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治论
  • 张振立
  • 1439字
  • 2020-12-10 17:42:37

6.4 文化中的假

文化是人性的体现,是社会的生态环境。有什么样的人性,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态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化表现形式。有人性上的假仁假义,就有文化上的妖风邪气;有社会上的乱七八糟,就有文化上的千奇百怪。人性一旦扭曲,文化就会变味;社会一旦紊乱,文化就会畸形。我们可以从文化的假象中透视出人性的扭曲、社会的病态。

官场文化是上层社会的高雅文化,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意识。但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不少形象,却是不敢恭维的人面鬼胎。台上做报告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谦谦君子,台下私欲膨胀时原形毕露、贪得无厌、丑态百出。同一个人被提拔重用时说他德才兼备、出色能干,被罢官判刑时又说他男盗女娼、阴险毒辣,被美化时是天之骄子,被丑化时又成为人间败类。台上台下,升官罢官,官德之真,不知辨于何处?

商场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企业家是最有创造力、最有活力的社会阶层,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可不少企业家不走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正道,专走官商勾结、欺行霸市、弄虚作假的偏门左道,明知三聚氰胺对人有害,企业却将其掺进奶粉食品,伤害多少儿童难以计算,致使国人不敢再喝国产奶粉,跑到境外抢购国外产品,悲乎商家天良!药品用于治病救命,却有制造假药、贩卖假药之徒,为一己之利,不但要赚病人的钱,还要搭上病人的命,泯灭人性,何至于此!商场是信用舞台,古人尚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今天的某些商人随意签假合同、假协议,做假广告、假宣传,欺骗商界同行,误导消费者,心性如此,何谈商德!

爱情是人类两性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融合的社会情愫,是人类社会存续的生命介质。性欲是人的自然本能,是人类得以世代延续的生命活力。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爱情和性欲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是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本能的结合。情感交融、身心相许的爱情,健康自然、情趣和谐的性生活,是人类应有的性爱文明,体现了人性的真。如果文艺创作、文学作品、文艺表演能将这种真恰如其分地体现和表现出来,激发人们生活的乐趣,引导人们体验生活的真谛,就会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推进性爱文明的进程。如果反其道而行,以反道德伦理亵渎爱情,以反健康的乱交、滥交渲染性生活,以反社会组织规范的性自由主义瓦解婚姻家庭,就会误导人们走向性无序的误区。低俗作品充斥文化市场的现象其实是乱人心性的现象,真的人性是与人类文明各个方面协调一致的人性,是性欲望与真感情、性享乐与负责任、性生活与婚姻家庭相一致的人性,偏离此人性之真,则是人性之假。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人都会在特定环境中成为有个性特色的人,赋有个性的人才是真实的人。如果简单地把人分成敌我或好坏两类人,然后以定势的思维、标准化的脸谱和公式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文学创作和文艺表演,就会使人失去本来面目,成为文学中的假人。如果是按某种政治标准或意识形态人为地塑造形象,更会制造出与其真人完全不同的假人。一旦在人物形象上进行文化造假,文化作品所展示的世界就是虚假的世界。被文化虚假化的世界一旦进入被确认的知识领域,整个知识体系就会因假而乱。

中国文化长期以来是教化文化,这种文化是只让人信、不让人疑的文化,是最容易掺假的文化。不说别的,单是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不知有多少过时的、无用的、虚假的成分在内。应试教育与教化文化相辅相成,从小学到大学,读了多少书,吃了多少苦,可真正有用的知识有多少?学校犹如标准化的工厂,以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工艺工序,生产出同样知识结构的人才产品,它能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日益发展变化的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