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伯伦经典诗文鉴赏: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 (黎)纪伯伦
- 3710字
- 2020-12-01 13:40:42
作者介绍
在黎巴嫩,有一位天之骄子,据说先知在他的身上复活,用一种超越东西方文化障碍的独特思想向世人讲述亘古不变的永恒箴言。他,就是纪伯伦。
纪伯伦诞生于1883年,他出生在伊斯兰教国家,却成长在基督教国家的美国家庭中。
父亲哈利勒(1844~1909)曾是负责征收牲畜税的乡官。母亲名叫卡米莱(1864~1903),以精力旺盛、聪明干练闻名乡里,与哈利勒结婚之前,曾嫁给堂兄哈纳·阿卜杜·萨拉姆(客死巴西)。卡米莱曾随他去巴西,生下儿子布特鲁斯。第二次,她嫁给自己一个亲戚优素福·伊里亚斯·吉阿基阿。但此次婚姻一开始便不顺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丈夫便撒手人寰。之后,她嫁给了哈利勒·纪伯伦,生下纪伯伦、玛尔雅娜和苏尔丹娜。母亲对纪伯伦的影响是巨大的。
纪伯伦五岁时,被送进距离卜舍里很近的马尔·耶沙阿修道院小学,接受读写规则训练。在这期间,使纪伯伦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得以发展的是赛里姆·达希尔医生,纪伯伦对他的恩惠牢记不忘。这位医生逝世于1912年,纪伯伦曾以动情的言辞哀悼他,文章发表在《西方明镜》上。他写道:“雪杉青年逝去了。雪杉的儿女们,来吧,让我们用月桂树叶和玫瑰花做的尸床抬着他,遍游山谷和坡地吧!”
纪伯伦在故乡美丽的大自然怀抱里度过了快乐的时光。那里有黎巴嫩最神圣、最引人入胜的风光;神杉和卡迪沙谷地的美景从不曾离开他的心神与想象,这些都曾给予过他无数启迪,为他的文章言辞与绘画色彩注入了难以言尽的美。
纪伯伦刚满十二岁,家庭生活遭遇重大灾难,父亲被控侵吞税款而入狱,财产被查封。
卡米莱竭力挽救局势,但毫无结果。1894年,她带着四个孩子离开卜舍里,前往巴黎,通过一位亲戚,要回了部分财产,继而从法国首都举家迁往美国。1895年到达波士顿,定居在华人区。
在波士顿,母亲和布特鲁斯经商,妹妹玛尔雅娜和苏尔丹娜则为邻居打工。纪伯伦进入一所平民学校,继续学习。一位英文女教师注意到了纪伯伦的天赋。纪伯伦也引起了艺术家法里德·荷兰德·戴伊的注意。戴伊接收了纪伯伦,并领他走上艺术之路。
1898年,是纪伯伦在平民学校度过的最后一年,他结识了美国女诗人约瑟芬·毕布迪(约瑟芬·布鲁斯顿)。纪伯伦为她画了像,女诗人写信给戴伊说:“这幅画像,对我来说是一桩幸事。”
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同时也实现自己童年时代的梦想,纪伯伦于1898年回到黎巴嫩,进入著名的“希克玛”(睿智)学校读书。他在这所学校读书三年,受名师指导,掌握了阿拉伯语和法语。胡里·优素福·哈达德就是名师当中的一位。
在黎巴嫩期间,纪伯伦数次返回故乡卜舍里探望父亲,并结识、爱恋上了一位富家小姐。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最后以他的中篇小说《被折断的翅膀》里的结局而告终。后来,有人问起小说里的恋爱故事是否就是他的亲身经历,他说,《被折断的翅膀》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
在贝鲁特,纪伯伦还结识了艺术家哈比卜·苏鲁尔(1860~1927)和曾担任黎巴嫩国家元首的阿尤布·塔比特(1882~1947)及其胞妹苏日丹娜·塔比特。有人说,这位姑娘或寡妇就是纪伯伦的初恋情人。
1902年4月纪伯伦得到小妹妹苏尔丹娜逝世的消息,于是,他离开黎巴嫩,重返波士顿。
在这一阶段,纪伯伦还经历了一系列悲剧:同母异父的哥哥布特鲁斯逝世(1903年3月,一说1902年3月12日),母亲逝世(1903年6月,一说1902年6月26日)……也相继迎来了命运的转折,首先是1904年在戴伊先生的关怀下举行画展并由此结识玛丽·哈斯凯勒(1873~1964),正是这位他的终身好友将他推向了文学艺术成功之路。哈斯凯勒介绍纪伯伦认识了法语女教师米士琳,纪伯伦喜欢她并为她画了肖像。纪伯伦还结识了艾敏·欧莱卜,他办的《侨民报》为纪伯伦打开了通往阿拉伯世界的大门,使纪伯伦作为阿拉伯世界空前的诗人出现。《梦景》一文便是起步的星星之火。
1905年,纪伯伦发表第一部作品《音乐短章》。
1906年,艾敏·欧莱卜为他出版《草原新娘》。
1908年,纪伯伦发表第三部作品《叛逆的灵魂》。
玛丽·哈斯凯勒是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慧眼识才的她,也是纪伯伦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女伯乐”。在她的鼓动和资助下,纪伯伦前往艺术之都,于1908年6月末到达巴黎,受教于世界艺术大师罗丹。在那里,他眼界大开,见识了古典流派和新流派等各种艺术流派,并在高利扬科学院研究了这些艺术流派。他还访问了许多著名画家,参观了巴黎和伦敦的许多博物馆、古迹和美术馆,随行者有他的好友、希克玛学校的同学优素福·侯维克和艾敏·雷哈尼。
