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社会生活是人类使用频率极高,也是人类极为熟悉的一个概念。学人们也从学术与学理上去认识理解和研究这个概念,但深入探索却是不多见的,历史学科对其也是如此。随着学术处女地的不断开拓,很多日常概念不断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而社会生活就是其中的一个。社会文化史是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社会生活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视角和领域成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社会生活释义

所谓社会生活,是指人们在以生产为前提而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为了维系生命和不断改善提高生存质量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社会生活是活动的总和,因此它首先体现的是一种活动,而这个活动是在一定基础之上的有目的的活动。这个基础是指在一定的前提下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而这个目的是指维系生命和改善提高生存质量。人们生活的目的就是这样简单明确,就是为了维系生命,为了活着,但不是一般的活着,要尽量活得好些,还要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以达到和满足人们生活的这个目的。若此,简单的生活目的就不会再是那么简单。上面在表述前提的时候,我们把生产确定为前提。这里的生产是广义的生产,是指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个过程,直接或间接为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都可视为广义的生产。我们看到,只有有了生产,只有有了生产这样一个过程,才能言其人际关系,言其维系生命,言其改善提高生存质量。而缺失了生产和生产这个过程,其他一切将无从谈起。可以设想,若没有生产,没有生产这个过程,是否还存在人际关系,是否还能谈维系生命,是否还能谈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呢?当然不能。所以我们就把生产视为形成各种人际关系的前提。只有有了生产,在生产这个过程中,才能形成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诸如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共同生产的同行关系,相同组织内的同事关系,互帮互助的友善关系,直接或间接的服务关系,贫富差距的等级关系,优胜劣败的竞争关系,弱肉强食的敌对关系,等等。在形成了这种诸多不同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为了维系生命和不断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就产生了诸多复杂的各类活动,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活动等,即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活动,这种种的活动又主要体现在人们的具体行动上。这种活动的维系生命和不断改善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是容易理解的,而其在生产的前提下所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作为一种基础似乎还是显得有些费解,而这正是我们理解社会生活的关键所在,即离开生产和人际关系就难以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那么生产本身是社会生活吗?单纯的生产本身还不构成社会生活,但因为它而形成了人际关系,在这个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为生存而进行的任何活动就构成了社会生活。所以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进一步强调,所谓社会生活,就是指人们在以生产为前提而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为了维系生命和不断改善提高生存质量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

(二)社会生活的理论范畴

社会生活的理论范畴是指在宏观层面上的几个重要概念和问题,它是我们关注社会生活和研究社会生活的思考域和切入点。

社会生活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人类整体的生活状态,它包括政治生活状态、经济(物质)生活状态、文化(精神)生活状态、社会生活状态。而狭义的社会生活专指社会生活状态。社会文化史首先要研究狭义的社会生活状态,从狭义的社会生活入手,再渐次向广义的社会生活探究。从广义的视角所见到的四种生活状态彼此不是孤立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彼此联系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甚至是相互转化的。政治生活状态主要指各层次权力的把握控制和运行,谁掌控权力,如何掌控权力,通过怎样的体制和机制进行权力运行,进而产生怎样的后果,这些就反映着政治生活的状态。经济生活状态主要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和管理方式,物质财富怎样去生产,又如何进行分配,在何种体制制度下进行管束,这些反映着经济生活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很多时候,在具体的情状下,又与政治生活状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无论物质财富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和管理方式可能很多被政治生活状态制约着,但反过来,经济生活状态又可能影响着权力的掌控与运行,两者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文化生活状态主要指精神财富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培植或变革、选择和确立等;同样,它与政治生活状态和经济生活状态是互为影响和制约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没有极端的本质区别,它们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客观存在并为人类的需要服务。物质财富在满足物质身体的需求时,某种层面也满足了精神身体的需求,精神财富在满足精神身体的需求时,某种层面也满足了物质身体的需求,两者不但在各自不同的区域,而且也在共同的区域发挥着自己的功能。社会生活状态主要指人们日常的基本生活,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闲暇娱乐等生活。这种社会生活是人们生活状态最直接的体现,最实在的反映。实际上它与政治生活状态、经济生活状态、文化生活状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之间互动着,影响着。

狭义的社会生活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在不同的时代所反映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它也随着时代的进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如有的消失,有的生长,但总的趋势是因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和生活的多元趋向化而使社会生活的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生活内容的领域不断扩大。就当今时代而言,我们所谓狭义的社会生活,大而言之也能够举出一些重要的内容,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两性伦理、娱乐休闲、流行时尚、网络信息、装饰美容、强身健体、休养生息、医疗救治、心理卫生、求职就业、福利保障、旅游观光、民俗风情、宗教信仰、迷信祭祀、友善交往、日常消费、生老病死等。显然它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社会生活都要丰富得多。现实的人们如何面对这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如何选择这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历史和现实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社会生活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丰富,相信未来的社会生活一定还要比今天更加丰富,更加精彩,更加绚烂。

