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福建省城镇化空间分类发展指引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福建省应以国家把海峡西岸城市群列入全国八大城市群之一为契机,大力推进以“一带三区六轴”为重点的城镇格局建设,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的步伐,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空间结构高效合理、区域联动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 加快推进都市区建设

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形式,是省域城市功能提升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要以建设亚太地区重要大都市区为目标,强化都市区的内在联系和功能互补,加强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衔接,推进福莆宁、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形成引领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和辐射带动内陆山区、粤东、浙南和赣南等周边地区的两大经济高地;推进南三龙城镇点状发展带开发建设,发挥其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连接中西部的前锋作用。

——福莆宁大都市区。强化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重心辐射作用,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充分发挥其在对外开放和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作用,推进莆田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加快宁德、莆田中心城市的整合速度,充分发挥莆田、宁德港口优势,加强福州与莆田、宁德等城市的合作交流,推进同城化连片繁荣发展,打造海峡西岸核心区和沿海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并逐渐发展成为对接台湾、辐射浙南、赣东北和更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高地。充分利用江阴地区、环罗源湾地区的港口资源,加快港口工业和临海重工业集聚,加快提升福清市综合性服务职能,培育环罗源湾城镇专业化服务职能,推动福州大都市区向沿湾、滨海地区拓展延伸(见图3-3),该地区2020年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等级结构见表3-1。

表3-1 福建省福莆宁大都市2020年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等级结构

图3-3 福莆宁大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

——厦漳泉大都市区。强化厦门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效应,构建泉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发挥漳州田园生态优势,加强国际化服务职能建设,凸显组合优势,建成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促进对台交流合作、高度融合、体制机制更具活力的现代化都市区(见图3-4),该地区2020年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等级结构见表3-2。

图3-4 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

表3-2 福建省厦漳泉大都市区2020年城镇化发展水平及等级结构

——南三龙城镇点状发展带。南(平)三(明)龙(岩)城镇点状发展带是福建省山区纵向发展带,是平行于沿海城镇发展带的辅轴。依托松溪—武平高速公路、杭闽广铁路等交通通道,以及“一纵三横”四条城镇内陆发展轴,引导南平、三明、龙岩都市区实现强化集聚,确保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辐射浙南、粤东地区,接轨长三角、珠三角,推动海西西部地区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 大力发展中心城市

发挥中心城市支撑城镇化格局的重要支点作用,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强化综合承载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的一体化,增强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成为引领经济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以协调中心城市与周边卫星城镇及各类开发区为重点,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适当疏解中心城市功能,适度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增强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使其逐步成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的支撑。做大做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省域中心城市,以更高的标准改善交通条件,提升环境质量,提高文化品位,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提高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层次,建设具有国际国内较高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加快漳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宁德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提高海西重要支点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发挥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作用。

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以“一城两翼双轴线”城市群发展战略为主线,加快推动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的跨越式、组团式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两岸产业合作基地;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省域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形成集合交通物流、商务商贸、科技创新、文化教育、旅游会展为一体的服务海西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福州山水、江海、温泉、文化等优势,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强化环境综合整治,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结构的提升,逐步将福州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台湾产业转移的核心承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临江向海、山水相间、生态环境优美、富有闽都文化特色的宜居城市。

