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男孩须自强

注重在生活中培养男孩的性别认识

对男孩进行适宜的性格和气质塑造,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每一个男孩或许都想成为一个男子汉,那么具备什么样的性格、气质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呢?

阳刚之气是男孩的特性,也是男子汉的魅力体现。培养男孩的“男子汉”气质,就是要让他刚毅果断、勇敢顽强、豁达开朗。

然而,现在的很多男孩却有明显的女性化倾向,因此,家长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坚决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努力把自己的儿子打造成性格坚强、自信热情、豁达乐观、品质卓越的阳刚男孩。

家长要让孩子有正确的性别认识。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很重要,正确的性别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利。如果孩子性别角色混乱,男孩表现出“娘娘腔”,那么以后会给孩子带来很多麻烦和痛苦。因为,如果孩子的行为模式和性取向不泾渭分明,成年后恐怕会存在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融入同性群体有困难;另一方面是很难被异性接纳,这会给恋爱和婚姻带来问题。所以,孩子性别角色的错位,容易形成性别紊乱,严重说来,还会形成假性取向,甚至会导致错误变性,后果不堪设想。

性别认识包括性认同和性角色。性认同是孩子对性角色的自我体验,而性角色则是性别的外在表现。3岁以前的幼儿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性别进行认同了,但是在行为方面尚没有明显的男女区别。5岁是幼儿以自己性别角色适应社会的起始年龄。大多数家长承认男孩和女孩在行为上及性格上存在差异,就连玩耍的方式也不同——男孩喜欢汽车、手枪,喜欢冲锋陷阵,玩打仗的游戏;女孩通常钟情于洋娃娃、小餐具,玩过家家。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性别行为特征既是天生的也是后天塑造的。孩童时期是“个性的烙印期”。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多为女性,所以,家庭教育在培养男孩的阳刚之气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性别启蒙老师,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家长如何对男孩进行性别教育呢?

1.给男孩创造一个良好的性别发育的家庭环境

孩子从一生下来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家长,家长是孩子早年生活环境的缔造者,是孩子教育的启蒙者,家长主要通过自己的性别和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孩子的性别发育产生影响。父亲一开始就是男孩的认同偶像。

由于孩子自身性别的特点,孩子对各种感觉信息有不同的感受和偏好,男孩天生就更欣赏父亲那有力的臂膀,还有那洪钟般的嗓音;倘若父亲拥有典型的男性特质,母亲拥有明显的女性特质,为孩子提供的是明显不同的性别信息,男孩就会很自然地受父亲的影响而认同父亲,这样就使男孩有一个性别认同和发育的良好环境。

2.喜欢自己孩子的性别

对待孩子的性别,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家长都应表现出自己的喜爱。家长对孩子的性别不但要认同,还要赞赏、喜欢。男孩有男孩的优点,女孩有女孩的长处,都是家长爱的结晶,家长没有理由重男轻女,或重女轻男。家长应以与孩子的性别相一致的态度对待他,以与孩子性别相一致的方式抚养他,给予孩子性别相一致的性角色行为要求。男孩应该有男孩打扮,家长可给他买大多数男孩所喜欢的玩具,鼓励他和其他男孩一起玩打仗、踢足球等男孩们常玩的游戏,培养他的男性气质。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他的生理性别就是家长所期望的、所喜欢的性别,鼓励他学习同性(父或母)的角色行为和社会行为。

3.加强男孩的性角色教育

性角色是一个人的社会性别,指的是一个男性或女性应有的社会地位和行为规范,比如说男孩该干什么,女孩该干什么等。性角色的概念和内涵并非一成不变,它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如旧社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主外、女主内”;现代社会强调男女社会地位平等。性别认同的过程比较短暂,一旦形成便不会变更。但性角色的学习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会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和改变,家长将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教育直接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角色。家长通过对孩子性别的评价和期望,以及对孩子性别的态度和抚养方式,给予孩子性别影响;家长通过正确的性别教育,来影响孩子的性别认同和性角色行为。这是其他人(包括老师)都无法替代的,是家长应尽的家庭责任及社会责任。

4.按照男孩的个性特点引导和养育

男孩生性好动、顽皮、胆子大、好奇心强,甚至有点儿野气,家长和老师应因势利导,绝对不能够压制其个性的发展。在幼儿园或学校里,一般打架的都是男孩,对此家长、老师不应一概指责,而应适当地宽容,教导孩子文明待人,同时引导男孩做女孩的保护人,赋予他一定的责任感。

5.父亲要多带男孩到户外去游戏、玩耍

家长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尽可能多地和孩子接触、玩耍,引导他进行体能活动,尤其是父亲。父亲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带孩子到室外多运动,和孩子一起进行踢皮球、打篮球、打雪仗、爬山、远足、捉迷藏、摔跤等游戏和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体会冒险带来的刺激、成功带来的喜悦,而且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的躲闪、奔跑等能力也能得到锻炼。游戏和活动能让孩子身心愉悦,这是孩子成长中最积极的因素。在室外活动时,父子可能会遇到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有时,需要快速做出决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训练,独立感和自信心也能得到增强。

6.培养男孩刚强的性格

培养男孩勇敢刚强的性格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男孩出生后要按照性别给他穿戴衣服,剪不同的发式。孩子稍大后,家长要买符合男孩特点的玩具,如小足球、玩具汽车、玩具刀枪等,以及指导他参加男孩们常做的游戏和活动。

7.家长还要注意自己在男孩面前的表现,尤其是母亲更要注意自己的表现

多数女性在突然受到惊吓或者遇到意外情况时会失声喊叫,孩子见到此景,也会吓得魂不附体。而母亲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母亲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仅不能胆小怕事,更要坚强勇敢,这样才能给男孩树立正确的榜样。

