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农业与生活

1.4.1 鱼钩的发明

在欧洲,鱼钩在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在黑海和亚德里亚海之间的勒平斯基维尔有个沿河的居民点,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到大堆的厨房垃圾,其中包括许多鱼骨。鱼钩也在这大堆发掘物中被发现。

导图

1.4.2 纽扣的发明

纽扣的出现,是一个重要发明。它不仅是许多衣服上不可少的功能扣件,而且是重要的装饰品。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公元前4000年就有了纽扣。在印度河流域的莫亨乔达罗发现了一个用贝壳雕琢成的护身符,护身符上穿了两个孔,这很可能是早期的纽扣形式。

导图

人物小史与趣事

★纽扣的故事

在我国纽扣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最初的纽扣主要是石纽扣、木纽扣、贝壳纽扣,后来发展到用布料制成的带纽扣、盘结纽扣。盘结纽扣在我国服装发展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最初的服装功能扣件向服装装饰过渡。中式盘扣是我国传统服饰的纽扣的主要形式,是用各种布料缝成细条,盘结成各种各样形状的花式纽扣。中式盘扣造型优美,做工精巧,宛如千姿百态的工艺品,在我国服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中式盘扣除了具有与其他纽扣同样的使用价值外,较多地用来装饰和美化服装,特别是应用于民族服装上,更加体现出服装的美感。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唐装”上的盘扣。

根据我国考古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对纽扣的使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战国文物中,就已经有用蓝、苹果绿、浅灰色的绿松石做成的圆、椭圆、动物头状和不规范形状的纽扣。每颗均有一二个小孔。有的镌刻花纹,造型别致,艳丽多彩,具有美妙的蜡光光泽。在现在的纽扣藏品中,仍有用小石块、贝片、动物角、核桃、椰壳制作的简单纽扣。这说明我们华夏民族在周朝、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使用纽扣。16世纪,中国人把纽扣传到了欧洲,当时只有男人使用,女性使用者较少,大多数人只是用于服饰。一些达官贵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用珍贵的金银、珍珠、宝石、犀角、羚羊角或象牙等贵重的材料,做成纽扣使用。法国有国王路易十四使用1.3万枚珍贵纽扣镶做一件王袍的记载。

在古罗马,最初的纽扣是用来作装饰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饰针。到13世纪,纽扣的作用才与今天相同。那时人们已经懂得在衣服上开扣眼,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纽扣的实用价值。16世纪,纽扣得到了普及。

随着时代的发展,纽扣从材质到形状以及制作工艺都越来越丰富多彩。资料显示:清代衣服上的纽扣,大多为铜制的小圆扣,大的有如榛子,小的有如豆粒,民间大多用素面,即表面光滑无纹。宫廷贵族则大多用大颗铜扣或铜鎏金扣、金扣、银扣,纽扣上常常镌刻或镂雕各种纹饰,如盘龙纹、飞凤纹以及花纹。纽扣的钉法也不一样,有单排、双排或三排。乾隆以后,纽扣的制作工艺日趋精巧,衣用纽扣也越来越讲究,以各种材质制作的各式纽扣纷纷应市,斗胜争奇,应有尽有。比如有镀金扣、镀银扣、螺纹扣、烧蓝扣、料扣等。另外,贵重的还有白玉佛手扣、包金珍珠扣、三镶翡翠扣、嵌金玛瑙扣以及珊瑚扣、蜜蜡扣、琥珀扣等等,甚至还有钻石纽扣。纽扣的纹饰也丰富多样,比如折枝花卉、飞禽走兽、福禄寿禧,甚至十二生肖等等,可以说无所不有、五花八门。

世界最大的纽扣是用泰国红木制成的,直径1.8米,厚0.18米,重420.2公斤,被称为“纽扣王”。

1.4.3 水井的发明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在没有学会挖井之前,人类只能是逐水而居,这大大限制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而自从有了井,人类的足迹便踏遍海角天涯。

导图

1.4.4 水时钟的发明

水时钟是古代埃及人创造的一种计时装置。它出现于公元前1400年,如今开罗博物馆还珍藏有水时钟的实物。我国古代叫作漏壶或刻漏的东西,也就是水时钟。

导图

1.4.5 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300年),人们就对磁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古代中国人认为,磁石吸铁,有如慈母怀子,因此在先秦的许多文献中,多将“磁石”写作“慈石”。战国后期的哲学家韩非的著作中,不但有关于磁现象的记载,而且有把磁性用于辨别方位的记载。在那时人们已开始用磁石来制造最初的罗盘。

导图

人物小史与趣事

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王充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刑部郎中曾会次子。

曾公亮

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的《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

沈括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梦溪笔谈》是沈括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我国战国时期。古人称它为“司南”。司南是利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形,圆底,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并且保持平衡,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且可以自由旋转。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当司南静止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后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但司南也具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因此,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底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以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也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指南针的发明故事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如同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作为一种游戏。在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记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主要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将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使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从而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以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按照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够使针带上磁性。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场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沈括还在《梦溪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就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以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南和北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地记录了这个现象并且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①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②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③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④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上述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是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比较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荐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知识链接

