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个关口就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就是完成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大任务,就是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新的坚实基础。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完成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的迫切要求,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能够有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并指出,7个体系的建设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通过实现经济体系的现代化,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这个经济体系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国民经济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分两步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然而,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国仍面临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不够、关键核心技术不掌握、虚拟经济风险仍然较大、农业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要求、需求结构转型升级提出新挑战等突出问题。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一些发达先进国家和地区已经摸索出了现代经济体系的科学规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20世纪80年代比较多的借鉴日本制定产业政策的经验,之后又学习借鉴德国和美国宏观调控的经验,一些发展比较对快的小国的经验,如韩国的工业化的经验,爱尔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芬兰和以色列重视发展科技、教育的经验,荷兰发展高效农业的经验,等等。借鉴这些国际经验,曾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帮助。未来,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仍需认真向各国学习有益经验,充分吸纳各国人民的智慧。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推动优化生产力布局。同时,需要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和谐发力,推动政府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和谐发力的一流环境。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还需要构建供需动态平衡体系,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高标准的营商、法治和社会环境,同时构建科技支撑、产业支撑、人才支撑、金融支撑、体制机制支撑等。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原则,通过国际比较,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什么、面临什么问题、体系建设从哪些方面入手、需要哪些支撑等重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书由1个总报告、7个章节、9个专题报告,及实地调研报告和经济形势报告组成,起草组由多人组成。其中,总报告由张燕生、綦鲁明完成;第一、二、四、五章由綦鲁明完成,第三章由张瑾完成,第六章由梁婧姝、金岳、宋立义、綦鲁明完成,第七章由宋立义、綦鲁明完成;专题一:张瑾,专题二:梁婧姝,专题三:金岳,专题四:綦鲁明,专题五:宋立义,专题六:宋德勇,专题七:张燕生、綦鲁明,专题八:綦鲁明,专题九:张燕生、綦鲁明;实地调研报告和经济形势报告由张燕生、马庆斌、綦鲁明、逯新红完成。书稿最后由綦鲁明按出版社意见统一修改完善。受资料收集和起草组成员水平限制,书中缺点和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借本书出版之际,谨向关心指导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领导同志和向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建言献策的各位专家致以崇高敬礼!向对我们支持、鼓励及对本书提出宝贵建议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同志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