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概论(第2版)
- 郭晖
- 3984字
- 2021-03-31 11:59:13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课前导读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这一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抛开莎士比亚对拜金主义的讽刺,为什么金属之一的金子会有这样的作用?因为金子变成了货币,变成了可以交换一切商品的“钱”,变成了财富的代表。
货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普通又是最神奇的东西了,虽然它不是万能的,但在经济生活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对它顶礼膜拜。撇开人们的爱憎不论,也不谈拜金主义对人性的冲击,货币对咱老百姓个人和整个国家、社会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是我们开启金融之门的“钥匙”!
货币到底是什么?是金钱,是债券?是黄金,是钻石?是财富,是国家意志?是梦想,还是其他?货币能用来购买你所需要的许许多多的好东西,你总是想拥有更多的钱,因为你上学、吃饭、上网、开网店都需要它。钱除了能购买好东西外,还能有什么作用呢?你当前手中持有的纸币和黄金、白银、古代铜钱有什么区别?你可以用纸币购买东西,也可以用支付宝去买东西,支付宝中的钱和你手中持有的纸币又有何关系?它们都是谁发行的,发行多少是怎么确定的?是不是发行的越多越好?为什么存在银行的钱会增值?为什么有时候你会感到钱不值钱了?等等问题,不一而论,要找到答案——就让我们共同穿越历史,带着对货币的渴望和疑问,一起进入货币的世界吧……
一、货币的本质
了解金融,首先就要了解货币。让我们一起用货币这把“钥匙”开启金融之门吧!我们几乎天天与货币打交道,但真正了解它的并不多。是什么让货币这样神奇?它在现代社会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这就需要我们从认识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和货币的规范开始。
什么是货币呢?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中价值表现形式发展变化的研究,揭示了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先,货币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二重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如当今的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之所以具有普遍可接受性,是由国家的强制力量所决定的。
其次,货币是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货币反映和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大小;其二,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
最后,货币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生产者之间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其相互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货币形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人类历史上的货币形态大体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四种形式。
1. 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也称商品货币,是最古老的货币。在人类历史上,布匹、牛羊、贝壳、农具、刀具等不容易大量获取,又能被交换双方认可的物品都曾作为货币被使用。实物货币不易分割、不便携带且易腐烂变质,所以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我国大约从商代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由实物货币过渡到金属货币(见图1.2)。
2. 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包括称量货币和铸币,出现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期,经历由贱金属到贵金属和由称量货币到铸币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用贵金属做币材是在铜以后,逐渐过渡到银,最后过渡到金。以黄金作为货币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贵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便于携带、易于分割和保存等优点。由于金属货币重量大,大宗交易运输不便,因此出现了代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代用货币只是金属货币的替代物,可以兑换金属货币。
图1.2 古代货币
3.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由政府或银行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能行使货币职能的信用工具。信用货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通过信用渠道发行的,理论上称为银行券;一种是国家凭借权力发行的,理论上称为纸币。银行券和纸币都是纸制的货币符号,它们本身都没有价值。现实中各国政府发行的纸币与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是相同的和可并行流通的,都属于信用货币。
图说天下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北宋时期,四川缺铜,流通中主要使用铁钱。铁钱易腐烂、价值低,十单位铁钱只相当于一单位铜钱,用起来极为笨重。例如,买一匹布需要铁钱两万,重达500斤!一些聪明富有的商人就开起了“交子铺”,人们可以把笨重的铁钱交给交子铺保管,同时换取交子铺开出的纸票——交子,然后拿着轻便的交子去买卖货物,交子铺则收取一定比例的保管费。最早的交子印有密码、花押(相当于今天的印章),以防伪造,金额是兑换时临时填写的。后来,有些富商联合起来,共同发行数额已经写好的标准化交子(见图1.3)。这种纸制的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图1.3 宋代交子
信用货币经过了从可兑换信用货币到不可兑换信用货币的发展过程。
可兑换信用货币是早期的银行券,在流通过程中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职能,持有者可随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属货币,也可称为代用货币。
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是指纸币和银行券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不能兑换贵金属。典型的不可兑换信用货币是纸币,它是以国家政权为基础的、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纸质货币。
想一想
从货币形式的变化看人们支付形式的演变。
现行的不可兑换信用货币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现金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4. 电子货币[1]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信用市场上流通的、以法定货币单位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最常见的电子货币是各种银行发行的储蓄卡和信用卡。电子货币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来储存、传输和显示其价值的,它没有传统货币的大小、重量和印记,是一种“无形”的货币,比传统纸币和支票更快速、更方便、更节约。传统货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电子货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是自愿使用的。
人们正逐渐认识到生活质量可以通过电子货币减少等待取款付款、寻找购物停车位及找零钱付停车费等行为得到提高,电子货币在整个支付系统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电子货币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应尽快融入这样的生活。
视野拓展
Q币是货币吗?
Q币是货币吗?不是的,Q币是一种虚拟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Q币不算是一般等价物。Q币不是真实的货币,只是腾讯公司基于QQ平台推出的一个虚拟货币。最初是为了方便QQ用户购买腾讯公司的各项服务而设置的。
三、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1.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可以用来衡量和反映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在经济社会中,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用货币来计算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就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当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时,就成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例如,我国用人民币、美国用美元以及英国用英镑等来表示本国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
显然,使用货币作为商品的计算单位,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社会效益。需要指出的是,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功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够了。
2. 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即交易媒介,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在物物交换(W—W)条件下,商品所有者只能拿着自己的商品去找自己所需商品的所有者交换。有了货币,则只需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来换所需的商品(W—G—W)。这样,货币就成了商品买卖的媒介。现代经济社会几乎所有的市场交易都是用货币的形式来支付的。货币充当交换媒介对商品交易效率的提高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用货币来清偿债务或交纳赋税、租金,支付工资等。支付手段不同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等价交易,它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经济生活中工资是在劳动力被购买、使用后才支付的,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都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在起作用的表现。此外,分期付款、信用卡等都是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重要表现。
想一想
货币发挥支付手段有何作用?
4. 储藏手段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的储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正因为这样,当流通中的货币过多或过少时,人们可以通过价值储藏或取出储藏的金币,自动调节货币供应量,自发实现货币供求达到平衡。
在现代信用货币条件下,我们可以利用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将自己取得收入的时间和花费收入的时间分离出来,货币的储藏手段主要体现为通过银行储蓄把即期购买力延迟为未来购买力,信用货币并不退出流通领域。
5.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贵金属如黄金和白银超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在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汇率相对稳定、可以自由兑换的硬通货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
视野拓展
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一带一路”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能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人民币走出去,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使用奠定基础,也为扩大人民币跨境需求提供了实体经济支撑,有助于夯实做强人民币区域化基础。从国际货币的职能看,目前人民币主要充当跨境贸易结算货币及部分支付货币,但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和储备货币尚处于起步阶段。“一带一路”建设以贸易圈和投资圈为基础,在夯实跨境贸易结算货币基础的同时,将助推人民币计价货币和储备货币等国际货币职能的发展。
有关人民币国际化更多专家观点见《经济参考报》2017年5月16日《人民币国际化》一文:http://www.jjckb.cn/201705/16/c_136286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