家长在对男孩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时,应多去鼓励男孩勇敢刚毅的表现,鼓励男孩有独立性和创造性。例如,男孩喜欢登梯爬高,此时家长不要吓唬孩子,像说“掉下来就没命了”之类的话。这样会使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家长应该赞赏孩子的勇敢精神,同时要跟孩子讲清只有在大人的保护下才能爬高的道理。这样既保护了男孩活泼好动的气质,又使他增加了安全意识。

8.防止男孩成为“小霸王”

有些家长几乎事事都给孩子开方便之门,让他错误地认为别人就应该让着自己,这样很容易使其养成自私、小气的性格,尤其是男孩生性就比女孩争强好胜,所以很容易学霸道。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玩具,吃零食也应该有意识地教导他分给大家吃,尽可能地使他减少优越感,使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家中的一分子,只是集体中的一员,这样有助于男孩养成豁达大度的个性。

9.不要过多地限制男孩的活动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孩子在玩耍、游戏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和环境,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家长在教育男孩时,要对其严格要求,但也不能一味地限制孩子的活动。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过多地干涉男孩的活动,孩子刚一出门,连忙说“别跑,摔着”、“别跳,磕着”;看见孩子蹲在地上玩,就说“别玩土,脏”;看见孩子爬高,又说“别爬高,会摔下来”……孩子玩的时候,家长总是说这不能摸,那不能碰,不许这样,不要那样,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唯唯诺诺,事事都要看家长的脸色行事。家长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也就限制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限制孩子做这做那,就会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限制孩子的游戏与运动,会使孩子失去很多欢乐,这些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家长不要过多地限制男孩的活动。当然,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家长在看护好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禁止他进行危险的活动。

10.对男孩既要全面培养,又要有所侧重

既然人有性别角色的区别,也就有了性别角色的期待,家长要按照孩子的性别角色去要求孩子具备某些品质,比如细致,这是男孩和女孩都应该具备的。当然,对于男孩的培养更要侧重于男性特质。

培养自立自强的小小男子汉

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中国人历来都非常强调和崇尚自强自立的精神。自立是指靠自己的能力行动和生活,不论碰到什么问题,要自己动脑筋思考,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自强是依靠自己的努力,立足于社会。自强自立是现代社会人所必备的素质,不能自强自立的人,必然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

中国和西方国家对于孩子的教育观念历来不一样,中国的家长大多对孩子比较宠溺,把孩子当作家里的“小皇帝”,但是西方人的观念却不是这样,他们更愿意让孩子通过自立来生活。即使有了钱,西方的家长也不会留太多的财产给子孙后代,而是要让他们从小自食其力,长大后自己创业,以免他们成为扶不起的“阿斗”。像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举世闻名的大富豪大多是这样做的。

西方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可能缘自罗斯·柴德留下的教训。罗斯·柴德是比巴菲特老一辈的富翁,他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儿子拉斐尔。但拉斐尔在继承遗产两年后被人发现死在纽约一处人行道上,死因是过量吸食海洛因,年仅23岁。美国卡耐基基金会曾做过一项调查,在继承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孩子中,有20%的人放弃了工作,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直到倾家荡产;还有一些人则一生孤独,出现精神问题,或是做出违法乱纪的事。

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首诗写得好:“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孩子的一生最可依赖的是什么?是父母留下的财产还是自食其力的能力?当然是后者。人们常说:“靠人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父母都不可能依靠一生一世,何况他人?因此,家长从小要让孩子明白,自强与自立是任何人成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与素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而男孩更要自立自强。因为,社会对男孩的要求是成为勇往直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不能成为畏缩不前的胆小鬼。

所以,家长应该让孩子多经受磨砺,多吃苦;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自立中学会自强。家长在培养男孩时应注意:

1.凡事都包办代替不是爱

学走路的孩子总是要摔跤的,最怕的是家长因为害怕孩子跌倒,而总是抱着孩子。抱大的孩子连路都走不好,哪还谈得上自强自立和成才呢?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家长为孩子事事代劳的现象举目皆是。孩子的父母乃至祖父母、外祖父母,整天为“小太阳”忙得不亦乐乎。孩子复习功课、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参加学科竞赛等,哪一项不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一千个用心,一万个在意”,很少有家长注意教育孩子应具有独立、自立的能力。中国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都缺乏一对强有力的翅膀,而无力的翅膀又怎能在蓝天里飞翔?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但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虽然温馨舒适,却永远是温室中的花朵;如果家长从小能让孩子经历风雨见见世面,小树苗就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2.要让男孩学会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

家长则应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材,这样才能让他有自信有勇气努力下去。男孩时常会有争强好胜的心态,总想当冠军,所以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告诉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有理想,有志气,努力学习,刻苦锻炼,一定会成为人才。

3.让男孩有自主的权利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当孩子渐渐长大,原来的乖宝宝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常常变着花样和自己对着干。这让很多家长都不习惯,感叹孩子越大越难管!

其实孩子想自己拿主意又有什么不好呢,很多孩子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长限定在一个早已安排好的模式中,家长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模式延续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其结果就造成许多孩子遇到困难时常常难以独立解决。有些孩子甚至进了大学校门,还缺乏基本的自主能力,稍稍遇到一点儿困难便迫不及待地向家长求助。

让孩子早点儿学会拿主意,对他将来的成长意义重大,尽管他拿主意的事往往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家长和孩子做出的选择不可能完全一致,此时家长不应该与孩子出现不同意见就扼杀孩子的想法,否定孩子的选择,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家长不尊重自己,这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事实上,在孩子做选择前,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分析各方面的情况,让孩子充分考虑后再做决定,但不是代替孩子做选择。当孩子认真考虑后做出了决定,家长就应该支持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立性和自强精神。

4.尊重男孩,锻炼男孩敢想、敢说、敢做的能力

要想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要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做,决不能伤害他的这种积极性。

男孩通常自我意识强,往往善于钻研,善于探索,他们多服从于理,而不服从于力,对家长的强制做法,可能会表现出极强的反抗心理,有时即使表面服从了,实际上心里并不服从,家长不在时,照样会按他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家长事事都强制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做,就会压制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孩子变得胆小怯懦,缺乏创造精神,失去自立能力。这样的男孩怎么可能成为男子汉呢?

