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拥有绵延万里的海岸线,自古是一个海洋大国,沿海地区与岛屿都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说明我们的先民们早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辽阔的海域既是历代生民辛勤耕耘的场所,也是天然的东部防线,与西北边疆的战事频繁相比较,东南沿海的天堑一直是生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大约在隋唐以前,沿海一带虽然也有一些针对海上的防务设施,但那些主要是防御沿海郡国之间的相互侵扰。天启《海盐县图经》所说的“海上之有戍,盖自汉始也”[1],指的也是这个意义上的海防。自唐宋以来,由于海上航行技术的提高,海上交往的增多,来自海外的威胁也随之逐渐增加,朝廷开始在沿海设置一些兵卫、要塞。雍正《浙江通志》说:“南渡后……防海道为亟,水军始设。其后元人南下渐逼,海上险隘处,益设战舰。”[2]如南宋绍兴二年(1132)开始,在沿海地方设立“沿海制置司”,其职责主要是“肃清海道”[3],制置司下辖水军,如定海水军、澉浦水军等,分别设置在各沿海重要要塞,包括福建及两广地区也有相应的水军布置。水军主要负责海上的警戒,每月出海哨探、巡逻。此外,政府还招募当地民兵参与沿海边防,如南宋时“诏江浙福建州县,谕豪右募民兵据险立栅,防遏外寇”[4],并对海外交易有所控制,如乾道七年(1171)下令“私赍铜钱下海船,法”[5]。元代时,也在沿海、江口部署有军队,应对海寇的侵扰。

明代建国初期,来自海上的威胁开始逐渐增多,以倭寇为主的海上盗寇势力开始侵扰沿海一带,严重影响到沿海各省的社会经济,威胁到明朝政权的稳定。对此,明朝政府从洪武初期开始便加强了沿海防御,包括实施海禁政策,切断倭寇与沿海民间的联系;设置沿海卫所,专事剿倭防倭;开展外交斡旋,对日本政府发出威慑;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一度缓解了来自海上的威胁。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倭人与沿海盗寇势力相结合,对东南沿海的侵扰愈演愈烈,从对沿海城镇的抢掠、突击,变为进入大陆、在大陆建立据点,倭寇队伍也渐成规模,动辄数千上万,“连舰数百,蔽海而来,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6],对明朝政权的稳定形成严重的冲击。纵观有明一代,倭寇成为明皇朝的主要祸患之一,海防也成为明代国防的重点。而两浙一带由于特殊的区位关系,更成为明代倭患的重灾区,浙江也成为明代海防的主要区域。


[1] 天启《海盐县图经》卷7《兵卫》。

[2] 雍正《浙江通志》卷95《海防一》。

[3] 《宋史》卷167《职官七》:“有沿海制置使,以明州守臣领之,然其职止肃清海道、节制水军。”

[4] 《宋史》卷26、本纪26《高宗三》。

[5] 《宋史》卷34、本纪34《孝宗二》。

[6]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09《壬子三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