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咏物

 

我知道,有很多小朋友非常害怕写作文,因为总是觉得没内容可写,如果老师让你写某次有趣的活动,那还好写点,从开始到结束,谁谁谁干了点什么,哪怕记流水账,好歹还能凑几个字。如果是写单一的物体,比如一只小狗、一个泥偶、一株小草什么的,那可要人命喽,有的小朋友拼命抓头皮、咬笔帽,脸都憋红了,结果只憋出了两行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观察不仔细吗,也未必。很多小朋友会说,一件东西,形状、颜色我都写了啊,实在没什么内容嘛,可不能怪我啊。

说到这里,我要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话说在民国的时候,有一个叫张宗昌的军阀,他曾经统治了现在的山东一带。张宗昌从小没读过什么书,纯粹是个文盲,可这个文盲将军却偏偏有一个爱好——作诗。大家都知道,写诗可是需要一定文化造诣的,你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就……没办法,人家张宗昌不这么认为,依然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之中。有一次,他带领下属一起去登泰山,突然诗兴大发,望着巍巍高山,念出了一首“名”诗:

 

远看泰山黑糊糊,

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听到这里,我猜张将军身边的人一定很惨,非常想笑,但又不敢笑出声来,只能憋着偷偷笑。同学们肯定也笑得肚子疼了,这怎么算诗呢?笑过之后,我们要动脑筋想想了,为什么张将军写出来的诗,我们一听就觉得不好呢?因为,它没有在诗里面放入自己的情怀。没有了情怀,人们看到的物体将是冷冰冰的、粗线条的,写出来的东西也没有生命力,让人听了就想睡觉。

要想让自己不变成张将军,我们还是要向优秀的诗人学习。诗人某天见到一样东西,有了思想感触,写一首诗,叫作咏物诗。这类诗中也不乏佳作,比如罗隐的《蜂》、郑板桥的《竹石》,等等。你看,蜜蜂和花花草草都可以进入诗人的作品。诗人不但把这些小事物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还让人读出了他的情怀和志向,非常了不起。今天我们推出的一首诗也很有名,他写的对象很特别。诗人既不写动物,也不写植物,也没写山水楼阁,他写的是非常不起眼的“石灰”。石灰?那也就是一块白石头,诗人怎么把它写好呢,我们一起来看: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讲的是石灰石的经历。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说,人们要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必须用锤子、凿子把坚硬的岩石击碎,然后再把石灰石一块一块地运出来。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是说刚挖出来的石灰石还不能马上使用,要接着放进石灰窑,用烈火焚烧,才能转化成我们现在所称的生石灰。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是说,石灰石光经过焚烧还不够,最终要变成粉末为止。现实中,人们要把生石灰放到水里,使其继续分解,最终变成粉末一样的熟石灰。第四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说,经过火烧水淹,原始的石灰石终于变成了可用于粉刷墙壁的白色石灰粉末。

写咏物诗,诗人往往有一种代入感,他不再是物体的旁观者,而是把自己想象成那个事物。比如,在《石灰吟》中,诗人说到“若等闲”“浑不怕”,表现了石灰火烧水淹照样镇定从容的姿态。这里石灰变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物体,它的生命和感情就是诗人代入的。同时,写咏物诗的时候,诗人抓住的事物特征,一般就是最能表达自身志向的特征。石灰的开凿、火烧以及分解成白色粉末,都是一个自然的工作流程。现实中,人们在炼石灰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操作环节。但诗人抓取了最适合表达自己志向的开采、焚烧等环节,加上“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等带有悲壮色彩的词。每个人读过这首诗后都明白,他是一个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品格高尚的人。诗里从来没喊一句口号,但我们又分明能感受到,他就是那样一个人。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作者于谦。

于谦,杭州钱塘县人,明朝文武双全的名臣,一生为官廉洁,深受百姓爱戴。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事发,明朝被蒙古(瓦剌部落打败,明英宗被俘,明朝军队精锐尽失,瓦剌人大举入侵,兵锋直指北京。万分危急时刻,朝廷中很多人都主张南逃。在这紧要关头,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并组织军民抵抗外敌,终于守住了北京城,使大明王朝转危为安。然而,朝廷昏溃,刚正的于谦最终还是因“谋逆罪”被人诬陷、杀害。回首于谦的一生,再看这首诗,我们不免感叹,石灰真的成了他一生的写照。所以,我们要相信:好诗,都是用心写出来的。

 

知识链接

读一下以下两首咏物诗,诗人想借物表达怎样的思想?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竹石

清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