厦门市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以及福建省内唯一的经济特区,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按照“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以“全域厦门”理念和“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全面拓展岛外,优化提升岛内,推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双轮驱动,加快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形成岛外各组团别具特色又相互协调的城市新格局。推动中心城市新区向外扩展延伸,加快旧村、旧城改制改造,推动厦门由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壮大产业规模,打造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最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挥经济特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作用,围绕提升两岸交流合作水平,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进一步发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加快建设海西科技创新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低碳示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泉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和文化旅游强市,应加快推进东进、南下、西拓的大泉州湾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适时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整合城市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晋江、洛阳江两岸城市建设,强化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改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泉州作为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应在进一步做精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链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将泉州构建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两岸产业对接基地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构建“三产互动、轻重协调、创新引领、集群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立足区位和资源特点,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开展市域内外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聚集资源,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升环湾区域在泉州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集中力量加快环湾区域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增强环湾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建设现代化海湾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将泉州建成具有全国性专业技术服务及区域性专业物流业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漳州市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工贸港口城市,应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坚持陆海统筹、科技兴海,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示范区,打造海洋强市,实现生产力布局由陆地空间向海洋空间拓展。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实施市区“中心东移、跨江南扩、面海扩展”的发展战略,推动中心城市扩展延伸、做大做强,努力建成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密集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和宜居宜业的生态工贸港口城市。着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构筑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漳州对台优势,着力先行先试,大力推进漳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来往,努力打造吸引力更强、功能更加完备的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区域。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引导重大项目、新兴产业、优势资源和人口向发展潜力大的“一核两湾”集聚,构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生态安全的新格局,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空间结构高效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莆田市作为世界妈祖文化的中心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工贸城市,应大力提高妈祖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发挥妈祖文化的整体规模效应,构筑以妈祖文化为主题的海峡西岸滨海文化旅游度假胜地;加快对中心城区、滨海新城、仙游城区“三大城区”的建设,打造新城中心、城厢组团、涵江组团、荔城新区组团、笏石组团、东庄组团、忠门组团、湄洲岛组团、鲤城组团、枫亭组团的“一心九组团”大城市格局;构建仙港大道、城港大道、荔港大道、涵港大道、荔涵大道、324国道、木兰大道、莆阳大道、工业路、沁峤路、东吴大道、滨海大道组成的“四纵八横”城市主干路网,逐渐形成百万中心城市框架。不断完善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契机,构建山城河海的生态园林体系。充分发挥工艺品和木材加工等特色产业优势,加快临港产业的发展,将莆田建设成为产业集聚强劲、生态环境优美的湄洲湾港口城市。

三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中心城市和生态型综合枢纽。应大力推进三明市区、沙县和永安市的产业、服务和空间的一体化发展,打造三明中心城市,促进市域的人口和各类发展要素向三明中心城市集聚;大力推进三明的工业化进程,强化工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三明规划区扩容和中心城市的统筹空间布局,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空间承载力与对市域的辐射能力;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支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乡村加快发展;引导市域西翼六县和东翼两县城镇化走“集中发展”的道路,以县城和试点乡镇为核心,促进人口向县城和试点乡镇集聚;全面提升三明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山水资源,努力将三明建设成具有良好品质和吸引力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宜业宜居城市。

南平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闽北中心城市,应继续“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坚持自主创新与产业调整振兴相结合,提升做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的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构建具有闽北特色、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快统筹推进南平城区和武夷新区建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实现武夷新区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承接符合环保要求的沿海产业转移,建设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依托武夷山“双世遗”的自然人文优势,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优化旅游环境,延伸旅游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和海峡西岸绿色腹地,推动全市旅游业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

龙岩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的中心城市,应围绕构建产业集群,依托闽粤赣边界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地位,建设大项目、培养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基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建现代机械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支持龙工集团在龙岩做大做强,增加工程机械品种,提高整车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推进龙工出口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提升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排位,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发挥海西汽车差异化发展政策的比较优势,打造海西产业基地。发挥“海峡客家”文化优势,先试先行,加快构筑龙岩和台湾的交流合作平台,使闽西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增创对台经贸合作新优势,打造两岸经济融合新亮点,全面加强与台湾工商团体的联系,加快对台经贸合作载体建设,争取设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以红色、客家、自然生态为特色,重视旅游与文化、休闲、度假、会展、观光农业等联动发展,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大力推进商务、物流、人居、旅游环境建设,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

宁德市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枢纽、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海西特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胜地。应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为契机,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加强旅游交流合作,拓展旅游市场,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宁德市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优化海洋开发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大海洋经济投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有效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不断扩展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港口工业建设,促进滩涂、海洋渔业、海滨旅游等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升城市服务职能,建成和谐、优美、安全、生态的绿色宜居海湾新城。

平潭综合实验区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导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区。应深入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的综合试验,积极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收益”的两岸合作新模式,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通过承接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转移,逐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推动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完成;加强两岸旅游合作,将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海岛旅游休闲地;加快平潭海峡北部通道建设,实现与福州中心城市、长乐滨海新城的互动发展,借助便利的城际交通,推动同城化的实现。依托北通道推进闽江—长乐—平潭的区域调水和能源工程。充分利用福清、长乐等相邻地区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加强平潭与相邻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扩大平潭产业发展空间,实现平潭与相邻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健全生活服务设施,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构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幸福宜居岛。

