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说明

本书内容简洁、精炼,用两个表格来介绍一所大学(一般收费下的普通文理科)的基本信息和录取分数线,第一个表格介绍某所大学的基本情况,以供读者初步了解该大学;第二个表格则收集凝练了该大学最新统计出的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等(特别说明一下,大多数大学提供了2017~2019年的录取分数线,但是部分大学截至本书出版前仍没有公布2019年录取分数线的,则提供了2016~2018年的录取分数线供读者参考)。该书具有以下特色:

统一了各大学的介绍表格格式,更具有可比性,也简洁易读;

统一了各大学杂乱繁复的录取分数线数据,让读者更轻松、更准确和更熟练地查找各大学在全国各地区的录取分数线;

全部录取分数线均来自各大学自己公布的数据,分数线数据真实可靠;

书中的分数线数据内容丰富,有最低录取分数线、最高录取分数线或平均录取分数线等,参考价值高;

书中的省线同时给出了一本或普通本科等级二本的录取控制线,读者可以更好地比较大学录取分数线的高低和位置;

该书的编写和排版采用一校一页的方式,更便于读者查阅。

为了让读者尽快熟悉和了解本书的内容,特做如下说明:

首先,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书的大学录取数据是一般收费下的普通文理科的录取数据,也可供报考其它特殊招生类别的考生参考。

大学隶属 大学隶属就是大学的直接管理单位或称上级,如教育部、省、市、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民委)、国家侨务办公室等,所谓直接管理单位或称上级有任命和免职大学校级管理层的权力,有对大学事务进行监督的权力,当然也有对大学进行拨款和支持的义务。作为国务院的隶属机构,教育部除对其直属大学有直接管理权外,对所有中国大学有业务上的管理和指导权限。

所在城市 指大学的办学地城市或校园所在城市。多年来,我国大学的办学规模扩张很快,有些大学在不同的城市建有分校、校区,本书没有做特别注明的,均指该大学的主校区,录取分数是指主校区的录取分数。

办学起源年 办学起源年是指该大学的正式办学起始年份,是该大学自己确定的办学起始年份。

前校名 以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校名变动为前提,如果一所大学一直没有改名,如清华大学,其前校名还是清华大学或空出。有些大学有上百年的历史,多次改名或合并,此书并没有详细追记以往。

共建部门 是指整个大学与国家部委或省、市、自治区之间以及国家大型企业之间的共建,是有协议的共建。个别院系与外部单位或内部单位的共建不包括在内。

合并学校 一般是指一所强势大学合并其它弱势大学,但有些同级别大学间的合并很难区分强势和弱势,虽然前校名是某所大学,其合并的大学可能与前大学相差无几。有些大学也合并了一些研究院所,也列在此处。

大学类别 我国大学发展几十年,特别是进行学校合并以来,大学的院系和专业增加很多,大学的类别变得越来越模糊,难以区分,很多大学自称为多科性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也可以把其归入师范类,还可以把其归入文理类或综合类。因此,大学类别一项,对某些大学来说在此作为参考。

大学型别 大学的型别主要按照大学的研究和教学功能划分,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水平最高,研究能力最强,研究型大学次之,该两类大学更强调研究功能,但教学水平也很高;研教型大学的研究和教学并重,研究能力较强;教研型大学的教学是主要功能,研究能力相对较弱;教学型大学的主要功能是教学,研究能力很弱。

各类在校生人数 是指该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总人数,不包括可能的分校和其它校区的人数,这是一个每年变化的数据,但大致是准确的。

办学最高层次 是指大学培养人才的层次,最高的层次是培养博士生,依次是硕士生、本科生。能培养博士生,也是部分中国大学追求的目标,但要注意,多数大学不是每一个专业都有培养博士生的能力,当然,有培养博士生能力的专业是该校培养能力强的专业,若考生喜欢,应是首选专业。

现任校长 是本书出版时在任的校长,存在着该书出版后在任校长更换的情况。个别大学暂时没有校长,或校长没有院士、博导或教授这样的头衔。

校园数 是指大学具有的校园的数量。

校园规模 按照校园的总面积划分,校园面积在0~1999亩的为小,校园面积在2000~3999亩的为中,校园面积在4000~4999亩的为大,校园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为超大。

校园位置 是指校园相对所在城市或所在地的相对位置,有市中、市郊和远郊之分,是一个大约的相对位置。有些大学让大学新生在郊区或远郊的校园就读,一两年后搬到市中的校园就读,究竟在什么位置的校园就读要查看学校当年的招生说明。

校园环境 按校园的规划和建筑特色、绿化规模和特色等划分,有很美丽、美丽和较美丽之分,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办学集中与分散 是指大学办学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所有的学生都在一个校园就读,就是集中办学,分散在多个校园就读,就是办学分散,其中有较集中和较分散之分。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校园设施 有很完善、完善、较完善之分,有基本的教学、生活和文体娱乐设施就属于较完善,有较多更高层次的校园设施,如博物馆、游泳馆、国际交流中心等就属于很完善。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双一流大学 是我国最好的和最有发展前景的大学,是国家投资力度最大的大学,是高考填报志愿首选的大学之一。

一流学科大学 是我国较好的大学,其中某个或某些学科在国内属于重点支持的学科。

原985大学 原来被国家确定重点建设和投资的大学,现在已经被双一流大学替代。

㉑ 原211大学 原来被国家或地方政府重点建设和投资的大学,现在已经被一流学科大学替代。

㉒ 原全国重点大学 是指我国改革开放前和初期确定的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大学。

㉓ 所属大学联盟 是指大学所加入的国际和国内大学联盟。

㉔ 优势学科或专业 是指该大学自己所设学科或专业中的相对有优势的学科或专业,是填报志愿时首选或重点考虑的学科或专业,是学校自己各专业间的比较。

㉕ 录取分数线 省线是指各省、市、自治区当年的大学录取控制线,有些有文、理之分,但2017年上海、浙江率先综合改革,取消了文理之分。省线左边的数字是一本录取控制线,或是自主招生、高层次录取等控制线。省线右边的数字是二本录取控制线或普通本科录取控制线。在没有给出省线的大学录取年份,可以参考其它相邻大学的表格,因为相同年份的录取控制线都是相同的。在没有特别指明是一本录取或二本录取的情况下,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大学和前全国重点大学多是本一录取,其它大学可能存在着一本和二本录取的可能,一般分别给出,以示区别,排名靠后的普通大学多为二批录取。

最高:指最高录取分数。

最低:指最低录取分数。

平均:指录取分数的平均值。

投档:指投档分数,一般是最低录取分数。

由于不同大学给出的统计结果不同,读者注意年份、文、理、最高、最低、平均、投档等与录取分数的对应关系,在一所大学内其位置可能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