5.给男孩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男孩喜欢探索,爱在别人面前充当男子汉的角色,喜欢自己做主。他有自己的观念和判断,也需要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和实践,为将来需要自主做出选择积累经验。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还不足,他可能会判断错误,但这种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他也需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能真正地自立。

当然,这不是说家长对孩子可以撒手不管了,家长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自己做主,可以试着了解孩子做出某种选择的依据和动机,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告诉他,如果孩子的选择确实存在问题,也可以和他一起来探讨解决。

要培养男孩有自立意识,要培养男孩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如果孩子的时间安排完全由家长规定,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立性就永远也培养不起来了。

有一位聪明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每天给他一段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他可以自己安排最愿意做的事。孩子有时玩,有时去读自己喜爱的书,有时会画画儿。当然,有时也忙来忙去什么也没干成,但是孩子逐渐懂得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和计划。

6.培养男孩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义务感

家长不要让孩子认为自己小就不应该做家务,而要让他知道不管在哪里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男孩,更应该有责任感。家长要让孩子在家里做一些家务劳动,学会生活自理,与朋友玩时,主动承担一些义务,这样在长大成人后才能真正地在社会上自立自强。

7.发挥父爱的力量,锻炼男孩的意志力

男孩更应经得起各种摔打,这就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父亲不仅是男孩的男性榜样,而且要常给他鼓励、支持,帮助他培养起坚强的意志力。

纠正男孩的依赖心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是必然现象,孩子今后要走的路大部分都是不平坦的路,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如果家长一味呵护孩子,对他过度保护,使他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会使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过于脆弱,形成依赖思想,长大以后难以承受现实环境带来的各种压力。而如果一个人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他就会拙于应付局面,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则会限制他的行动和努力,会使他更易遭受失败和挫折,而失败和挫折反过来又会加重他的消极情绪,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家长当然不希望看到孩子这样的结果,但是家长往往在生活中不自觉地溺爱孩子,使他产生依赖心理。

心理学认为,孩子依赖性太强并非是天生的惰性或低能,通常都是长辈过度宠爱的结果,是教育不当导致孩子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又如,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事事包办代替;又如,家长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全部要求等。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家长如果能及时地改变教育方法,是很容易纠正孩子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下面的一些方法,有助于纠正孩子的依赖心理,帮助孩子养成自强自立的性格。

1.大胆放手

家长不能总把孩子当作小孩,认为他稚嫩不懂事,无论任何事都不敢让他自己去做,唯恐毁了物或伤了人,认为还是自己包揽代干好。其实,家长应该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不要怕他做错,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尤其要培养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而做到这些就要求家长要学会对孩子“放手”。

家长应从小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自己决定玩什么游戏、穿哪件衣服。

家长不要支配、控制孩子的所有活动,也不要给孩子规定太多的规矩,更不要过分挑剔孩子的行为,使他感到左右为难。

2.从小事做起

小事虽小,但意义不小。尽管洗手帕、拿碗筷、扫扫地、抹抹桌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孩子生活的自理自立能力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上培养起来的。家长不要轻视小事,不要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不让他做,应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小事给他做。

3.热情鼓励

对孩子在自理过程中所做的事,不论成败、好坏,家长也首先要热情鼓励孩子的自觉行为,不挑三挑四,不求全责备,挫伤他的积极性。即使孩子做得不好或做错了,家长也要与孩子一起分析,并帮助他找到做错的原因,使他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奖惩分明

要纠正孩子的依赖性,奖惩分明常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但要注意,家长最好不要奖惩孩子事情做得好坏,而是奖惩做与不做。布置给他的事情,做得好坏是个能力问题,可以先不去计较,以后慢慢提高;做与不做却是态度问题。家长要明确奖惩:孩子做了家长分配的事情,就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没做,必须给予必要的惩罚,如不能看电视、不能外出活动等。

5.让孩子有兴趣探索,激发孩子潜在的天赋

传统的单向学习方式,让大部分孩子习惯于接受,无法从学习中发觉自己的兴趣所在。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允许他依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与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避免给孩子制造压力,造成反效果。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接触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机会,如欣赏音乐、艺术;照顾动植物;探索天文地理知识等。家长不要规定孩子该学多少东西,而是多从旁观察孩子在不同领域的学习活动,从中发现孩子的潜在能力。

6.要让孩子懂得生活的艰辛和困难

家长既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甘甜,又要让孩子了解生活的艰辛、坎坷和困难,如果孩子能懂得家长的艰辛、能理解家长的工作,那他就有可能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尊重父母的行为习惯。比如,有的孩子知道家长埋头工作,辛辛苦苦赚钱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他便不会随便花钱,能节省就尽量不花,不向家长提出过分的要求;有的孩子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超越了单纯尽义务的概念,也包含了对父母深刻的爱。

当然,社会中也有一些孩子,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凡事不论大小都离不开家长。他们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却不懂得这种生活来之不易,不了解家长的辛勤劳动,更不理解家长的爱心。这种孩子依赖性很强,生活能力很差,一切由家长包办,他们往往不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缺乏同情心,认为家长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当他们在生活中受到一点儿挫折或遇到一点儿困难时,心理上容易失去平衡,难以承受。如果这种挫折和困难是来自家庭,他们在感情上很容易同家长发生对立,甚至出现叛逆行为,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尽早改变教育方法,不能继续对其溺爱。

