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国际化出版人才能力素质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为国际化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清晰界定。在国际图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从满足国际竞争条件和符合中国出版“走出去”对人才新要求的角度,国际化出版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素质。

1.政治素质

中国新闻出版业是政治性、产业性、文化性都很突出的行业,国际化出版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牢固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关意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够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准确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价值导向、文化导向,在国际交往中,遵守外事纪律,不做有损国格和人格的事情,不做有损企业利益的事情。

2.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是指人们能从世界的高度认识当今国际社会,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它是一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的意识、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国际视野宽广的人,才会有更高的平台、更广泛的机会,才能成就更高的事业。国际化出版人才应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战略眼光,具有开放意识和合作包容胸怀,注重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这样才能够立足长远,能够创新性地突破地域、文化的局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从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一个具有海外工作经历,尤其是参与过国际项目的人,在思维方式、格局视野等方面都会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他们普遍责任心强、尊重他人、乐于沟通、善于协作。

3.跨文化沟通能力

顺畅沟通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国际化出版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尤其要熟练掌握外语,能够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和贸易洽谈。除外语能力外,国际化出版人才还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这在国际市场开拓、研发设计、商务谈判、项目管理等过程中有着关键作用。美国莫朗(Robert T.Moran)认为跨文化组织管理需要一种协同效应,最佳协同作用是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衡量标准,这种协同效应可以缓解文化冲突,增进文化间的融合性,提升商务竞争的核心力。国际化出版人才如果能用异域文化思维进行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就可以克服文化差异,增进文化间的融合性,实现有效沟通和协同,从而提升商务竞争的核心力,促使合作成功。

4.业务能力

国际化出版人才,无论是编辑还是国际营销人员或版权贸易人员,都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打造国际化品牌产品需要品牌编辑,而品牌编辑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加工能力、项目运作能力以及新媒体运用能力。国际营销人员和版权贸易人员则须熟悉产品内容,善于与作者、用户或读者沟通,熟练掌握营销技巧,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媒介向客户推荐产品,最终实现销售目的。

5.国际事务能力

国际化出版人才要熟悉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和外事礼仪,具有扎实的区域国别知识,了解对象国国情,在国际交往中能够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采取让对方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在国际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国际化出版人才还要懂得国际运作,具备独立运作能力,能够组织国际会议、国际书展等国际活动,能够独立洽谈国际合作项目和开展经营业务。

6.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信息分类、信息统计分析、信息编辑加工、信息重组、信息存取能力。信息时代编辑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重要,国际化编辑需要具备应用多种信息载体、遴选众多复杂信息、建立数据资源库等信息处理能力。国际营销人员和版权贸易人员需要具备敏锐快捷的信息收集能力,把掌握的市场信息整理后反馈给编辑,编辑根据来自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分析读者的需求,进而策划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图书产品。同时,编辑还要及时把加工过的产品信息交给营销人员和版权贸易人员,使得他们熟悉并掌握图书产品的核心内容,积极开展有效的营销推广。

7.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创新素质是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最突出的素质,创新能力是国际化人才成长的动力源泉。出版产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从选题内容、产品形式到出版方式、营销模式,整个出版过程都需要贯穿创新意识。创新是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国际化出版人才需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出版“走出去”工作中勇于创新,探索“走出去”的新方法、新路径,从而增强“走出去”工作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