广义的社会生活里面包含着人类整体的社会生活,也包含群体的社会生活,还包含个体的社会生活。同理,狭义的社会生活也包含人类整体的社会生活,还包含群体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社会生活。人类整体的概念和个体的概念容易理解和把握,而群体的概念却复杂得多。群体的概念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划分存在两个趋向:一种是平行的趋向,即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诸如不同国家的群体,不同区域的群体,不同种族的群体,不同民族的群体,不同肤色的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不同信仰的群体,不同阶层的群体,不同职业的群体,不同专业的群体,不同教育程度的群体,不同价值取向的群体,不同政党的群体,不同社团的群体,不同志趣爱好的群体,不同年龄的群体,不同健康程度的群体,不同性别的群体,等等;另一种是扩展的趋向,即群体之间是量的增大或缩小,是大群体包含着小群体,是小群体组合成大群体,诸如从家庭到家族、到同姓、到民族;从具体工作单位到同类单位的小系统、到同类单位的大系统;从小区到社区、到城市、到省区;从民族到国家、到洲际等。从长时段来看,同一群体在不同的时代有其持续的特征,也有其变化的特征。具有持续特征的群体有广泛的范围,上文我们提到的群体,无论是具有平行趋向还是具有扩展趋向的群体,绝大部分是具有持续特征的群体。而具有变化特征的群体,是指同一群体在不同时代的自身内涵发生了变化,比如古代的农民、军人、商人和领袖与今天的农民、军人、商人和领袖的自身内涵是不同的,古代教书先生与今天教师的自身内涵也是不同的,其知识结构、教学技能、人生价值、历史责任均不能同日而语。

无论是人类整体的社会生活,还是群体和个体的社会生活,既体现着一种共性,又体现着一种个性,所以这种社会生活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对于人类整体,体现着一种共性的社会生活,比如人类整体都需要衣食住行,都要面对着生老病死,都需要消遣娱乐的活动,这就是共性社会生活的体现。但是人类整体怎样进行衣食住行,怎样对待生老病死,怎样开展消遣娱乐的活动,人类整体在不同的时代或同一时代各部分之间会有差异的,这就反映出个性的特征来。对于若干群体之间的社会生活也是如此,若干群体之间的社会生活可能存在共性,同时也存在个性。比如工人的群体、农民的群体和知识分子的群体,这些群体都在创造社会财富,这是他们社会生活共性方面中的体现。工农是以创造物质财富为个性特征,而知识分子却以创造精神财富为个性特征。工农创造的物质财富又以创造工业品和农产品而不同,反映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对于个体的社会生活也是这样,个体之间的社会生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比如人人都需要维持个体的生命和发展,人人都要面临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都要处理与亲朋好友、周围同事的关系等,这是每个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的共性。然而每个个体如何去设计自己的生活,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对人生感悟的程度和人生的境界如何,又会显示出不同个体之间的诸多不同的个性来。不同群体和个体有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环境,这不仅形成不同群体和个体社会生活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反映着不同群体和个体社会生活的局限,群体和个体的社会生活都有个性,也都有局限性。

群体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对象,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关注群体。群体划分得越细越具体,研究起来越方便越容易把握。群体是变化的,这种变化不但体现在上文所说的群体自身内涵的变化,也特指群体的量在不同时代的某些改变,即量有增减。所谓量有增减,是指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新的群体不断涌现,也会有某些群体不断消减以至消亡,这些群体的涌现和消减恰恰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某种变迁,也可以把握一个时代的某些特点。比如改革开放时代以来的企业家族、公务员族、白领族、蓝领族、民工族、下岗族、待业族、海归族、私企族、炒股族、有车族、明星族、追星族、网吧族、独生子女族等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群体,从这些群体上我们能够寻找很多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角和问题,探索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一般轨迹,管窥历史的变迁和社会文化的演进。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种种变化都能够从这些新的群体身上求寻印证。群体的变化也使历史上的诸多群体渐渐消减或消失,诸如老北京沿街叫卖的群体和街头杂耍的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中国传统社会的女性缠足群、男性留辫群于清末民初以后就渐渐消减,至今已经消失殆尽了。当今国内的文盲群也在不断地消减着。从这些群体演化的现象中不也能看到历史的沧桑巨变吗?