7.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由于拥有的知识不够丰富,加上逻辑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但随着身心成长及知识不断地增加,孩子也会拥有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验的累积很重要,也就是孩子必须有机会练习如何做决定。所以,家长要多给孩子这方面的机会,当然,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做出错误判断的情况,但这些错误的经验将是孩子做出正确决定的基础。

8.与孩子分享工作

美国的许多城市设有“爸爸日”、“妈妈日”。在这一天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上班,让孩子有机会了解家长工作的内容及辛苦,这种行为对于增进亲子关系的互动有很大帮助。家长认真工作的态度也会成为孩子的典范,另外也会让亲子互动增加许多话题。

9.给孩子以肯定,培养责任心

孩子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比如,孩子对做家务充满了兴趣,家长若此时能为孩子预备合适的工具(如小尺寸的扫把、拖把、吸尘器等),并且给孩子规定适当的工作范围(孩子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孩子可以从做家务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责任感。

10.给孩子安全感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家长要满足孩子对家长基本的依赖需要,比如给孩子充分的关心和爱抚,使他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平时家长要多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积极的认识和体验。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两位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当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时,两个孩子奔跑着去追赶,一不小心都摔倒了。

一位妈妈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说:“乖乖,摔疼了吧?”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好疼啊。”而另一位妈妈则站在一旁,亲切地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那位孩子若无其事地爬起来,又继续奔跑着玩去了。

同样是摔跤,为什么有的孩子显得脆弱娇气,而有的孩子却表现得坚强勇敢呢?这跟两位母亲不同的反应有关。前一位母亲表现出紧张不安,这种表现在暗示孩子,摔跤是很疼的,从而在孩子心理上增加了疼痛的感觉,使孩子变得娇嫩,这是消极的暗示。而另一位母亲淡然平静的反应却暗示着孩子,摔跤没什么大不了,自己应该勇敢爬起来,这是积极的暗示。

积极的暗示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让他感到安全放心。与说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含蓄而委婉,避免了说服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和逆反心理,使孩子于无形中形成坚强的情感意志。据调查,有近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年幼时期都感受过来自家长的积极暗示。

年幼的孩子在心理上具有容易接受暗示的特点,所以,家长应多去进行积极暗示,避免消极暗示。

11.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给予及时、亲切的反应

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不要无缘无故地拖延答复,或是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回答;更不能态度粗暴地加以拒绝。对于孩子不合理的或无法满足的要求,家长要坚决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总之,家长不能纵容孩子,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过分依赖家长的表现,家长就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坚决、明确地对孩子提出公正、合理的行为要求;耐心地纠正孩子表现出来的依赖行为;当孩子表现出独立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表扬;给孩子较多的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孩子多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

让男孩成为优秀生

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优秀生,这是学习的重要动力。这样的孩子一般在学习上都有争强好胜的驱动力和上进心,有足够的自信。

日本某能力开发研究所所长坂本保之介在少年时代并不出众,但在父亲的鼓励下,逐渐增强了自信。他从自己成功创办能力开发研究所的经验中,证实了激励对培育自信心的重要作用。

坂本保之介上初中一年级时,成绩在全年级的500名学生中排第470名。他十分厌学,贪图玩耍,一直被看作是脑子笨的学生。他的父亲发现后,有意识地对坂本保之介加以培养,利用下棋的机会,教他下棋的规矩,还故意输给儿子。父亲鼓励儿子说:“你的棋艺进步很快呀!下棋是一项非常紧张的智力活动,你没有高度发展的智力,是不可能这么快就战胜我的。”这种鼓励,逐步强化了坂本保之介的自信心。他进入初二以后,成绩跃居年级前20名,后来成了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学者。

这就是“自己就是优秀生”的神奇力量。相信自己就是优秀生,是一个孩子应该具有的自信;而自信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如果一个孩子自信心不足,他的潜力可能会被自己的消极念头扼杀;如果相信自己学不好,那恐怕事实很可能也会如此。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不仅是一个孩子成为优秀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从某种角度说,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因为,如果人没有自信,认为自己任何事情都做不好,那么学习成绩不会提高,长大后的人生之路也会走得磕磕绊绊。

孩子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和豪情。那么,父母怎样使孩子树立起“自己就是优秀生”的信念呢?

1.经常提醒孩子,让他树立起“自己就是优秀生”的信念

孩子丧失信心时,家长应该鼓励他继续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习不好、考试失败都是暂时的,再加把劲儿,下次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将弱点、缺点转化为日后前进的动力,不要将自己的弱点、缺点无限度扩大,甚至把不是弱点、缺点的失误也误认为是阻碍前进的绊脚石,这样,去除了心理压力,孩子就会越来越有信心,也慢慢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2.运用自我暗示法让自己有“优秀生”的信念

自我暗示方法对孩子十分重要。

当孩子信心不足或情绪低落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大声在心中鼓励自己:“我能做得到”、“我可以”、“我行”。这样不知不觉中就能增强信心,产生向上的意念。这种自我暗示法,孩子运用起来并不复杂,只要时常运用,就能不断地给孩子打气,增强孩子斗志,并建立必胜的信念。

3.要使孩子有“自己就是优秀生”的信念

家长要让孩子时常提醒自己:我比想象的要好。心理学家们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指出,智力超常的孩子和智力低下的孩子大约各占2%,95%以上的孩子在智力发展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不要低估自己的智力,而高估他人的智力,老想着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总以自己不够聪明为理由放弃努力,实际上这是没有自信的表现。

4.要让孩子相信:才智的挖掘对一个人树立信心特别重要

家长要使孩子有“自己就是优秀生”的信念,就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重要的不是聪明不聪明,而是如何发挥自己的潜在才智,挖掘自身的潜力。孩子拥有了信心,就能够在集会或者上课时,积极地发言;在平常主动地与别人交流,不悲观不消极,如此学习成绩就能更上一层楼。