1909年,他获悉父亲去世。
1910年10月22日,纪伯伦离开巴黎,在掌握了艺术秘密、心与眼饱受艺术熏陶之后,回到波士顿。
1910年11月初,纪伯伦在波士顿参加了成立于1911年的“金环学会”的创建工作。该学会的宗旨是让黎巴嫩、叙利亚侨民了解波士顿事件,支持他们举办的所有文化活动。
1912年5月,纪伯伦访问了“金环学会”邀请的客人、巴哈教领袖阿布杜·巴哈·阿巴斯,并为他画像。
在阿拉伯现代文学史上,纪伯伦是一页传奇;在世界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也是独树一帜。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精髓,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箴言。诗人说,它是诗化的哲学;哲人说,它是充满哲理的诗;恋人在这里看到了爱的定义;艺术家在这里看到灵魂的颜色;年轻人在这里找到火一般的热情;老年人在这里找到了生死之道……
《纪伯伦的诗》包括《先知》《沙与沫》《疯人》《流浪者》等作品,它代表了纪伯伦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是用英文所写的作品。《先知》出版于1923年,被纪伯伦视为自己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洗礼”。这也是纪伯伦的巅峰之作,一经出版就轰动了全世界,译文多达五十几种语言,欧美评论家将它与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相提并论,称之为“东方最美妙的声音”。它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需求;它富于音韵之美的文字,宛如天籁之音,传达出人生的真理,让所有困顿彷徨的人们,得到慰藉与鼓舞!
纪伯伦的作品受到如此的欢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他深沉的哲学思考与火一般的激情,更主要是人们从他那睿智的人生哲理中得到顿悟!这一点在《疯人》《沙与沫》《流浪者》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疯人》是纪伯伦用英语写的第一部最具讽刺性、思想最深刻的作品。书中一篇篇语言优美、含义深刻的寓言,颂扬了真善美,鞭挞了虚伪、懒惰与怯懦。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对社会和自身全新的认知!
《沙与沫》是纪伯伦的一部格言集,字数不多,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长的有十几句,但句句都充满了诗情和哲理,阐明了他对人生、爱情、艺术与生死等重大问题的理解。
《流浪者》是纪伯伦晚期的作品,同样是通过一则则寓言故事,描述了形形色色的生活,犹如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在向年轻人倾诉自己的心声。
纪伯伦的作品独具风韵。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语词清新、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象力无比丰富;加上那富有神秘格调的天启预言式语句,还有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感、运动跳跃感,构成了世人公认的热烈、清秀、绚丽的独特风格,被世人誉为“纪伯伦风格”。
在纪伯伦的作品里,我们读不到颓废,读不到愤怒,读不到仇恨……却能领略到真情与深思、婉约与凝重、睿智与纯真、深邃与犀利交织互融的美丽;仿佛他的思想,正穿透了岁月的层层阻隔,向我们轻轻诉说着他对人类、祖国和民族的赤诚爱恋,对自然与美好的热切渴盼。轻轻地将他的作品捧在手中,便会掂出时光的分量。
同时,纪伯伦还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伦艺术生命的双翼。纪伯伦的早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二十世纪的布莱克”。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1931年4月10日,纪伯伦病逝于美国纽约。在短暂的一生中,他以深沉的哲学思考和火一般的激情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在文学史上永久不衰的篇章,征服了一代代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