贯穿于人类社会的社会生活,存在一些最基本的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恒常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容会不断地增加,新的社会生活内容会不断地涌现,也有些社会生活的内容会渐次消失,这在上文我们已经做了阐述。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社会怎么变化,无论社会生活如何变迁,都存在一些最基本的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恒常内容,这些恒常内容在任何时代都要围绕着人类的生活,都要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实际上就是它们呈现着人类社会不同时代的最基本的生活样式,因而它们成为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内容,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两性伦理、休闲娱乐、生老病死等,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内容。这个问题的提出,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回答着人生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即人怎么才能够生存,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怎么才能生活得更好,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对待暂短的人生。我们发现,正是这些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的恒常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生活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两者是统一的。我们还发现,其他社会生活的内容,基本上是由上述最基本的恒常内容派生出来的。任何时代,人类社会生活都存在上述的基本内容,而每个时代上述基本内容的表现形式又具有时代特色,这种时代特色是时代发展的痕迹,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痕迹。当发现每个时代社会生活基本内容不同特色的时候,我们就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进而认识、了解和理解了那个时代。

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是不同的。不同时代人们生活观念不同,并不否认有着普世的贯穿于始终不变的生活观念,这种始终不变的生活观念一般是处于宏观层面上的。比如,人们都希望吃好、穿好、住好、行好。一般说来,这种宏观层面上的基本生活观念不会有什么变化,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会希望能够生活在吃好、穿好、住好、行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但微观层面上的生活观念在不同时代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怎么才是吃好、穿好、住好、行好,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看法会是不同的。为什么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会发生变化?其实人们平时常讲这个道理,就是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治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所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生活观念的变化必将导致行为方式的变化。在微观层面上很难有始终不变的生活观念。一般而言,能否适应时代变迁而及时调整人们的生活观念是传统与现代、保守与进步的分水岭。近代以来,有人穿上了西装,民国时期有人穿上了中山装。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们热衷于离开家庭,到社会上寻求一份工作。“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看中革命家庭的出身。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向往于高收入、高消费,过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一切反映着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当然也反映着观念变化背后的变化。

在同一时代,不同人群的微观生活观念是有差异的。人群的划分是多种多样的,用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人群,比如用职业、地域、收入、年龄、民族、信仰、党派、性别、志趣等不同的标准就可以划分出很多不同的人群来。不同人群的微观生活观念是有差异的,这是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具体生活环境决定的。以当今的人群为例,比如职业不同的人群:工人阶层希望自己所在企业的效益好;农民阶层愿意到外面闯世界,到城里去打工;企业家阶层希望自己的企业越来越火,效益越来越高;知识分子阶层在追求高收入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希望追求一种宁静的生活,一种精神的寄托。比如性别不同的人群:大多数年轻女性希望自己能同男性一样有公平的就业机会,愿意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容颜,匀称的身材,能够博得他人的喜欢;大多数年轻男性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收入,在同类人中能够表现得出类拔萃。比如年龄不同的人群,大多数的老年人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大多数年轻人希望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能够顺利地求学、就业和进步,建立一个幸福的小家庭;而大多数中年人,则希望自己的事业发达,上能侍奉好父母,下能照顾培养好孩子。不同的人群,由于各自特殊的生活环境,造成他们微观生活观念的差异。

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个体的生活观念是有变化的。中国古语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讲个体在不同年龄段上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状态。中国民谚讲,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相寻死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都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是由年龄变化引起生理变化和阅历变化,再与客观条件的结合决定的。年龄的变化引起身体变化,造成心理变化,年龄增长,阅历增多,自然会产生新的人生感悟。由不同年龄段引起的观念变化,一般有几个类型:一是客观型,经世的积累,对世事的认识和理解更为全面,观念形态随年龄增长渐次成熟,不断接近客观性和真理性;二是保守型,年岁的增高,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观念形态的进取意识渐次减弱,观念陈旧,逐渐显出保守性;三是回归型,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增长,观念不断地变化,而到了一定年龄后,又重新回到先前时代的观念形态,观念随人生旅途画了一个圈,显现出轮回的特征。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观念尚且不同,那么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观念的差距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代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域,是研究社会文化和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社会生活的目标是要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高低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所谓绝对是指在不同的特定时期内,不同的生产水平,给人提供不同的物质条件,人们会感到不同的物质享受,每一次新增的物质享受都能体现着生活质量的提升。所谓相对是指个体的感受是不同的,心境的不同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个体的身心愉悦,特别是心境的愉悦,不完全与物质生活的高低成正比。人们社会生活的质量是要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的统一。那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个体,其生活状态如何,其生活质量如何,社会文化史的学者要给予关注。是什么原因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如此如彼?人们如何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在同等物质条件下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同的物质条件下,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幸福感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幸福感是一种个体主观的心灵感受,它既与物质条件相关,但又不完全依赖于物质条件。所谓与物质条件相关,是指一个时代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基础,忽视这个基础是不行的。所谓又不完全依赖于物质条件,是指心境直接影响幸福感。影响心境愉悦的因子很多,政治的、经济的(物质的)、文化的(精神的)等。对于个体来说,人们不要忽视文化价值观念对个人感受的影响。所谓平和的心态就是指一种价值观念,价值观念的树立和改进需要不断地扬弃和创新,因此,人们需要的是文化价值观念破与立的统一。

