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治论
  • 张振立
  • 3374字
  • 2020-12-10 17:42:36

5.3 历史的求真

我们所说的历史,是人类的历史。人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是历史求真的主线。对人类来说,最大的真莫过于人类的本质。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本质的展开、进化和优化。人类的本质既是历史的原点,也是历史发展的主线。

历史是人类经历的客观实在。在人类可感知的世界中,没有任何领域比历史更能提供人们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任何人都在一个既定的历史时空中生存和发展,他的任何思想和行为都是某种历史的延续,正如三点成一线的道理一样,任何人的走向都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历史进程中定位的。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生命则是无限的。历史将个人有限的生命融于无限的人类历史之中,使人类的生命绵延为源远流长的社会主体,与自然世界同步发展;使人类的智慧汇集成有序传承的科学文化知识,普照世界时空;使人类的创造力聚集成改造世界的文明进化力量,不断推进人类实现理想的进程。

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历史中得到什么启示?历史坚持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扬弃了什么,我们如何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主流价值?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说明了什么,我们如何认识儒家、道家、法家等古典思想流派的文明价值?东西方文明的方向是一致的,还是相背离的,如果是一致的,两种文明如何融为一体?思想启蒙、科技革命、制度演变、民族解放、农民起义、世界大战等无数人物和事件构成的历史画卷展示的是有序的必然进程,还是无序的随机选择?如果有序,序的逻辑是什么?历史是惯性因素推动的循环运动,还是新生力量主导的开拓运动?如果是开拓运动,谁来决定开拓的方向、程序和动力?历史发展有无规律?如果有规律,我们能否根据规律描绘出人类文明的路线图?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历史求真的内容。历史展现给我们的是纷繁复杂、变化莫测、鱼龙混杂、真假难分、是非难辨、进退交错的事件或人物,这些事件、人物或见于史书记载,或听于民间流传。由于时代久远,时空阻隔,人们很难以实情实景的标准判断具体人物和事件的真假。然而,人类从历史传承中逐步形成的文明价值观却是越来越清晰。杀人放火的土匪,强奸抢劫的流氓强盗,贪污受贿的贪官,专制独裁的暴君,阴险奸诈的小人,卖国求荣的奸臣贼子,都被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孝敬父母的孝子,扶弱除暴的义士,为民牺牲的英雄,强国富民的贤臣,英明仁德的君主,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的仁人志士,都铭记在世世代代人民的心中。

历史是文明的选择,人类可以把人性中的所有潜质都表现出来,不管是善的还是恶的,但是历史最终选择的是文明。人们或许会说“胜者王侯败者贼”,但历史告诉我们,文明不会选择与人类本质相悖的邪恶。邪恶是残留在人类本性中的杂质,它是随着历史的进步一点一点地被识别、被淘汰、被清除的。历史可能先选择强者,但如果强者因强大而生邪恶,最终还是邪不压正,历史不会容忍强大与邪恶永远结合在一起,这是文明的法则。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讲的这种历史逻辑。

文明是人类的本质。自有人类的那天起,人类就有了文明的基因。人与其他动物区分的重要标志就是人具有了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世界的能力。从运用思维逻辑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到能够制造劳动工具从事生产活动,人们不断用脑认识世界,用手改造世界。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不断认识世界,形成了增强人类知识和智能的精神文明;不断改造世界,形成了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物质文明。

文明是历史的真义。不管是思想史、科学史,还是战争史、政治史,不管是中国史、东方史,还是外国史、西方史,都贯穿着文明这条主线,都是文明选择的历史。思想的启蒙、科学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文明的方向;战争的角力、制度的演变,使人类进入文明兴替的实践过程。中国史、东方史是在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文明实践,外国史、西方史是在外国文化、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文明实践。中国有儒家、法家、道家,外国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中国有万里长城,埃及有金字塔;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背景和不同文化基础上的文明实践,是人类文明进程多样性的反映。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明进程表现出来的共同趋势则是人类文明同质性的体现。

历史的真既有共性的真,也有个性的真。共性的真是人类共同本质的体现,个性的真是不同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本质属性上个性化的体现。同质化和个性化是人类本质进化趋势的两个方面。同质化是文明选择过程中人们对合乎人类本质属性的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个性化则是以不同的人和人群为主体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文明探索的过程。同质化寓于个性化之中,个性化融合在同质化之中。

历史是所有人的历史。自有人类以来,每个曾经存在过的人都通过不同的人生经历,通过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历史内容,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

历史是没有断点的发展进程。历史上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任何事件,任何存亡兴替,都有前因后果,都是社会自然历史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历史是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人类进化系统。在历史过程的每个时间断面上,所展现的都是不同人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各种社会活动。

全体性、全程性、全面性是历史真正的面貌。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尊重历史就要尊重历史全部的真。

不同时期、不同地位、不同立场、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同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持有不同的看法。这种不同的看法使一部真实的历史变成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价值观,可以有不同的历史观,但不能偏离历史的真。偏离了历史的真,就会曲解历史,误导人类走入歧途。

宗教思想认为,人类历史是由超人类的力量主导的。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制度、思想文化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其实,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而是人类创造了上帝,人类把自己最本质的属性、最美好的理想、最有创造性的力量集中在上帝身上,反过来以上帝的名义教化人类,这是宗教的本质。宗教通过宣称神和上帝的意志统治、约束人类,试图按照宗教的观念解释历史,企图使人类社会按照宗教教义的指向发展,这是宗教误导历史的误区。正如现实社会中战争有残酷的一面,政治有黑暗的一面那样,宗教有迷信的一面,它也是人类文明付出的代价。

在大量的历史文献中,帝王将相占据了历史的主导地位,皇帝、君主以及跟随他们的将相圣贤,开启了一个又一个朝代,历史的发展表现为朝代的更替,人们也就认为君主和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其实,帝王将相作为历史的精英无可厚非,他们或代表着一种制度、一个朝代,或代表着一种思想、一个利益集团,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大量的历史铺垫。帝王将相的精英们,他们作为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其实是未留下名字的众多历史人物群体的代表,没有众多人的支持和参与,任何人也不能独自成为帝王将相。历史像一座金字塔,我们既可以站在塔底向上看,也可以站在塔顶往下看,但不能只看塔底或只看塔顶。只看塔底,就无法把握历史的走向;只看塔顶,就无法理解历史的真相。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历史的发展。人民作为生产力的主体,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人民的概念是宽泛的,宗教思想中有人民的意志,帝王将相中有人民的领袖。君主、英雄和人民,有着人类共同的本质属性,他们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制度体制、思想道德、文化艺术虽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但是作为生产力的组织管理系统、激发引导因素,对生产力作用的发挥起着系数和乘数的作用。坚持唯物史观,就必须尊重历史的全体、全程和全面的真,而不能随意地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人类历史是在人类本质和本能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理想的进程。符合人类本质和本能的理想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价值观。人类的理想在历史实践中表现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愿望、不同时期思想家提出的观点主张、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指向、政党的政治目标、学派的学术方向、国家的统治意志等体现各种发展诉求的理念。这些理念都体现着人类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追求方向。这种指向性的思想体系,是历史的动机和动力。这种动机和动力表现为何种历史实践,取决于其主体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可利用的历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