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历史变迁与演化分析
- 刘善庆
- 2837字
- 2020-12-10 15:02:03
第二节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产业集群研究开始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后起者。中国产业集群的研究基本上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
一 产业集群研究的三个高潮及其主要流派
产业集群的研究虽然肇始于亚当·斯密(1776),但是真正从经济学上进行阐述的却是马歇尔(1890)。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均对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三个高潮阶段。第一个高潮发生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代表人物是胡佛(1937),主要贡献是将产业集群经济划分成三种: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从而将产业集群研究引向深入。第二次高潮发生于1970年代到1980年代。产业集群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产业区”或新的“产业空间”(Scott,1983;1988)。第三次高潮出现于1990年代。突出特点是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以及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Lundvall,1992;迈克尔·波特,1990、1994)。
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可以分为五类:①以经济学古典传统为基础的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76)、马歇尔(1920);②古典、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代表人物是韦伯(1929)、佩鲁(1950)、藤田、莫瑞、瓦尔兹、马丁、沃纳伯尔斯、克鲁格曼等;③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综合体理论,代表人物是科洛索夫斯基、普罗勃斯特、涅克拉索夫、彭德曼等;④新产业区理论,代表人物是巴卡提尼(Bacattini,1978)、皮埃尔和赛伯(Piore and Sabel,1984)、斯多波(1989)、哈里逊(1992)、马库森(1995,1996)、卡培罗(1999)等;⑤以管理学为范畴的、竞争战略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新竞争经济理论,代表人物是波特以及后来的一些学者如洛维塞克、维茨、赫尔德、梅耶、赫德森、格莱塞等(唐华,2004)。朱静芬、史占中(2003)则将产业集群理论归结为三大流派:①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②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③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颜炳祥,2007)。
二 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现已检索到的文献看,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研究人员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最为集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因研究者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异。综合看,近年来,产业集群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进展:①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产业集群的特征;②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③区域经济自立型发展模式以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④产业集群与社会资本;⑤产业集群的竞争特点和竞争优势;⑥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问题;⑦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于树江、李艳双,2004;吴利学、魏后凯,2004)。
尽管国际上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历史只有30~40年;就是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Cho M-R,1997;Park,S.,1996;Park,S. & Markusen,A.,1995),其中,大多数亚撒哈拉非洲的产业集群发展历史较短,尚处于初级阶段,拉丁美洲、亚洲的产业集群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竞争力较强(纳德卫、斯哥密兹,1994)。1970~1980年代之间,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以较低的成本优势获得了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市场份额(Schmitz,H.,2000),因而出现了大量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集群。但是,在创新能力和质量水平方面,这些产业集群无法与发达国家同类产业集群相提并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多数产业集群再次面临新的挑战(斯哥密兹,2000;莱贝罗提,2000),其价格比较优势呈现出不断削弱的趋势。
在中国大陆,1970年代末,产业集群现象最早引起地理学界的注意(王缉慈,1980;陆大道,1986;魏心镇,1981;周世宽,1983;仇为之,1981;沈小平,1987)。从严格意义上讲,当时的研究并无集群的意识,只是考虑节约用地,对工业布局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提出批评(朱伟东,2004)。对产业集群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末,大规模研究则自2000年之后,其标志是管理学界、经济学界、社会学界开始更多关注产业集群现象,相继展开研究。近年来,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呈现出三个方面的趋势:①微观层面的研究,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运行规律、生命周期及演化入手,研究产业集群的机理(胡大立,2008;王洪庆,2009);②中观层面的研究,研究产业集群的合作创新(赵波,2011;吴慈生,2009);③宏观层面的研究,研究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Ciccone,2002)(段智云、金艳方,2013)。
三 产业集群的变迁与演化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变迁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两方面的进展。第一,产业集群空间形态的变迁。随着城市发展而出现的产业集群形态的变迁,导致在原有的城市产业集群中心之外出现了第二个甚至多个产业密集区,呈现明显的产业郊区化现象(谢润邦、戴盛,2005);伴随技术进步,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一些产业集群对地理空间并不敏感,当一些新的产业集群形成时,原来的一些产业集群却在不断分散和转移(尹莉、臧旭恒,2005)。第二,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变迁。任晓(2008)以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企业集群为例,具体研究了产业集群治理模式的变迁过程,指出:集群从发育到成熟需要一段漫长的时期,经历“阶段治理模式”的转换。此外,马红娟、徐艳梅、李菲(2006)分析了区域产业集群的类型变迁。
产业集群的演化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热点。相对于产业集群的变迁文献,关于产业集群演化的研究文献要丰富很多。产业集群存在空间演化与产业演化两个主要方向(鲁雁,2011)。对于产业集群的演化研究,大体是从主流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四个学科领域展开的。主流经济学从古典假定出发,研究了专业化分工和交易成本与集群演化间的相互作用。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危机和研究对象的狭隘,促使了演化地理经济学和社会网络理论在产业集群演化研究中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和生物种群特征的相似性,战略管理学者将组织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产业集群的研究,为分析产业集群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范式(徐敏燕,2013)。
上述成果为本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以下方面的研究将直接帮助本研究的开展:第一,赵进(2011)将产业集群理论、组织生态学和协同演化理论三者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为本项目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化分析方法,为本项目分析历史变迁提供了有益的启迪;第三,Logistic模型将运用于本项目协同演化分析中;第四,关于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也为本项目运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徐敏燕、左和平(2013)开展了关于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演化研究,集中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的演化情况。这是关于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演化研究中为数不多的文献,难能可贵。近十年来,出现了许多关于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研究力量则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主,这些研究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厚实的史料基础。尽管关于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的研究成果显著,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历史变迁的研究;第二,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整体演化情况的研究;第三,产城融合机制下的集群治理的研究,从而有助于了解景德镇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变迁过程(What)、变迁原因(Why)、变迁方式(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