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治论
  • 张振立
  • 2481字
  • 2020-12-10 17:42:30

1 哲学发展的启示

1.1 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

哲学是人类智慧形成和发展的学说。它以人类特有的语言概念表述事物,以特有的思维逻辑解析事物,以特有的价值标准评判事物。哲学面对的基本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上的事物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的?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类社会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的?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知识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的?如何评价人的思想和行为,如何利用知识改造世界,如何在改造世界中推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这些问题的解答分别构成哲学的本体论和世界观、人性论和社会观、认识论和知识观、文明论和价值观。

哲学是人类全体在历史全程中形成的智慧学说。人类全体和历史全程分别是哲学发展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坐标系中的每一个哲学元素都要经过人类全体和历史全程的检验。哲学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文明轨迹。

迄今为止,人类文明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不到一万年。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学说,形成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史。古代中国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分别代表着源头上的东西方哲学。

《周易》《尚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中国早期历史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经典。周文王、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人物是古代中国哲学家的代表,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代表着古代中国的哲学流派。

有文献记载的古代中国哲学始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易》是古代中国最早的哲学文献,它将融为一体的世界分成阴阳,人之上为乾,称为天;人之下为坤,称为地,乾为阳,坤为阴,形成了天经地纬、人在其中的世界观。然后通过阴阳演变为八卦,八卦又演变成六十四卦,用以解释各种事物的存在,预测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形成了世界万物演变的思维逻辑。《周易》的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无不受《周易》的启发,从不同角度阐述太虚、阴阳、五行等哲学范畴。

老子李聃将融为一体的世界称为“道”。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还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形成了以“道”为基点和轴心的世界观。老子八十一章、五千言的《道德经》蕴含着中国古代哲人恢弘幽深的智慧。老子以“道”的范畴阐述的自然观与《周易》以“阴阳”等范畴阐述的变易观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和世界观的基础。

孔子以“仁”为核心范畴阐释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仁”,“仁者爱人”。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他提出并阐释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规范,区分了“君子”和“小人”的两类不同人格,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孟子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着力阐述了“善”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3]。又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4]

墨子提出了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兼爱的思想,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又言:“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5]

孔子的“仁”、孟子的“善”、墨子的“兼爱”,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人的本质、人与人的关系、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是中国古代哲学人性论和社会观的基本思想。

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认识能力形成的标志。原始人类将感知的事物通过语词表述出来,形成了概念。人们将不同的概念用语词联系起来形成语句,语句的结构就是简单的思维逻辑。人们通过不同的语句表达不同的思想,就形成了观点。语言和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概念和观点是知识的基本元素。

我们无从考察中国古代语言起于何时,但文字的起源有据可证。安阳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证明远在五千年前,中国就有了记事说理的文字。从远古时期三皇五帝的传说到夏商两朝的文字记载,已形成了中国古代积累的原始知识。周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迎来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知识启蒙时代。阴阳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学派林立,各种观点学说竞相争辩,天文、地理、人伦、政纲、国策杂陈于著作,说“仁”、论“善”、谈“法”、讲“道”遍布于各地,或上追三皇五帝引经据典,或下说士农工商人心民意,或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或口诛笔伐相互证伪,思想之活跃,思路之开阔,观点之标新立异,史无前例。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和知识观在这一时期形成。《周易》体现的形而上抽象方法、阴阳变易的辩证方法、由已知推未知的演绎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道德经》体现的有无辩证方法、天地人合一的道通方法、万物自化的自然论,《论语》和《孟子》的辨析和教化方法,名家的“名”“实”之辩,《韩非子》体现的变革方法,《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纵横家们的政治谋略,全方位地打开了古代中国认识各种事物的智慧之门,形成了各个领域的系统知识。《墨经》中按知识的来源将知识分为三类,一是认识者亲身体验的知识,二是经传授获得的知识,三是由已知推论出来的知识,较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知识的命题,涉及逻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

中国古代文明沿着化愚昧为明智、化人欲为圣德的路线发展,形成了智化和德化并进的文明潮流,其主旋律是以圣贤教化人民。以被官方奉为圣贤的孔子、孟子等著述的思想为经典,以“仁”“义”“礼”“智”“信”“善”“诚”“忠”“孝”“悌”等伦理范畴为标准,形成了由官方倡导、由圣贤教化的价值观。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是古代中国哲学的源头。此后,经过各流派的交汇融合,经过以汉代董仲舒、宋代程朱(程颢、程颐和朱熹)、明代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大思想家的集成和发展,形成了以儒家为主流,道家、法家等各家流派为干流和支流的源远流长的文明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