除此以外,孩子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优等生,主要看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而学习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获取知识的能力。家长必须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软实力”,这才是能够成为真正的优秀生的“金钥匙”。

家长是孩子的课外老师,除了引导孩子有自信外,还要培养孩子尽可能成为“多面手”,比如:

(1)具备吸纳知识的能力。

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让一切成功者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远胜人一筹。他们不仅拥有对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发言权,而且也是他人在知识、行为与思想方面的追赶者。有证据显示:杰出人物和成功者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

有效地获取知识,实际上就是吸纳知识的能力。对每一个渴望成才的孩子来说,吸纳知识的能力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的孩子只是机械地接受被传授的知识,目的仅仅是为了占有知识,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批判。

较强的吸纳知识的能力包括拥有一定知识储量的能力和将知识不断更新的能力。所以,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在吸纳知识的时候多动脑、勤思考。

(2)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

很多杰出的人之所以在生活中能够处处抢得先机,凭的就是敏锐的洞察力。在如今的信息社会,捕捉、接受到有效的信息并对之进行有效的处理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形成缜密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在现代社会,这也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要求与能力。如果比尔·盖茨和普通人一样粗略地浏览《大众电子》,那他现在也许和许多人一样,既不会有亿万家财,也不会充当新时代的带路人。因此,具备快速地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追求卓越的孩子的迫切需要。

(3)思维表达能力。

在许多人的眼中,天才、大师、伟人似乎都深不可测。其实,只要立志努力,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大师或是伟人。人的智力水平只与脑内的结构有关。这意味着天才般的思维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训练得到的。

孩子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思维与表达能力就是他将来工作能否有所成就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教育他勤思考,鼓励他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提升孩子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4)创新能力。

标新立异、勇于创新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共同特点。如果没有标新立异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没有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无从谈起。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创新是一种能力,而非天分。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艰辛的努力,创新的结果打破了人们很多现有的规范,要想在现实社会中得到承认和发展,也要有非凡的创新勇气。

(5)组织管理能力。

历史总是记录那些具有超凡的管理能力和领袖气质的人以及他们带领民众度过艰难岁月的史诗般的故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光彩照人的领袖,但很少有人不曾如此幻想过。领袖型人物具有超凡管理能力,领袖气质来自于勇于对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的气魄和卓越的组织能力。

人的组织管理能力,不是指一个人具体地领导一个集团或团体,而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素质训练。

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组织管理能力,为他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社会活动能力。

在现代社会,社会活动能力对一个人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说前面五种能力属于“软实力”的范畴,社会活动能力则是把前面诸种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我们打个比喻,前者是向水壶里装水的技巧;后者则是将水壶里的水倒出来的技巧,也就是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被使用、被承认。

让孩子成为优秀生绝对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每个家长渴望自家孩子成功的必须具备的素质,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男孩先从家务劳动做起

提起让男孩做家务,大多数家长也许都是不以为然地“哦”一声,心里想着:不知道有多少比做家务重要的事情等着孩子去学,哪有时间做这种事情?可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问家长:“你想培养出一个具备责任感的孩子吗?”反响就会大不相同。其实,让男孩做家务,也是家长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自信心与责任感的绝佳办法。

一位西方教育专家指出:给孩子布置家务是让孩子建立自我价值感和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此外从小就干家务活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比不干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如何照顾好自己,因为他们从小就懂得做好一件工作是有价值的事,每完成一项工作都会有成就感。

哈佛大学曾对常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跟踪调查20年,最终得出以下结果: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失业率之比为1∶15,犯罪率之比为1∶10,收入相差为20%;而且,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承受能力强。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通过做家务获取了劳动所带来的快感,知道自己对家庭要有义务与责任——这种体验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很多。通过劳动,孩子知道了付出的辛苦。劳动可以增强孩子对事物的良好的逻辑能力与判断能力。因为孩子在做家务的时候要动脑筋去思考,比如如何提高做事的效率等问题,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再者,做家务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因为指关节与指尖的多层运动,让孩子的小脑神经得到多次刺激,从而使大脑更灵活。

一项调查显示,日本规定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24分钟,英国为36分钟,德国更是从法律上规定了6~18岁的孩子应承担的家务劳动项目和数量,而我国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却不足12分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时代,物质福利不断涌进幼儿、少年、青年的生活,以致出现这样一种危险:他们可能失去了这些物质福利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观念,甚至不知道它们是从哪儿来的。现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学和社会学问题就是要在幼儿、少年、青年身上培养对待物质福利的态度。这个问题也是当代孩子所面临的一个问题,集中体现在爱不爱劳动的问题上。因而,为了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不爱劳动的现象。

一个不爱劳动的孩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完全不做或懒于做家务

现在很多上了中学的孩子都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不会用煤气,自己不整理书包,甚至不背书包,一切家务劳动俨然与他们无关。很多孩子甚至到十几岁了,连锅碗瓢盆都还没有碰过。

孩子终究是要离开家长独立生活的,如果连基本的生活常识都没有,基本的劳动方法也不懂,一旦需要独立生活,就会处处碰壁。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现在家长教孩子多做一些家务劳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将来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就会强。

2.自己能做的事不做

有些不爱劳动的孩子明明是自己能做的事,却找各种理由不去做。他最大的理由就是那不是自己的事情。比如,为花园里的小树、小花松土施肥,很多孩子就认为那是家长的事,又不是自己养的花,所以这样的事他也就懒得去做。有的事虽然是自己能做的,也与自己有关,由于所有的事孩子都指望家长来做,所以孩子养成了懒得动手的习惯。比如家里的卫生也是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做的事,像擦桌子、洗茶杯之类的事。但是不爱劳动的孩子就不做,他认为反正有家长做。

