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路径与可行性分析

本书总体上是一部以文献分析法为主的思考性著作,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跨学科研究以及归纳概括法等研究方法,力争对国内外纪录片的主体性、跨文化创作、传播理论有一个大致整体的把握。另外,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具体采用文本个案分析法等,辅以深度访谈调研等定性研究方法。

1.文献回顾阶段

科研文献有两种类型:综述性文献(review paper)和研究性文献(research paper)。文献综述通常应该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前人在此问题上究竟做了哪些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二是前人在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留下了什么研究的空间;三是前人的研究对于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启发。综述重点分析与本书密切相关的研究结果,为此,本人在研究过程中努力做到:①在浏览文献过程中,始终用“是什么、为什么、如何”来提出问题,试图解答并说服自己;②将范围大的问题分解,不断缩小研究范围,明确需要进一步界定的概念;③将个人研究课题与已有的其他论述进行比较;④思考问题与当下纪录片的关联。

2.建立研究框架

①识别问题,即找出研究的问题所在;②提出假设;③形成若干研究的子问题;④对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分析等。

3.获取研究信息来源

第二手资料:国际互联网各种搜索引擎(IBB、COM、CN相关链接);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书籍、杂志以及网络数据库资料;其他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其他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等;行业协会,如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的文献等。

第一手资料:个体采访(或称深度访问,彼此交谈启发也是专家调查法)等。在思维方式上,除了以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为哲学母体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之外,还重视科学研究的循环思维(事实—理论—猜想)的每个环节。本书通过生动、鲜活的媒介个案,把跨文化视域下纪录片主体性研究与具体的媒介案例结合起来加以剖析,进一步验证其对于现实的阐释力。

4.可行性分析

对于跨文化视域下纪录片主体性的理论抽象,本书坚持综合的、比较的研究方法,把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对不同纪录片或相同主题的不同阶段从纵向和横向多个角度进行比较,作出符合逻辑的、科学的判断和表述。从总体上看,中国纪录片具有主体性对话的初步条件,但对话的互动性不强,因而需要中国纪录片创作与理论界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现实中的文化症结与创作问题也成为理论建构尚缺少的前提条件。

(1)虽然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创作早已出现,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跨文化纪录片,但创作者们大多各自为战,作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良莠混杂。国内关于跨文化纪录片创作的理论研究也还处于萌芽状态,并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系统。

(2)中国文化的当代身份仍然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而绝非一个自明的问题。在这个强调文化身份的时代,东方文化精神的发现与中西文化互动在全球化时代是否真的可能?知识分子在消费主义时代究竟应该有怎样的价值担当?有怎样的文化精神生态平衡蓝图?

(3)当主体性强到一定的程度,以至于它和“任意性”不可区别,影视艺术就可能丧失其公共性,这时候也许就有了某种危险性在里面——这也正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4)世界上大多数的公共服务广电机构(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PSB)都面临相同的困境:如何平衡公共资源和商业竞争的压力以保持其内容的公共性。商业电视创造着成千上万个小时的罐装“纪实娱乐”,独立纪录片制作者则在美学语言上有着新的突破。那么,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通过何种途径可以有效规避文化贴现,从而达到缝合文化裂隙、彰显文化主体性的目的?国外传播策略是否能普遍适用于中国纪录片的海外传播?

问题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期望本研究具有某些超越当下、超越实用主义的开创性和普遍性,相反,这些问题正是本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理论的未成型和实践的多样复杂性,使跨文化视域下的纪录片主体性研究不免带有个人化的主观色彩,客观程度欠缺,可能存在牵强之处,有些观点、分析方法有待进一步商榷,但笔者也希望借助已有的理论,探寻一条可操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艺术理论和美学体系的道路,使其至少在纪录片主体性的可见度上尽献绵薄之力,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陈虎:《广州纪录片大会评奖有感》,《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第3期。

[2] 戴永:《“对话”显露答案——跨文化交流语境中的中国纪录片浅探》,《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3] 戴锦华:《九十年代之后中国学术文化的思想瓶颈》,《理论学刊》2009年第6期。

[4] 陈刚:《解密Discovery 美国探索频道节目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第119页。

[5] 王庆卫:《全球化与弱势文化身份》,《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 布尔迪厄语,转引自〔英〕弗雷德·英格利斯著《文化》,韩启群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18页。

[7] 《追问主体》,苏尔坎普出版社,1988,第23页。

[8] 韩星:《儒学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第16页。

[9] 王中江:《张岱年“文化综合创新论”的特质》,《北京日报》2012年1月16日。

[10] 楼宇烈:《百年国学启示录》,《光明日报》2007年1月11日。

[11] 徐稳:《论原创力视阈下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重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2] 杨丁淼:《缝合文化的裂隙——文化贴现视角下中西方纪录片叙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3] 〔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苗棣译,华夏出版社,2003,第232页。

[14] 张其学、姜海龙:《主体性的式微与文化霸权的解构》,《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

[15] 张其学:《权力主体:文化殖民的基础和源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9期。

[16] 李诗原:《文化主体性·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对话》,《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7] 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56页。

[18] 张同道:《大师时代的终结——纪录电影的历史命运和时代选择》,《艺术评论》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