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汉末三国,战乱不息,立碑失去了社会经济基础

历史大变革的序幕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揭开。在战乱环境中,一向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黄河流域遭到严重破坏,到处充满饥荒和瘟疫。曹操《蒿里行》一诗中描绘了当时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不是文学夸张,是写实的记录。《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载:“民人相食,州里萧条。”当此之状,中原户口十不存一,如此荒凉的社会环境和破败的经济条件,就连统治者也无暇顾及身后的陵墓排场。三国时期的吴国废帝会稽王孙亮的墓在江苏丹阳,景帝孙休定陵在安徽当涂,马程侯孙皓墓在河南洛阳,均无设立石刻的记载。唯有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称帝后,被追尊为“武烈皇帝”的其父孙坚的高陵,陵前设有石刻、石碑(《宋书·五行志》),堪称是个例外[68]。“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宋书·礼制二》)是顺应社会经济现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