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国家的建构:20世纪上半期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 暨爱民
- 1741字
- 2020-12-10 17:00:56
第一章 民族主义问题研究:一个学术史的检讨[1]
有关民族、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的问题,近年来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此中既有民族理论基础研究深入拓展和视野开阔的原因,又与世界范围内广泛涌现的民族主义运动以及国际上民族国家政治关系、政治格局的变化有关。亦由此,使得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民族主义等问题的关注更具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早在20世纪初,欧美学者就对民族主义问题相当关注,其问题意识与视野,研究方法及叙事都让人耳目一新。但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学者研究的重点,与其说是在具体民族语境下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政治性运作或政治实践,倒不如说是更倾向于民族、民族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在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综合性多学科的理论视野中,考察民族、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在欧美历史中的建构过程,以解释或辨析相关概念,或从西方历史经验中证实其结论。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综论性的基础研究,为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具体时空语境而有将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研究抽象化的倾向。不过,近年来一些西方的中国史专家,能基于中国一些具体历史事象来分析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且取得了相当成果。[2]另有日本的一批中国史学者,就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出版了一系列论著。[3]尤其是他们从近代国民国家的建构过程来展开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叙述,成为中国学者研究近代中国的国家建构、民族主义等问题的重要参考。[4]
民族主义问题曾在20世纪中后期一度成为港台学界的研究热点。港台学者更注重从中国具体的历史场景中解读作为意识形态、情感、心理活动或社会政治实践的民族主义,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产生了一定影响。[5]但总体看来,港台学者的这些研究仍有三个方面的局限:一是以人物等个案研究多见而少于通论性或综论性研究;二是在研究对象上偏重于政治和知识精英的思想演递而忽视了社会大众的民族情绪以及心理变化;三是研究过程中非学术因素的制约。
大陆学界对近代中国民族、民族主义问题综合性研究的真正展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民族问题激化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而形成一个高潮。1995年以后,关于民族主义的研讨会陆续召开,大陆学界与港台、日美中国史学界的交流加强,尤其就近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发生、民族国家认同、民族主义内涵与特点、民族主义类型、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现代民族主义发展趋势及其作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之后,在学术界与思想界之间、港台学者与大陆学者之间、中国学界与欧美学界之间,就这些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1994~2000年,《战略与管理》杂志为此曾刊发了数十篇专题讨论文章。2000年,时代文艺出版社还就民族主义与社会转型问题出版了一部专题论文集。[6]但是有关民族、民族主义的诸多问题,如民族、民族主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民族主义的类型,在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中的具体运用、表现形式甚至诉求目标等,因切入角度、解析模式的不同而未在认识上达成一致,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事实上,关于近代中国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学界取得了相当成绩,相继出版、发表了一批专著和论文。其中专著主要有:唐文权的《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陶绪的《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罗福惠主编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罗志田的《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和《乱世潜流:民国政治与民族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王立新的《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杨思信的《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倪伟的《“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等。此外,张汝伦在《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中也有较长篇幅的关于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论述。在论文方面,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直接关涉近代中国百年来历史进程中的民族国家建构、民族主义的观念变化及其社会政治实践问题的论文有200多篇。基于后文展开的需要,笔者于此拟对近年来大陆学界关于近代中国民族问题与民族主义的研究情况作一梳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