(三)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史

以往和未来的历史研究都是在一定的范式框架内进行的。无论是兰克的政治史学、法国的年鉴学派,还是西方的新文化史和后现代史学都可视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框架。在中国,无论是中国传统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还是新时期的社会史也都可视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框架。只有在范式框架内的历史研究才能透视历史的整体,否则历史只能是无数的碎片,人们在历史面前只会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运用任何范式框架来研究历史,都会在历史的某个层面和角度上揭示历史的实在与特征。中国传统史学把中国帝王将相的家谱展现出来,马克思主义史学把社会发展形态的轨迹揭示出来,中国革命史探索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真实。可见在任何的范式框架内,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史学发展作出贡献。在何种范式框架内,历史研究都可以以小见大或以大见小,所以历史研究的问题很灵活,而且它在哪个层面都能为历史研究作出贡献,我们不计较所研究的问题属于哪个层面,我们看重的是所研究的问题对历史研究的真正贡献。历史研究范式框架的不同,不在于研究范围的大小不同,而在于研究问题的角度、层面和侧重点,我们不计较历史研究范式框架的角度、层面和侧重点不同,我们看重的还是它对历史研究的真正贡献。

若用范式框架的概念去审视社会文化史,社会文化史也可视为一种范式框架。这个范式框架的特点是重在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的这种表述,读者似乎感到把社会文化史的范式框架限制得很窄,其实不然。这其中的“社会生活”一词就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前文提及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人类整体的生活状态,它包括政治生活状态、经济生活状态、文化生活状态、社会生活状态,可见其囊括内容的广阔。我们可以从这里感受到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和问题都是相当广泛的,因此,我们要抓住的关键问题就是通过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互动的角度来观察和研究宽广、宏阔的人类历史。

人类存在并活动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生活是人类独有的存在方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社会生活史。我们以往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重视的程度还是相当有限的,这种局限或多或少影响了历史研究的一个最显著的现实意义,即史学也是直接为提高和改善我们的社会生活质量服务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强调社会生活作为历史研究的一个独特的与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也要强调社会生活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独特的与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既然社会文化史是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那么社会生活作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视角和领域就成为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就要特别关注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史的关系问题。第一,社会文化史首先要研究狭义的社会生活状态,从狭义的社会生活入手,再渐次向广义的社会生活探究,这是社会文化史研究从开始到发展的一个基本路径。第二,社会生活的理论范畴均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诸如具体的社会生活内容,不同的群体,社会生活的恒常内容,个体的个性,人们的生活质量,等等,这一切都是社会文化史要给予关注和重视的。第三,任何历史都有常态和动态两种状态。所谓常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某种历史现象基本处于不变的状态,所谓动态,是指相对不同的时段内某种历史现象发生变化的状态。相对不同的时段既可是较长的时段,又可是较短的时段。社会文化史主要是研究动态的历史,即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所以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角是特定的,不是漫无边际的,它主要研究动态的社会生活,通过对社会生活动态的研究来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和把握历史。第四,注重叙事与分析在社会文化史撰述中的双重运用。叙事与分析是历史撰述中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虽然对此还存在不少异议。但是在社会文化史撰述中,我们尤其强调两者的不可偏废。叙事是要求并强调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在梳理和提炼资料的基础上,完整和准确地叙述历史,还原历史和再现历史。叙事是在表象的层面上叙述历史,而渗透历史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也是历史撰述的应有之义,完成这一任务的基本方法就是分析。运用分析和议论以达到对历史的一种理性的认识,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社会文化史尤其注重叙事与分析的双重运用,旨在揭示社会生活的表象并渗透其诸多的内在联系。第五,社会生活与生活方式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对重要范畴。社会生活与生活方式是研究社会文化史的两个重要切入点,也是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两个重要内容。抓住了这样两个问题,社会文化史研究将会深入地开展下去。关于社会生活,我们作过界定,对于生活方式,简要地说,它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外在形式(主要是以物质形式体现出来)。生活方式既是社会生活创造的,也同时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水平和程度,生活方式被社会生活裹在中间,可见两者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研究生活方式是从一个视阈研究社会生活,通过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可以深察人们社会生活本身。同时研究社会生活也可以探究生活方式,以了解社会生活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从研究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说,研究社会生活与生活方式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