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在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求解放、谋利益,赢得广泛拥护和支持,为信念提供了可行依据

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东道主就别出心裁地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的曲子欢迎了中国奥运代表团。但是谁能想到,这首登上大雅之堂的歌,它的诞生竟然和一个红薯有关。

那是在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队伍来到遂川荆竹山,远途行军之后,战士们又累又饿,发现地里有着甜美可口的红薯,忍不住一个个去刨挖。此时的毛泽东虽然也理解战士,但是他却强令战士不得拿一个红薯。第二天,就在一块被当地居民称为“雷打石”的石头上,毛泽东提出了“三大纪律”,其中一条便是“不拿老百姓一个番薯”。日后,这条纪律被改成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半年之后,毛泽东又在桂东沙田正式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

毛泽东在逐条解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时,说:“群众比如我们的后台,后台一折,台就会垮。所以这个台要好好保护。”发展到后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演变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由毛泽东颁布全军执行,确保了人民军队政治任务的完成和革命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宣布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明确人民军队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外,还要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还要筹粮筹款,自己解决给养,不过多增加群众负担。

朱德、毛泽东发布《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明确宣称“红军宗旨,民权革命”,“革命成功,尽在民众”,和盘托出了“为了谁”和“依靠谁”的底牌。

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以及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的成立,使人民群众第一次享受到当家做主的权利。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立时,毛泽东亲自将裹着红绸的大印授给主席王次淳,告诫他要为工农群众办事。

“打土豪,分田地”,是为群众谋利益最彻底、最直接的手段。边界各县先后都分了田,平均每人分配到3亩。毛泽东曾经亲自给分得土地的农民写分田牌。“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的歌谣,就是获得土地的农民高兴心情的真实写照。

巍巍井冈山,到处传颂着党和红军领导人无微不至地关心群众生活的故事。

毛泽东常住在茅坪附近的洋桥湖村。一天,部队给毛泽东送来一件新棉衣。晚上,毛泽东把棉衣送到房东谢槐福房中,要他穿上。谢槐福知道毛委员自己只穿两件单衣办公,晚上冷得受不了,说什么也不收。毛泽东执意要谢槐福穿上,并亲自给他把扣子扣好,才回到自己的房中。毛泽东的举动,使谢槐福这个硬汉感动得热泪盈眶。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商定把刚出窑的木炭给送去,以表感激之情。毛泽东一手拉住谢槐福的手,一手立即从袋里掏出钱来,塞进谢槐福的衣袋,来了个先发制人,说:“槐福,我们红军的纪律你是知道的,这钱一定要收,否则,我就带头违反纪律了。你总不能让我这样做吧?”谢槐福夫妇俩只好收下,千恩万谢下楼而去。第二天晚上,谢槐福夫妇去给毛泽东送火种,哪知楼中既不见木炭,连装木炭的筐子也不见了。一问才知道:毛泽东把木炭送给村中的孤寡老人魏大娘了。谢槐福夫妇哽咽着说:“毛委员,你真是穷人的贴心人啊!”

朱德带队伍到碧州村开展工作时,见到了一位手持拐杖,连站都站不稳的老人,立马上前关切地询问是否生病了。老人回答说,我不是病,是因为没有盐吃!面对老人的痛苦,朱德心里很难过,当即叮嘱通讯员要记得领点硝盐送来。老人知道部队也缺盐,坚决拒绝。朱德见状,满怀深情地说:“不,老人家,俗话说,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你们是红军的衣食父母,红军再苦也不能忘了你们!”第二天一早,通讯员即送来了一包硝盐。老人的眼中顿时噙满了泪水,再三推辞不收。通讯员见状说,收下吧,老人家。这是朱军长交给我的任务啊!老人听说盐是朱军长送来的,突然手捧盐包,向天跪拜道:“苍天啊!请保佑朱军长,保佑红军,保佑革命成功!”

一个信念是否可行,关键在于看它是否顺民心、合民意,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没有感召力,能不能化为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行动。

翻身得解放的湘赣边界群众,情不自禁地讴歌新社会、拥护共产党。他们自然而然地发出了“这样的共产党真万岁就好”的呼声。

井冈山斗争时期,虽然没有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

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同样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