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红颈瓣蹼鹬欧洲鸟类迁徙新纪录

红颈瓣蹼鹬是一种小型水禽,因趾具瓣蹼而得名。瓣蹼在鹬类中比较少见,这样的结构可以让红颈瓣蹼鹬同时具备游禽和涉禽的优点,可以像雁鸭类一样在水中划水,也可以像其他鹬类一样在浅水中行走,可以实现真正的海陆空三栖。红颈瓣蹼鹬主要生活在海洋中,每年的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迁经中国。2018年6月下旬,我曾经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保护区蔡家坝水电站前的池内发现一只红颈瓣蹼鹬在取食。此前,唐家河保护区并没有此种鸟的记录。而唐家河保护区也不在红颈瓣蹼鹬的迁徙路线上,它很有可能是偏离迁徙路线的迷鸟。

说到红颈瓣蹼鹬的迁徙之旅,那堪称史诗级。2014年,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的科学家们使用一种地理定位装置追踪了红颈瓣蹼鹬的迁徙之旅,发现它从苏格兰的费特勒岛出发,穿过了大西洋到达美国东海岸,然后继续飞行经过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最终到达了秘鲁海岸越冬。在太平洋海域越冬之后,来年春季,按照之前的路线返回费特勒岛。红颈瓣蹼鹬整个迁徙路程达到1.6万公里,创下欧洲鸟类迁徙新纪录。

这种体型比八哥还小的鸟儿竟然可以实现这么长距离的迁徙,让人不可思议。

此外,红颈瓣蹼鹬的婚配关系也与众不同,颠覆了传统的性别角色,是“一妻多夫”制鸟类的典型代表。鸟类中,通常雄鸟羽色艳丽,雌鸟羽色单调,红颈瓣蹼鹬却相反。红颈瓣蹼鹬的雌鸟身躯要比雄鸟高大强壮得多,羽毛的颜色也更加美丽多彩。到了繁殖季节,雌鸟更是主动出击,“盛妆”打扮,极尽炫耀之能事,以使雄鸟动心。在有别的雌鸟与其“争风吃醋”时,它还会“大打出手”,进行一场激烈的“抢新郎”争斗。到最后,获胜的雌鸟便以胜利者的姿态,率领抢到手的“丈夫”们凯旋,在其早已占领的地盘内“安营扎寨”、欢度“蜜月”。在筑巢的艰苦劳动中,作为“新郎”的雄鸟不停地飞来飞去,辛苦地衔回草根草叶。而此时的“新娘”雌鸟却躲到一边袖手旁观,优哉游哉。尤其在产卵之后,雌鸟便“抛夫弃子”,远走高飞,另择“新欢”。而全部孵卵、育雏的重任,便由老实巴交的雄鸟承担起来。

中文名

红颈瓣蹼鹬

拉丁学名

Phalaropus lobatus

中国保护级别

三有

IUCN保护级别

LC

迁徙中的红颈瓣蹼鹬邢睿拍摄

这主要是因为在红颈瓣蹼鹬生活的环境中,它们的卵经常会受到捕食者的破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损失很大。为了弥补卵受到突然的损失,红颈瓣蹼鹬在产下第一窝卵之后,会迅速补产第二窝。当然,这些卵都需要雄鸟来看护。由于雄鸟承担孵卵以及育雏的工作,雌鸟则从繁重的孵卵、育雏工作中“解放”出来,专职产卵,客观上就增加了产卵量。这是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应对捕食者掠夺卵和幼雏的适应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