3.自己该做的事不做

很多孩子因为过于依赖家长,所以养成了不爱劳动的习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本来应该是自己做的事却不做,把它推给别人。比如,好多孩子别说做饭洗衣服了,连饭前饭后擦桌子,帮助家长端端盘子也不做,就坐在那里等着吃现成的;还有的孩子直到要换衣服,才会叫家长把衣服送到自己面前来,根本不知道事先要把替换的衣服准备好,而自己平时换下来的衣服,也不知道要放到衣柜里,扔得到处都是。再比如,有的孩子在学习时文具扔得满桌都是,等到要用的时候,就急着让家长来帮忙找;更有甚者,明明应该是要自己完成的作业,却非要家长来帮着完成,最常见的就是手工作业。

4.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

很多孩子总以为自己还小,太大的事情做不来,太小的事情又觉得没必要做,还有些孩子认为凡事有家长做就可以了。

比如,很多孩子认为做饭是一件复杂的事,自己也做不来;同时又认为像洗袜子这样的小事,本来一直是母亲在做,自己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了。这样下来,最后就成了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什么事都不愿意伸手去做的现象。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爱做家务的习惯呢?

(1)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热爱劳动的意识。

其实,幼儿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萌芽,像什么事都要“我自己做”。随着年龄增长,他不仅想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想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洗碗、上街买东西。对于孩子正在萌芽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如果经常压制孩子的独立愿望,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处世消极、懒于做事或无所作为的人,这样的孩子只能是什么事都要等家长替他准备好。家长应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我能行”这种自我感觉对孩子也十分重要,因为它是孩子各项能力得以发展的动力。

(2)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需要他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作为家长,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完成,不管孩子如何哭闹都不能心软、妥协。家长若感情用事,不仅不能给孩子勇气,无助于孩子克服困难、经受磨炼,相反,还会增加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他的成长。

要养成孩子独立、不怕困难,家长应“心硬”些。其实,每个孩子刚开始独立做一些事情都会感到困难、力不从心,但“做个好孩子”的愿望在鼓励着他,他会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直至成功,长此以往,孩子的意志力就会增强,孩子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及成功的来之不易。

(3)让孩子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无论孩子处于什么年龄段,对于做的每一件新鲜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不能让他这样认为:我长大后,自然就会做……家长要让孩子抱着学习的心态来面对每一项劳动。有些劳动,孩子在向家长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学会了,可家长还是有必要提醒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再多想想:比如做同样的事,有没有比现在的方法更简便易行的?

(4)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不要让他推给别人。

有些孩子对于那些不得不做的事,经常会撅着嘴巴挑来拣去。不是觉得这件事太难了,就是觉得那件事太简单,最后就变成这个不想做,那个不愿做了。家长一定要防止孩子做事挑肥拣瘦,孩子能够做的,就一定不要让他推托掉。比如收拾自己的图书和玩具、削铅笔、整理书包、做值日等;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来说,收拾自己的屋子、洗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独自在家的时候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等等,都要培养孩子去做。

(5)家长要引导得当。

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做家务时,下面一些事项是不可忽视的:

①各年龄段的孩子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

家长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而定,不宜超过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②家长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做家务。

孩子刚开始做某些家务时会手忙脚乱,有时甚至会给家长添乱,家长不要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而不让孩子插手,打击他的积极性,要耐住性子,教孩子做家务的正确方法,多示范、多容忍、少责备,并且最初要和他一起做,有耐心、有步骤,最好是以游戏的方式和心态教导孩子。

有些家务劳动需要家长在旁边,保证孩子的安全。做家务事的目的本身是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但首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切不可因小失大,家长一定要照看好孩子,让他远离火、电、煤气、锋利的金属制品等危险物品。

③男孩与女孩性格有很多不同,擅长的家务事也不同。

男孩的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能力,选择适合他做的家务劳动。

在实践中逐步培养男孩的独立意识

男孩在2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非常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喜欢到处看到处摸,不喜欢被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成人牵着手走路。他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坚持说“我自己来”。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仍然无条件地包办,幼儿就会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这些事情不用自己做,可以让家长帮着做。他渐渐地会失去自己做事的热情,越来越依赖别人。因此,在男孩自我意识萌芽期,家长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别人,应该慢慢地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和幼儿园都一样。

孩子的独立意识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随着他身体的发育,大小肌肉群的逐渐成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有些事从不会做到逐渐学会做,有些事从做得不好到做得井井有条,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孩子获得自身的发展。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多沟通,不要忽视孩子身心发展连续的、渐进的过程。

孩子独立意识形成后需要不断加强,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从2岁开始,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已经开始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睡觉、自己收拾玩具等良好习惯,逐渐有了独立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才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因此,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怕他做不好,也不要求全责备。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家长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心。

“我能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当然,有些事孩子自己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尝试,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孩子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不仅会提高他的积极性,而且能增强他的自信心。

2.家长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独立

一个孩子只有给他很多探索和试验的机会,以及允许他独自在一定的限度内犯错误,他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才能。因此,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应允许他有越来越多的独立性,也就是给他的规定和约束要逐渐地减少,使他有更多的空间去处理他自己的事情。

简单地说,就是家长要逐渐扩大孩子的“自主圈”。除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批准孩子有越来越多的行动自由外,家长还应从小鼓励孩子独自做出决定。有时,孩子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愿自己动手或者动脑,家长就要设法启发、培养孩子自己独立思考或者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能力,让他战胜依赖心理,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3.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天,一个9岁的孩子问他:“竹管里有空气吗?”陈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了一根两头有节儿的竹管,放在水盆中,在竹管上钻了一个洞,孩子见一个个小泡从洞中冒出,便纷纷说道:“空气!空气!”这样,他自己得出了答案,显得格外高兴。

