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红隼择优而养

猛禽强悍的外表往往掩饰了它们生存的艰难。距离乌鲁木齐市区大约二十多公里,在芦草沟乡石人沟村旁,有一个叫石人沟的地方。对于新疆的鸟友而言,这里是个绝佳的去处,尤其是到了秋季鸟类迁徙的时候,黑耳鸢、毛腿沙鸡、黄爪隼、红脚隼、红隼……随处可见。众多鸟类中,留给我最深印象的还是红隼,它颠覆了我对于动物抚养后代的认识。

红隼分布广泛,在全疆各县都有繁殖记录。它们所处的环境都属于中纬度地带的荒漠草原,植被低矮、稀疏,视野开阔。它们经常在空中盘旋,搜寻地面上的老鼠、蛙、蜥蜴、蛇等动物,捕食的猎物也偏大。红隼猎食在白天,主要在空中搜寻,或在空中迎风飞翔,或低空飞行搜寻猎物,经常扇动两翅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观察猎物,一旦锁定目标,则收拢双翅俯冲而下直扑猎物,然后再从地面上突然飞起,迅速升上高空。有时则站立于悬崖岩石的高处,或站在树顶和电线杆上等候,等猎物出现时猛扑而食。

在石人沟,我们总共发现了9个红隼巢。从筑巢的习惯上看,红隼多在树尖、悬崖的石台上筑巢,也有在半暴露、半开放的石檐下筑巢的。红隼的巢穴比较固定,有沿用旧巢的习性,每窝产卵2~4枚。育雏期的时候,红隼雄鸟捕猎,将猎物转交给雌鸟,由雌鸟喂雏。另外,可能是较大型猎物难以捕捉的缘故,红隼喂雏的频率一般较低,特别是用大点的猎物喂雏时,往往每小时喂雏一次。从繁殖期的食谱上看,红隼最喜欢捕食鼠类,在鼠类密度低的年份(小年)转食小鸟和沙蜥等猎物,间或捕食个头大点的螽斯(蝈蝈)等昆虫。

红隼 邢睿拍摄

中文名

红隼

拉丁学名

Falco tinnunculus

中国保护级别

IUCN保护级别

LC

奇怪的是,我们所观察的9个巢的红隼基本上孵化出3~5只幼鸟,可是亲鸟每次喂食的时候,总是把食物喂给站在洞口,叫得最欢的1~2只。洞内的幼鸟,却得不到食物,只有等洞口的鸟儿吃饱喝足,才去捡食一些食物残渣。我们观察9个巢的情况都是如此。一个月后,洞口的幼鸟身强体壮,而里面的幼鸟却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悲剧还在继续,10天后,有2个巢的幼鸟,竟然被强壮的那一只鸟吃掉了。从3月4日第一只红隼幼鸟破壳而出,到3月29日幼鸟全部离巢,红隼幼鸟滞留巢内时间仅为25天左右。多数巢只有1~2只幼鸟成活,仅有一个巢有3只幼鸟都活了下来。这里面固然有兄弟姐妹之间的食物竞争,可是亲鸟的态度令人寻味。都是自己的孩子,为何红隼的亲鸟,纵容强壮欺凌弱小,有所偏向呢?

实际上,在动物界,红隼的情况不是个例。我们之前观察的金雕也是这种情况,当食物紧张的时候,亲鸟喂食物的时候会有所倾向,它们往往把食物递给巢中长得最强壮的那一只。而弱小的几只被无情地抛弃,直到饿死、被吃掉。基因是自私的,从这个角度看,母亲对每个孩子都投入食物、时间、照料是不明智的,应该选择更能使它的基因生存下去的孩子进行投资。这便是亲代投资策略。这种投资在动物界很广泛,那些身体羸弱的幼儿,和强壮的兄弟姐妹相比,更耗费食物,而且存活下去的机会也更加渺茫,它从亲代(父母)获得的基因就不能延续下去,所以亲代为了延续物种的目的会对长得强壮或者更加吸引他们注意的孩子投以更多的资源,对那些羸弱的幼儿不加照顾,任其自生自灭,或者纵容兄弟姐妹把它吃掉。尤其是食物短缺,亲代不足以养活所有子女的时候,这种倾向更加明显。

红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