指南针原理

地球是个大磁体,其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1.4.6 纸的发明

纸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这是因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全靠世代流传和不断积累,而传播和积累都离不开纸。最早的纸并不是人们有意研制成功的,而是对生产中的副产品加以利用和改进的结果。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关于纸的来源,他说:“‘纸’从旁系,也就是‘丝’旁”。中国很早就开始用蚕茧制成丝绵,人们先把蚕茧煮后铺在席上,再把席浸在水里,捣烂蚕茧制成丝绵。丝绵取下以后,席上还留下一层薄薄的丝纤维,晒干后就成为纸,这种纸叫絮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他总结了西汉以来造纸的经验,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革新。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渔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前身。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被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导图

人物小史与趣事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蔡伦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蔡侯纸”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主要是苎麻。据称,棉是在东汉初期,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我国的,后期用于纺织。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檀木和构皮(即楮皮)。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汉初年,纸已经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不适宜书写,通常只用于包装。直到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①原料的分离,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且分散成纤维状;

②打浆,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且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③抄造,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④干燥,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蔡伦挑选出树皮、破麻布及旧渔网等,让工匠们将它们切碎剪断,然后放在一个大水池中进行浸泡。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却不易腐烂,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将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地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将这些黏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领着工匠们反复试验,终于试制出了既轻薄柔韧,材料又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他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给汉和帝,得到了汉和帝的赞赏,于是汉和帝便诏令朝廷内外使用并且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因此人们便将这种纸称为“蔡侯纸”。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4.7 地动仪的发明

地动仪是一种监视地震的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导图

人物小史与趣事

张衡,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62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

张衡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张衡数星星

张衡从小就爱思考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东边的,偏到西边去了。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它们是在移动吗?”

爷爷说:“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一把勺子,很容易找到……”

“噢!我找到了!”张衡兴奋地问道:“那么,它是怎样移动的呢?”

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上面,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他几次爬起来看北斗星。当他看到那排成勺子样的北斗星果然倒挂着时,非常高兴!他心想:“这北斗星为什么会这样转来转去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便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张衡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他创立了“浑天说”,并根据“浑天说”的理论,制造了浑天仪。这个大铜球装在一个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转动,它转动一周的速度恰好与地球自转一周的速度相等。而且在这个人造的天体上,可以准确地看到太空的星象。

★知识渊博的“南阳通人”

当张衡在家读书时,也就是汉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张衡的同乡——大将军邓骘要征聘他当自己的幕僚。但是,张衡并不愿意去为大官僚装潢门面,他要做一个有扎实学问的人,因此邓骘的几次征召,张衡都婉言谢绝了。张衡潜心研究了西汉末年大辞赋家扬雄的《太玄经》,这部书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使得他由文学创作转到对科学、哲学的研究上来。

《太玄经》是仿《易经》的体裁而作的,其中的道理很深,文字也难懂,学者们很少有敢于问津的。张衡如醉如痴且夜以继日地读《太玄经》,不断为扬雄的深刻哲理而赞叹,并且埋头注释《太玄经》。张衡一字一句深究细考,体会着扬雄的微言大义,并且作了《玄图》,形象地解释玄理。现在看来,扬雄的“太玄”属于二元论的思想体系。但他指出,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发展、有变化的。这种辩证唯物思想倾向对张衡的影响很大。

《太玄经》中还涉及很多天文、历算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引起了张衡浓厚的兴趣。但这些知识在《太玄经》中讲解得都很简略,这对“为一物不知以为耻”的张衡来说,是不能够满足的,进而激起了他进一步钻研、探讨的欲望。从那以后,张衡苦读三年,逐字逐句地琢磨《太玄经》,直到弄懂、弄通为止,为研究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问题垫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张衡还精心研究了《墨经》。《墨经》是墨子后学进一步发展墨子思想学说的重要著作之一,它概括了墨家关于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我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力学与光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墨家经典早已经湮没无闻,仕途利禄之人绝不问津,而张衡却能够冲破儒家经典的束缚。他为了求得切实的学问,无所不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张衡对地理科学也很有研究,他还曾画过地形图。据唐代画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衡尝作地形图,至唐犹存。”

张衡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但是文学上的歌赋大家,还是“中世阴阳”之宗,对天文、地理、历算、绘画等都很精通。他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被众人誉为“南阳通人”。

★张衡与“地动仪”

在我国东汉时期,首都洛阳及附近地区常常发生地震。据史书记载,从公元89~140年的50多年内,这些地区发生的地震次数多达33次。其中,公元119年发生的两次大地震,波及范围达十多个县,造成大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人们对地震十分恐惧。当时的皇帝以为这是得罪了上天,因此增加人民赋税,用来举行祈祷活动。张衡对天文、历法、数学都有很深的研究,他不相信关于地震的迷信宣传,他认为地震应当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人们对它的认识太少了。鉴于这种情况,张衡加紧了对地震的研究。张衡细心观察和记录每一次地震现象,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了发生地震的原因。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公元132年,张衡制造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能测报地震的仪器,取名“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公元138年,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离洛阳千里之遥的陇西(今甘肃省西南部)发生的大地震。张衡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1.4.8 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公元868年,中国就有了木版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及推广应用,加快了文献的复制和传播速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导图

人物小史与趣事

毕昇,北宋布衣,歙州人,卒于北宋皇佑四年二月,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

毕昇

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是印刷技术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最有心的毕昇

毕昇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发明介绍给了师弟们。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的顺序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黏合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待黏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将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将印版用火一烘,黏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方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昇这样回答。

“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师兄弟们说。

“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昇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

师兄弟们听了,也都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

好一会儿,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