很是俊秀,周身的文弱贵气,哪里像勋贵家的孩子,说是宰辅公子的话更容易让人相信。盛长枫见过几次,现在正坐的端正听讲,只是眼神飘忽,怕是魂已经不在这里了。
几位盛家姑娘表现也各有不同,盛墨兰要强,现在也听得很认真。如兰对这些不感兴趣,正有些瞌睡,眼睛要闭又不闭的。明兰也一副认真模样,但估计也就是听听,不算上心。
“元若,你怎么拆我台啊。”顾廷烨不满道。
“二叔?”齐衡好像没反应过来,但顾廷烨倒是看到他眼中的笑意。
“元若,你变了,就因为我上次没请你吃酒你就这样。”顾廷烨痛心疾首道。
“哈哈,小公爷客气了,本就是玩笑。”姚易见庄学究脸色不太好看,连忙打圆场。
“好了,既然学究请我讲讲考场经验,那我便与你们简单说说。”姚易旋即将自己的考试经验和他们提了提。
其实现在都流行着两种文体,一是叫做西昆体,以矫揉造作著称,就相当于你写作文上来就是一段辞藻华丽的描写,也不管应不应题。还有一种是太学体,是太学学子爱用的,这种文体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险怪艰涩,就想孔乙己的“茴”字写法一般,明明能用简单词句,他非要拐着弯来。
但是这两种文体不得当今宰辅的喜欢,考试之中要是用这种字体那就不录。
当然了,是大光球给的标准答案,他照着念就行。倒不是他什么事情都依仗着大光球,实在是他一现代人,要是不作弊,恐怕现在秀才都不见得考上。
“你们可曾知晓?往后写文章,切记言简意赅,不可肆意卖弄。”庄学究在一旁补充道。
“是。”
“好了,今日便是各自写上一篇文章,题目不限,但文风要简朴,下课吧。”庄学究一挥袖子道。
一听这个,顾廷烨一下子窜了过来就要拉着姚易往外面走去,见到庄学究吃人的模样又缩回了手。说实话,他对庄学究是敬重的,今日课堂不过是仗着庄学究的喜爱而已,哪里敢真惹他生气啊。
“哼。”庄学究瞪了一眼,也不再管他,甩着袖子离去了。
“姚先生。”齐衡这个实诚孩子恭敬地行礼道。
“小公爷何必如此,叫我元潜就是。”姚易笑道。
“那你不是我侄子辈了?”顾廷烨插科打诨道。
“各论各的,难道你还想当我叔叔不成?”盛长柏一本正经说道。
“好好好,各论各的。”顾廷烨最怕见盛长柏一本正经的模样。
“恭喜姐夫。”盛墨兰上来行礼道。她本来对这位堂姐夫不太在乎的,此前也都是跟着别人后面行礼就是。但姚易毕竟得了探花,还如此年轻,她今日这才主动打着招呼。
“姐夫。”盛如兰和明兰也跟了过来。
“嗯。”姚易笑着点了点头。
“你们淑兰姐姐去了老太太那边,要是过会儿有空可以去那里找她玩。”
“好。”三姐妹行礼告退,其实墨兰如兰都是有些怕老太太的,哪里敢去啊,姚易也就这么一说。
见盛家姑娘们离去,顾廷烨又拉住姚易道:
“你可还记得朱曼娘。”
“那天在街上拉着你的那位?”
“就是她,我安排的人说她有天出门见了她哥哥,还将兄妹俩一起绑住了。”
“果然是装的。”
“是啊,只是还要查查是不是........”顾廷烨顿了顿,没再开口,毕竟齐衡还在,传出去也不像样。
“好了,你再派人查查。对了,胡素这次二甲最后一位,可把他高兴坏了,要拉着我庆祝,只是我这边走不开,你过会儿去找他,陪他庆祝下。”姚易嘱咐道。
“好事啊,行,我过会儿就去。”顾廷烨说道。
这边把顾廷烨送走,那边就有人来通报,说是盛宏回来了。姚易就连忙和盛长柏一起过去。
刚回来的盛宏浑身酒气,显然是刚才应酬桌上下来的,但还好没醉,神态清醒。
“我吏部的同僚说了,这次新科进士授官依照往例,这从八品的将作监监丞和秘书省校书郎是定好的,这是差遣官还没定下来。”
宋朝官职繁琐,分为官、职、差遣三类,放到现在就相当于处级、县长、主管教育这类(不是特准确)。和现在的官制好像是差不多,但这同样的官职,前面加个“试”、“充”、“判”那就不一样了,这才说它繁琐。
其实这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宋朝太祖是兵变上位,原本朝堂大臣他是不敢用又不敢杀,只能找个职位将他们养起来。后来征伐各国,对于投降的官员也都是这样处理,这才导致宋朝官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