有的家长很注重丰富孩子的知识,也常常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但往往忽略培养他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例如,有的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一页页地讲,一本本地讲,孩子只是静静地听。其实,给孩子讲故事,家长也应适当提出问题让他自己思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孩子自我抉择的能力

很多家长十分注意教导孩子听话、顺从,却不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兴趣发展方向,家长一概替孩子决定;孩子缺少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就无法锻炼自己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所以,家长不仅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应注意给孩子多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做选择和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

假日中,一位父亲带着他4岁的儿子在动物园里玩。在走到三岔路口时,他弯下腰去问儿子:“你说,咱们走哪条路,到哪儿去玩?”孩子认真思索了一会儿说:“咱们走这条路吧,去看小猴。”父亲随着儿子,向儿子所选择的方向走去……

这位父亲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赞赏的。首先,他很尊重孩子,体现出父子间一种平等的关系;同时,他又是个懂得家庭教育的有心人,能抓住机会从小培养孩子自我抉择的能力。

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可以对孩子的独立性进行培养,如到书店买书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主动点一个自己喜欢吃的菜;在孩子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家长鼓励孩子自己思考,不能求助于家长。

也许有时候在给孩子自由选择权利的时候,孩子与成人的思想不一致,甚至差距很大,但即使不对,家长切记不要当场批评孩子,要找恰当的时间说服孩子。

5.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克服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家长要对孩子做出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克服困难,尤其是那些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家长更要多督促和多鼓励。

在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时,家长要狠下心不能溺爱孩子。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本打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持让孩子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立即心软,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不纵容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6.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要给予重视

有一个孩子,他对家长要把他送到重点中学去读书不感兴趣,于是就对家长说:“我不在意读不读重点学校。只要我努力学习,无论在哪个学校一样能取得好成绩。”“你的看法有道理。我们商量以后再做决定,好吗?”父亲表示赞同地说。

这个父亲对孩子经过自己思考后提出的见解的肯定,一定会增强孩子的信心,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独立思考和做出决定的能力。

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应该积极地鼓励孩子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并要对孩子的看法给予重视。当孩子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时,家长不要急于否定他或者随随便便就驳斥。另外,对孩子与自己不同的一些想法家长要予以理解,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的想法都是不对的。

当然,孩子的某种观点或看法也许欠妥,但这也不要紧,家长可以先肯定孩子正确的一面,然后再提出欠妥的地方,总之一定要使用善意的方式。

7.多用激励和赞美的语言

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始终抱着一颗欣赏和赞美之心,并相信他。某位教育专家曾说过:“你要想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你渴望中的样子,只有靠激励和赞美的语言才能真正地达到目的,就像植物都是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一样;而挑剔和过度的批评,只能让孩子变得胆小畏怯,不知所从,或者因为逆反心理而干脆走向反面。”

8.解放孩子的思想

三个孩子跟随着老师去观赏绘画展,那是一个关于绿太阳的画展,第一个孩子说:“太阳是绿的?这怎么可能?它明明是红的。”第二个孩子说:“多美呀,绿色的太阳!生活竟这样奇妙!”第三个孩子说:“绿色的太阳是怎么演变出来的?”听着他们的评论,老师微笑着,肯定了他们的感受。

许多年以后,这三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成就,第一个孩子成了物理学家,第二个孩子成了艺术家,而第三个孩子则成了化学家!

不能说这三个孩子后来有的成就是因为那次画展,但老师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不束缚他们的思想,这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爱护他,给他更多的空间,尊重他的思想,珍视他的独立,才是对他最好的呵护!

9.解放孩子的活动

每个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他们常对一些未知的事物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喜欢寻根问底。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究,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和增长知识,并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假如家长怕孩子脏了手脚、衣服,或者担心出意外,阻止他去动手动脑,不让他去实践,这样就会把孩子束缚得死死的。那么,孩子想要学到知识并领悟其中的奥秘就是很难了。

一位母亲,因孩子把她刚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

“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老师幽默地说。接着,这位老师又进一步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

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有些后悔,着急地问老师道:“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补救的办法不是没有,”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这样就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让他增长了知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老师,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每个孩子都有潜藏的能力,家长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不要怕孩子拆坏弄坏东西,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为其日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锻炼男孩的生活能力

有一个商人,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他的宠儿,他想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留给大儿子。母亲却喜欢小儿子,她请求丈夫先不要宣布分财产的事,她想想个办法让两个儿子分得平均一点。商人听从了她的劝告。

此后一段时期,母亲没有想出办法,一天,母亲越想越急,坐在窗前哭了起来,一位路人看见了,就走近窗前,问她为什么哭。

母亲说:“我怎么能不哭呢?对我来说,两个儿子都一样亲,可是他们的父亲却想把全部财产留给一个儿子,而另一个什么也得不到。在我还没想出帮助小儿子的办法以前,我请求丈夫先不要向儿子们宣布他的决定。但是我又不知道怎样才能解决这件事。”

路人说:“你的问题很容易解决。你只管让丈夫宣布好了,以后他们将各得其所。”

小儿子一听说自己什么也得不到,就离开家到外地去了。他在外地学会了手艺,增长了知识。而大儿子依赖财产生活,什么也不学,因为他知道,他是富有的。但父亲死后,大儿子什么都不会干,把自己所有的财产花光后一穷如洗。而小儿子却因为一无所靠学会了挣钱的本事,变得越来越富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孩子留下财产,不如培养孩子生活的本领。

然而,现实情况却常常不是这样。

有一个男孩,父亲是一所名牌中学的校长,男孩的学习成绩很优异,因此,考取了这所名牌中学。但这个男孩生活能力极差。第一次上体育课时,老师要求学生换上运动鞋,男孩却不会系鞋带。因为在家系鞋带都是父母的事。运动鞋对他来说还真成了个难题。就这样,考这个名牌中学没要当校长的父亲出面的他,却因为不会系鞋带,只得由父亲出面,帮他系鞋带。

