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奋斗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口号,远比一句“深圳欢迎您”或者“来了就是客”让人感到亲切。就像一首歌唱的一样,“不论你从哪里来,都能听到乡音,异乡和故乡很难分,不论你从哪里来,这座城敞开门,来了就是深圳人……”

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原住民很少,很少出现类似北京、上海本地人说本地方言的现象,故而所有人都讲普通话。作为外来人员,一方面可以更容易地产生融入感,而非语言不通带来的隔阂感;另一方面,统一的语言减少了交易和交流成本,促进了交易和交流的发展。以下我们从户籍深圳人和深圳人的精神进行探讨。

1.户籍深圳人

曾经有网友“估算”了一下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户口的“价值”:北京:价值54万元;上海:价值60万元;广州:价值30万元;深圳:价值180万元。那么深圳这180万元具体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幼儿园阶段2.5万元+小学初中阶段2万元+高中阶段8.5万元+大学阶段5万元+经济适用房160万元+失业救济金2.3万元。众所周知,想在深圳买房比较困难,所以政府提供的人才房、安居房等就弥足珍贵。但是首先的条件就是要有深圳户口,没有深圳户口,无论是安居房还是公租房就都无从谈起。此外,深圳户口的好处还体现在失业补助、免费培训、老人就医、小孩上学等方面。那么这么有用的一个深圳户口,申请的条件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用积分落户这一最普遍的落户手段横向对比一下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见表2-3)(6)

表2-3 深圳和上海入户条件

我们看到,尽管深圳更侧重引进45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的年轻人才,但在其他方面大大降低了门槛。且不论持有7年居住证这个硬性要求会直接让多少人失去机会,我们假设现在有两个本科毕业的兄弟俩分别在深圳和上海奉献了7年的青春并渴望申请入户:上海的哥哥只能有30(年龄上限分)+60(学历)=90分,而在深圳的弟弟却能拿到5(年龄)+80(学历)+28(保险)+7(居住)=120分。深圳的弟弟高高兴兴地上了深圳户口,而在上海的大哥却仍需等待或者继续学习,才能争取到一个上海户口指标。在这个比较中,我们已经将时间延长到了一个符合上海要求的长度:北京和上海都要求至少缴纳7年的社保,相对宽松的广州也需要缴纳4年的社保。但是深圳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要求,只要交社保,可能的话,再做些义工(10分)等,对于一个年轻的本科毕业生来说,可能一两年就可以申请到深圳户口。

深圳通过这种比较宽松的户籍管理制度,让更多的人才对于在深圳落户扎根抱有希望,于是有更多的人口流入深圳。深圳的净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近几年一直在70%左右。据统计,深圳的城市移民率在95%以上,中国31个省区市、56个民族均在深圳有常住人口,外籍人士超过了2万人并仍在增加,临时居住人口超100万人。(7)

在DS模型中,我们看到了分工带来的效率上升,而多样的企业除了需要多样的企业家,也需要多种劳动者,无论是高级工、高级产业工人,还是科技人才。而如果一个城市只对产出很高的劳动者有吸引力,就会导致工人种类的缺失,进而导致企业及产品的缺失。换言之,会导致N(产业多样化程度)的下降。一位创业公司的老板曾这么分享为什么选择深圳:同样的一个产品设计,在深圳投入生产,一个星期就能拿到成品,在美国却需要几个月。这就是深圳拥有制造业的优势体现。深圳通过较宽松的户籍制度,间接地保持了较高的N的数量,创造了产业集群,为创新奠定了基础。

2.深圳人的精神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这样解释当初为什么选择深圳:1987年,这里出台的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没有这个文件,就不会选择深圳。如今,任正非表示华为总部不会离开深圳(8)。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也表示30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非常支持和关心富士康的发展(9)。开放、包容、良好的营商环境,这是他选择深圳的三个重要原因,也让富士康得以持续发展壮大。我们看到,两位优秀企业家说了一个相似的原因:深圳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合理的竞争环境,让每一个努力奋斗、敢打敢拼的人得到回报。

华为公司最早的办公地点是在深圳湾畔的两间简易房。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公司,通过找寻市场上的位置,在困境中一步步成长,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巨头。富士康也是曾经只能靠租厂房,由台湾提供设备、材料、技术,只做材料加工,挣一点加工费,到后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两个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以下特点: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满足市场最简单的需求入手,进而在自己熟悉的流程上整合和创新,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改变了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从微笑曲线的底部慢慢爬到上游。

这是企业家精神的最佳案例,同时也反映了深圳在对待企业家上的特点:为企业家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努力所得归自己所得。这也正是深圳创新的来源。企业家为了谋利,自然会进行创新,创新聚集在深圳又给企业家以巨大吸引力,最终实现了深圳市与企业家和谐共赢的良性循环。

除了公平对待企业,深圳更让每一个人感受到公平竞争的精神,看到进取的前景,激发每个人努力奋斗的动力。唐杰老师为我们讲述过一位女企业家的故事:刚刚来深圳的她没有什么特殊技能,和几个朋友在一家工厂附近借钱开了家牛肉面馆。可惜生意不好,没多久本钱就全部亏光了,还欠了债。为了还债,她在华强北通过交易电子零件赚取差价,慢慢地从中学习积累了电子零件知识,几年之后不但还完了债,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通过与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聊天,笔者了解到他在前几年就来到了深圳,依靠每个月万余元的净收入在家乡买了房子。一位外卖小哥也曾经向笔者表示,在深圳的生活成本虽然偏高,但收入高,生活更有保障,大家对服务人员的态度也很友好,很希望能在深圳多奋斗一些年。

我们看到,无论是在机场排队打车的任正非,还是开出租车的司机师傅,都感到了深圳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并决定在此生根发芽。那么,我们说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怎么形成的呢?如果我们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看,深圳通过采用模块化生产,使得各种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甚至微型企业有参与产业链生产的机会,有进行创新的动力和基础。而这些创新又增加了市场的多样性,在我们之前讨论的DS模型中:N的上升,提升了每个人的实际生活水平,鼓励了创新的继续产生。于是我们在深圳看到了一个良性循环:创新促进市场多样性和产业合理分工,而产业合理分工和市场多样性又进一步鼓励了新的创新。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企业家精神”,那么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冒险的精神,是一种抛弃稳定和舒适去搏一搏的精神。企业家精神并不仅仅局限在经营企业的人身上。如果一个地区不能保证一个人拼搏出来的成果能够为其自己所得,或者说一个人所拼搏的东西不如他不拼搏所能得到的稳定收入,那么这个地方一定是固化的。深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大家描绘了一个这样的愿景:无论你说着哪里的语言,或者教育水平如何,只要你敢打敢拼,敢想敢干,又勤奋好学,深圳有足够的机会让你成功。

其实“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还有下一句“来了就做志愿者”。上文已经提到,做志愿服务对于落户深圳是有好处的,除了这一点,“来了就做志愿者”这句话给所有渴望落户深圳的人一个提示:深圳并非一个养老的或者休闲的好地方,这是一个每天都有创新出现的活力之城,来到深圳,选择深圳,就是选择了奋斗和努力。而正是这些有活力的、有上进心的人们,给了深圳源源不断的奋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