三 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按照挖掘潜力、完善功能、增强集聚、扩大规模、凸显特色的要求,充分挖掘现有中小城市发展潜力,提升中小城市发展质量,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居住功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聚集人口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将中山城市建设成为服务城乡、带动区域、和谐宜居的节点城市。推进省管县的改革,积极实施“大城关”战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县域城关镇的扩容提和提升质量。扩大县城和中心集镇规模,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重点开发区功能,合理布局建设产业发展基地,促进产业园区的集中发展,进一步强化县城的中心聚集能力,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县域特色资源的开发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大对地方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将其培育成县域主导产业。积极融入中心城市,做好与中心城市产业对接,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大力建设服务中心城市居民生活的副食品基地,发展对绿色食品的种养加工和生态旅游。加强工业园区、生活居住区、城乡交通枢纽和生态环境建设,将其发展成为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小城市。在“十二五”末全省18个县城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10万以上,20个县城人口将达到5万~10万。到2020年,县城城区常住人口规模多数将超过20万人。对具有区位交通优势、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大的部分小城市和县城,要扩大管理权限,壮大产业实力,优化发展空间,使其快速成长为超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成为新的区域次中心城市和经济增长板块。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与周边城市和城镇的有机衔接,支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率先发展成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市新区,形成新的区域次中心城市。

对于县市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应结合各地不同的区位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县市个性鲜明的发展。按照“先富带动后富”的整体战略,支持一些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率先发展起来,集中力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水平,强化其对人口与产业的集聚能力,促使其发展成为中等城市。福建省城镇等级体系见专栏3-1。

(1)加强对沿海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规划,积极参与城市产业分工,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以城市生产生活服务配套型产业为重点,建设分工合理,城市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并带动周边卫星城镇的建设发展。

(2)对高速公路及铁路沿线等有交通优势的县市,应充分利用交通便利这一优势,大力发展与邻近城市互补的产业,部分具备大项目落户条件的县市可以借此加快成为工业强县。

(3)对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应加大财政倾斜的力度,强化对生产要素的引导作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以此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此外,对于生态资源丰富的县市,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特色资源加工业。

(4)对于条件较好的县市,应该合理地调整行政区划,强化对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县市对周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加强县域间的产业协作,积极拓展内外资源和市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专栏3-1 城镇等级体系

四 择优发展小城镇

坚持分类指导、差别化发展、择优培育,科学稳妥地推进乡镇整合,进一步优化重点中心镇布局,引导小城镇走特色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连接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拉动内需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将其发展成为集聚产业和人口、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提升建设发展水平,将其建成小城市。夯实小城镇经济基础,强化产业支撑,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推动小城镇向周边农村拓展延伸。加强中心城市周边小城镇的统筹配套发展,逐步建设成为卫星城。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构建投融资平台,推广建设移交、建设转让移交和代建制等模式,探索建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小城镇金融服务。积极引导农村人口与产业向中心镇集聚,加强小城镇与城市的有序分工、优势互补,支持具有特色产业、生态魅力和历史文化积淀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各具魅力的特色镇。

在各县(市)范围内,选择1~3个区位条件好,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人口吸纳能力强,或资源特色优势突出的城镇,作为中心镇培育,推动农村人口与产业向中心集镇集聚,对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中心镇的扶持力度,实施“扩权强镇”,依法下放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扩大镇级政府行政事务管理和处置权限,探索赋予部分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户籍制度、农村教育、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促进人口、产业、资源等要素的集聚,使这些中心镇尽快成为连接城乡、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桥梁。

努力推动区位条件好、经济实力较强、人口规模较大的重点中心镇向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或大中城市发展;将中心城市周围的小城镇纳入所属城市的总体规划,促进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分工,推动一批卫星城镇的形成,使之逐步发展成为中心城市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城镇;将沿交通干道、江河流域等交通条件较好、资源较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工业主导型、资源开发型、边贸旅游型、交通枢纽型、城市辐射型城镇;对于距中心城市较远的偏远城镇,需要完善其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建设,以及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和文化教育中心的形成,使之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福建省中心镇见专栏3-2。

专栏3-2 中心镇一览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