这位中学校长是爱孩子的,可他爱孩子的方式过于溺爱,没有教会孩子简单生活的自理能力,忘了孩子进入社会首先要必须学会独自生存的事实。

还有一个例子:

国内某著名高校的一位大学生,在考取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却因焦虑过度而精神失常。原来,他是家中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父母还要每周到学校去为他料理生活,一想到自己将要独自一人出国求学,无人照顾,他不知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至过于焦虑而精神失常。后来,这位大学生的父母对记者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们原以为一心一意地爱他就可以了,凡事都为他着想,谁知却害了他。”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念好书就行了,生活琐事自己可以代劳。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仅低,孩子长大后的生存能力也会受到限制,因为,在家长“周到”的服务、“严密”的保护中,孩子的自主行为会大大减少,对家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还有一些父母,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鼓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而是无原则地包办代替,将困难、问题一一代劳、排除,让孩子不费脑筋地步入坦途,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起了“拐杖”作用,而孩子一旦离开这把“拐杖”,便寸步难行。

一项对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中国四大城市的孩子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表明,中国大城市的孩子独立性较差,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相反,严重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据调查,四大城市3~6岁的孩子愿意自己穿衣服的比例由25%增长到45%;而不愿自己穿衣服的比例,从3岁的21%下降到6岁的11%。虽然从数据来看,能自己穿衣服的孩子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多,但是专家认为,孩子在2岁时就开始有自己穿衣服的愿望和能力,到3岁就可以独立穿衣服了。而从调查的结果看,到了6岁,仍有相当比例的孩子不能自己穿衣服。无论这是什么原因,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对此专家提出,一个孩子一旦习惯了依赖,需要独自面临新的挑战时,便会无所适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同时也要增强科学育儿的观念。

家长应该明白,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自己也会变老,就算自己再有能力,也不能管孩子一辈子,不管什么时候孩子都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一些麻烦。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着手培养他的生活能力,这是他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的基础。教育要趁早,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更是要在点滴处体现,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的事都揽过来,应该试着留一些解决问题的空间给孩子。

那么,现代家长怎样才能培养男孩的生活能力呢?

1.按照孩子年龄特点培养他的承担能力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要宝宝做家务,怎么可能?他才3岁呀!他不捣蛋、不帮倒忙就好了。我看还是我自己来做比较省事。”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家长都抱着“孩子小不懂事”、“越帮越忙”的想法,将孩子“赶出做家务的现场”,导致孩子失去了对家务事关心和动手的机会。其实,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给他布置一些家务,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比如:

1岁以内的婴儿,可以让他自己拿汤匙吃饭,把衣服、玩具放进篮子里等。

2岁的幼儿,可以让他擦桌子,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内,等等。

3岁的孩子,已经要开始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可以训练其将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吃完饭后清理自己的桌面;学习扫地,自己整理床铺;还可以教他给植物浇水、给家里的宠物喂食等。

4岁的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地进行游戏很长时间。此时他已具备了整理房间的初步能力,家长可以要求他把玩具摆放整齐、整理自己的小书架、擦拭室内的灰尘等,还可以在此时锻炼他洗小手绢、袜子之类的小物品。

到了5岁,如果孩子的身体够高的话,可以让他帮助家长在饭前布置餐具,饭后清洗的工作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

6岁是孩子上学的年龄,如果孩子一直以来都有良好的劳动习惯,此时家长丝毫不必为他是否能够适应学校生活而担忧,因为他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立处理很多事情的小大人了!

至于做饭、修理等涉及火、电等不安全因素的家务,还是要等到孩子升入中学之后,逐渐拥有一些生活常识后再让孩子插手,这样比较安全。

各年龄段的孩子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家长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而定,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兴趣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把学习做家务也当作一种游戏。此外,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时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唯有愉快、自主自发地做家务,才能学到做家务的技巧。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讲,父母最好让他先从做个人分内事情开始学习做家务,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先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让孩子慢慢习惯这都是他自己的分内事。

对于年龄稍微大一点儿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一起设计计划表,共同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然后用表格或日历把他想做并能做的家务活儿记录下来。对于还不识字的孩子,可以在日历上贴上图片,让孩子看见图就知道今天自己要完成的事是什么。当孩子完成了当天的事,就从日历上把这一天圈上,这样,孩子就知道第二天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画出一张表格,让他把自己要完成的事情写在上面,这样,孩子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要干的事是什么了。

3.给孩子适当的奖励

在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接受家长分配的家务活儿呢?家长可以采用适当的奖励方法。如果孩子完成了一定的家务任务,就给予他应得的奖励。每个孩子期待的回报都不一样,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孩子有责任感。在所有的回报中,赞赏是孩子最喜欢的奖励方式。当孩子认真地完成了一项事务后,家长不要忘了告诉孩子,他做得有多好。要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大人都看到了,尽管他年纪小,能力、耐力都有限,不如大人做得好;但是没有关系,熟能生巧,家长知道他已经很努力了,而且,相信他会干得越来越好。

4.家长要引导得当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时,下面一些事项是不能忽视的。

(1)在满足孩子好奇与学习的动机时,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不让孩子自行拿取锤子、钉子、剪子等危险物品,这些东西家长要替孩子拿取,以确保安全。

(2)多容忍、少责备。

生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孩子手忙脚乱,把现场搞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时,家长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示范正确方法。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家长的语气要温和,不要破口大骂或指责,而应有耐心、有步骤或以游戏的方式教导孩子学习。

总之,孩子生活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做家务事,家长不要让孩子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中感觉到做家务是件令人厌恶和劳累的事情。此外,家长对家务的分工上要妥善安排,免得孩子产生“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的错误观念,要让孩子正确认识,家是属于每个家庭成员的,所以家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男孩当然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