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快速提高。然而,居民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财政支出规模的快速提高而同步提升,相反,很多人有着很强的相对“被剥夺感”,民众的“忙”“累”感普遍。世界价值观调查和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均显示,中国出现了“伊斯特林悖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中,公共财政支出作为财政目标重要的实现方式,在提升国民福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越发重大。财政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及环境保护支出等财政性因素日益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方面。

基于以上考虑,本书在对民生财政与古今中外幸福观溯源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财政支出(1950—2013年)、财政民生支出(2002—2013年)和居民幸福感(2003—2013年)的变化趋势;其次,分别从财政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含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和环境保护支出三方面实证研究了它们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相关财政支出的政策建议。此外,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书综合利用了不同的权威微观数据和多种计量方法,并引入社会学领域的社会阶层概念,以检验相关财政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间接作用路径及结论的稳健性。具体而言,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简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创新点。

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该章首先在廓清民生财政概念的基础上,界定本书所涉及的财政民生支出的层级范围,并以德性与幸福观的关系演变来梳理幸福的哲学发展脉络,界定居民幸福感的概念;其次,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述评。

第三章是对历年中国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和居民幸福感的现实考察。该章首先分析了1950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变迁,其次,着重研究了2002年以来财政民生支出总体规模及其各分项支出的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主要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3—2013),分析了十年间中国居民幸福感的演变轨迹及群体异质性特征。

第四章为财政教育支出对社会阶层和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分析。该章在引入社会学中社会阶层的概念的基础上,首先构建教育场域理论,尝试从财政教育支出的非物质性角度出发,揭示“财政教育支出—社会阶层—居民幸福感”的运行机制。其次,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2015)和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运用双变量有序Probit模型,将财政教育支出、社会阶层与居民幸福感置于同一分析框架下,研究财政教育支出分别对社会阶层和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理;并运用三步测试程序法,考察社会阶层在财政教育支出影响居民幸福感链条中的中介作用机制。

第五章为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地区差异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分析。该章首先在界定包含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险基金等项目的宽口径社会保障支出的基础上,基于1990—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从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水平测算了社会保障支出的泰尔指数。其次,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微观数据(CGSS2013),运用有序Probit等模型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地区差异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第六章为地方政府的环境行为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分析。该章首先在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现实框架下,基于文献梳理和评述,提出中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支出方面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机制假设。其次,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3—2013)构造了包含13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混合Logit及有序Log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第七章对本书主要的结论进行总结,并针对财政民生支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