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主要创新

本书学术思想的独到之处是从“制度逻辑—资源行为”的研究逻辑出发,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非均衡区域协同发展相结合,力图以产业创新,最终实现我国非均衡区域的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目的。本书的内容范围、结构体系围绕所提出的研究思路,通过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分析手法,以非均衡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基于非均衡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协同提升”视角,对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框架模型、内在机理等展开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研究。本书在研究上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性工作。

(1)独特的研究视角。创新性地引入非均衡区域要素协同提升视角,构建非均衡区域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资源行为”分析框架。在本书研究中,将“要素协同提升”视角贯穿始终,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非均衡区域协同发展的形成与演进的关键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我国非均衡区域协同发展理论。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设计。在研究总体设计方面,以非均衡区域核心城市与附属城市协同机制的构建和管理中基础性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标,设计了“结构—关系—机理”这样一条环环紧扣、逐渐深入的理论研究思路,用以指导非均衡区域协同发展的一系列关键性现实问题的解决,整个研究设计注重“从实践中提炼理论、再应用理论指导实践”。

(3)科学方法的系统运用。本书基于“运用‘科学方法’来探索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原则,以大量、长期序贯数据、现场调研、结合文本资料分析和访谈等调研方式,进行样本数据和案例的采集;以客观观察和采集的事实与数据为基础,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的方法,基于科学工具分析等方法,对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机制的形成与演进规律进行“科学”客观的提炼,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方法上的保障。

通过本书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协同发展非均衡区域产业创新的认识,明晰非均衡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创新发展制度逻辑—资源行为写作逻辑框架的现实意义。从理论和实践策略上为非均衡区域实现协同、有序发展寻求相关的理论、方法的指导和操作依据。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的成因分析与政策措施探讨,缺乏从协同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的系统研究。因此,本书运用协同学、资源行为以及主导逻辑等原理探讨非均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一些核心问题,以实现经济区域的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并最终实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