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 手持工具填塞船上的缝隙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屈原

A

B

C

D

凡是中国人都知道,“朕”是皇帝的专用称谓,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准使用,但是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朕,甲骨文字形,这是一个会意字。关于这个字形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大致说来,左边是条船(舟),右边是两只手捧着一个上下竖立的工具,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一书中认为这个工具是“密缝之具”,即弥补船上漏缝的工具,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字典》中也认为“像两手奉器治舟之形”;还有人认为双手上面那一竖就是表示船缝;也有学者认为那一竖表示撑船的篙,会意为双手持篙撑船,但撑船之人应该位于舟中,而这个字形却是人在舟外;白川静先生《常用字解》一书则另辟蹊径,认为左边是一个放有物品的盘子,右边表示双手捧持物品,整个字形会意为双手捧持盘中的物品呈献给人,“舟”因为和盘子的形状极为相似,因此后来也用作器具的托盘,不过白川静先生的解释却脱离了“舟”的本义。

朕,甲骨文字形,左右位置对换。金文字形,接近甲骨文。小篆字形,右上讹变为“火”,清末民初甲骨文学者叶玉森先生在《说契》一书中解释说:“像两手捧火衅舟之缝。”弥补船的漏缝需要用火。我们现在使用的“朕”的字形,左边从“舟”讹变为“月”,右边又讹变为“关”,导致字形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出造字的原意了。

《说文解字》:“朕,我也。”清代文字学家戴震解释说:“舟之缝理曰朕,故札续之缝亦谓之朕。”“札续”即用捆绑、缠绕的方法续补上去。戴震的意思是说:“朕”的本义就是舟缝,引申为可以“札续”的一切缝隙都称“朕”。上古时期,造船最主要的困难之一就是防止木板拼合处漏水。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战国葬船坑中有五艘战国木船残体,船板之间遗留有麻布、油灰,专家们认为极似用来将铅皮塞缝的材料。“朕”这个字就是对这种艌缝工艺的形象写照。

据《周礼·考工记》载,周代有“函人”一职,职责是“为甲”,即负责掌管用犀牛、兕(sì,像野牛的青兽)等野兽的皮制作甲胄之职。制作甲胄,其中的工序之一是:“视其朕,欲其直也。”上述戴震的解释就出自对这句话所作的注。元代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的解释与此类似:“朕,缝也。缝路皆直,则制作之善也。”要把两块兽皮缝合在一起,必须将缝隙对齐才能严丝合缝。

但是“朕”为什么引申为“我”,却没有任何令人信服的结论。有一种说法认为,“朕”的上古读音跟余、予的声母发音极其相近,因此借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蔡邕说:“古者尊卑共称朕。”最早的时候,“朕”并不是皇帝的专称,任何人都可以自称“朕”,比如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已故父亲的名字叫伯庸。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才开始规定“朕”只能用于皇帝自称。

为《说文解字》作注的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赵高之于二世,乃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比傅‘朕’字本义而言之。遂以亡国。凡说文字不得其理者,害必及于天下。”段玉裁的意思是说秦二世受赵高摆布,群臣都见不到他的面,只能闻声,群臣跟皇帝的关系就像一条窄窄的缝隙一样,因此秦二世号为“朕”,是比附“朕”字的本义而言。虽然自称“朕”确实是从秦始皇开始的,但段玉裁的联想极为符合皇帝(尤其是昏君)和群臣的关系。

顺便说一下:段玉裁的观点并非出自自己的发明,而是由历秦始皇和秦二世两代的奸臣赵高而来。据《史记·李斯列传》载,赵高对秦二世说:“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