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字里字外的人体世界
- 孟琢
- 1436字
- 2021-04-01 20:43:04
文
古人文身的秘密
“文”是一个相当美好的字!无论是文人笔下动人的“文章”,还是悠久传承的“文化”,抑或是光辉灿烂的“文明”,都带给我们优美雅致的感觉。在你绞尽脑汁想打磨出华彩文章的时候,恐怕不会想到,“文”的源头居然在我们的身体上。
在古老的汉字中,“文”是一个象形字。你看,甲骨文、金文中的“文”都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胸前画着各式各样的花纹:有的是一撇,有的是一个小叉,还有的是心形。“文”最开始的意思是纹饰、文身。许慎先生在《说文解字》中说:“文,错画也。”“文”是线条交错的图画,也就是纹饰的意思。
古人文身,不仅是为了好看,这也是他们的生活习俗。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讲过一个关于文身的小故事。有个傻乎乎的宋国人到越国去贩卖礼帽。在他看来,君子都要戴冠,若是在越国做这个生意,一定能大赚一笔!可他万万没想到,越国的老百姓都“断发文身”——把头发剪短,在身上绘了文身,压根不需要戴冠。
咦,越人为什么要断发文身呢?因为他们在长江江畔谋生,经常下水捕鱼捉蟹。为了更好地适应水下环境,他们便把头发剪短,避免长长的头发缠住水草导致溺亡。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身上画满花纹,用来吓跑凶猛的动物。
渐渐地,“文”由五彩斑斓的文身,引申出了外在的纹饰、装饰之义。后来,“文”加上表示织物的“纟”,便有了“纹”字。这个字最初表示织物上的花纹,后来又引申出纹理、纹路等意思。
花纹是外在的装饰,礼乐是人的外在修养,它们都具有“外在装饰”的特点。因此,“文”在古代也可以指礼乐制度。《论语》中就记载了一个关于这个“文”的有趣的小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路过一个叫作“匡”的地方。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曾被鲁国的权臣阳虎狠狠地欺负过,所以大家都对他恨之入骨!孔子长得特别像阳虎,匡人一看到孔子,又恨又气。“大坏蛋阳虎又来了!不要放过他!”他们拿着刀枪,把孔子和弟子们层层围困起来,无论怎么解释都不听:“别废话!什么孔子?你就是恶人阳虎!”
在困厄之中,孔子没有丝毫沮丧。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周文王去世之后,从武王、周公代代相传的“文”(礼乐传统)难道不是在我这儿吗?如果上天要断绝“斯文”,那么我将困死于此,礼乐也要随之断绝;如果上天不想让礼乐断绝,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这个故事体现出孔子对礼乐的传承与担当,体现出他坚定的文化自信。这里的“斯文”指礼乐制度,而我们现在常用“斯文”形容人文雅,用“有辱斯文”形容文化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知道了孔子的故事,再看“斯文”一词,你是否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呢?这个词并非单指行为的文雅,更暗含着厚重的礼乐传统。
孔子重“文”(礼乐制度)。他认为无论是朝廷政事,还是国家邦交,无论是个人的言谈举止,还是国家的规章制度,都要遵守礼乐制度。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就是少年的意思。一个少年先要学会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认真守信,关爱大众,去向那些有仁德的人学习。做到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礼乐,提高自己“文”的素养。
如今,“文”字表示礼乐的用法已经不常见了。今天的“文”更多指文字、文章、文学。这些含义也是从纹饰、文身之义引申而来的——好文章字句优美、赏心悦目,和纹饰一样,都带有装饰的特点。从文身到礼乐文明,再到优美动人的辞章,“文”的发展演变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