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汉墓碑形制固定,为后世碑刻形制的先源

东汉墓碑的形制一般可分为碑座、碑身和碑首三部分。碑首与碑身连为一体,底部插在碑座的榫槽内,如图2-2-1、图2-2-2。有些墓碑没有碑座,直接插在土里。

图2-2-1 墓碑底部

图2-2-2 墓碑榫槽

东汉墓碑碑座大多为方形,一般不加雕饰。使用龟趺则较为少见。《王舍人碑》(光和六年,183)(图2-2-3)在汉碑中首先使用了龟形雕刻,被后人称为“龟趺”。此碑龟趺长125厘米、宽90厘米、高33厘米,造型古拙,雕刻精巧,是东汉墓碑中较为难得的一件圆雕艺术精品。据华人德先生考证,在此碑出土前,能够见到的仅有四川的《樊敏碑》(建安十年,205)(图2-2-4)。

图2-2-3 东汉《王舍人碑》

图2-2-4 东汉《樊敏碑》及碑侧

碑身是碑的主要部分,多为长方形竖石(即高度大于宽度,宽度大于厚度)。碑身各面都有名称,正面称为“碑阳”(有的叫碑面),背面称为“碑阴”,两侧称“碑侧”,一般将靠近碑阳碑文首行的一侧称为“右侧”。碑阳主要雕刻碑文,碑文如果过长,一般依顺时针方向沿碑阳、碑侧(左)、碑阴、碑侧(右)环刻碑文,如《鲜于璜碑》(延熹八年,165)。碑侧有的续刻正文或题名,有的只刻一些装饰花纹。有少数碑阴另刻长篇大论者,称为“后碑”。这一时期墓碑的碑阴和两侧往往刻写集资建墓竖碑的门人弟子、亲朋好友的姓名、官职、捐款金额等。

图2-2-5 东汉《鲜于璜碑》

碑首根据其外形分别称为圭首、圆首、方首(或称“平首”)三种样式。

圭首碑就是上锐下方的尖头碑,或者是正三角形去掉尖的一部分即成圭首。《景君碑》(汉安二年,143)、《郑固碑》(延熹元年,158)、《鲜于璜碑》(图2-2-5)、《武荣碑》(永康元年,167)、《鲁俊碑》(熹平二年,173)等等都是有名的圭首碑。

圆首碑即指碑首为半圆形,如《孔谦碑》(永兴二年,154)(图2-2-6)、《孔宙碑》(延熹七年,164)、《衡方碑》(建宁元年,168)、《肥致碑》(建宁二年,169)(图2-2-7)、《孔彪碑》(建宁四年,171)、《杨君铭碑》(熹平二年,173)、《孔褒碑》(年份不详)等。

图2-2-6 东汉《孔谦碑》

图2-2-7 东汉《肥致碑》

方首碑就是长方形石板,造型最为简朴,在汉碑中较少见,数量不多,如《袁安碑》(永元四年,92)(图2-2-8)。部分平首类石碑上部制有榫头,并配置碑帽,如《王孝渊碑》(永建三年,128)等。

图2-2-8 东汉《袁安碑》

碑首形制多样,各显韵味,实现了功能与美观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圆首碑浑厚内敛,体态醇和;圭首碑形制尖锐,少作雕琢;方首碑平和规整,朴实简洁。从杨子墨女士的《汉代石碑形制与功用关系表》[55]中析出东汉石碑的圭首碑和圆首碑非常多,方首碑最少。圆首类石碑的表现形式最为丰富,有晕纹类、素面类、蟠螭类、螭龙类等。其中,“圆首素面类和圆首蟠螭类石碑仅用于墓碑,纪事碑和功德碑无此类。”圆首碑从视觉效果上更受人们的喜爱,另外石面宽阔,有利于设计的展现和创造。这也成为后世墓碑的最佳选择。

与墓碑形制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穿”与“晕”,是为实用碑的遗制。圭首碑大多都有“穿”;一些圆首碑中既有“穿”,也有“晕”,如《孔谦碑》;方首碑如《袁安碑》碑中有“穿”。东汉以后的墓碑一般无“穿”无“晕”,这已成为碑刻断代的一种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