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想、信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理想信念是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综合性新概念,它不是“理想”与“信念”两个词的简单相加,它的含义与“信仰”一词相近,又有所区别,为了更清楚地阐释“理想信念”这一复合性概念,本书将从理想、信念的内涵开始,并将其与信仰相区别。

(一)理想的含义与分类

理想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最早来源于希腊语“ideal”,是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称其为“志”,也就是“志向”。关于理想的含义,主要有两个层面的界定:一是将理想解释为一种头脑中的想象,如《辞海》中将理想定义为“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11]《新华词典》中将“理想”定义为“对美好未来的设想(指有依据的、可以实现的,区别于幻想、空想)”。[12]二是将“理想”解释为一种实践基础上的目标追求,如恩格斯对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思想活动这样阐释:“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13]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将“理想”定义为“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14]这就比较科学而全面地概括出“理想”的含义,笔者比较认同此种界定,因为它涵盖了理想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这是理想的现实性;二是有可能实现,这体现了理想的客观性、科学性;三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理想的实质即理想的促进性、感召性;四是指向未来,这体现了理想的超越性。

人生理想源于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人的理想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理想分为以下不同种类。

从性质上可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庸俗理想。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理想是科学理想;否则是非科学理想。对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及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希望和向往,是崇高理想;对个人的狭隘私利、贪图享受的钻营和追逐,是庸俗的理想。

从时序上可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长远理想是指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如共产主义理想;近期理想是指较短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理想,如党中央提出的本世纪初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是我国人民的近期理想。

从对象上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主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指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本质上说,理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理想。

从内容上可分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社会理想是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关于最好的社会结构的观念,它通常包含下列内容:实现人的最终使命,在人们之间最公正地分配生活财富,使权利和义务、人的才能和社会地位、功劳和报酬、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义务的要求和个人需要、合乎美德的生活方式与取得个人幸福之间都相适应。道德理想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理想人格;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做人的标准,是道德理想的内容。职业理想是人对专业兴趣的选择、确定。生活理想则是关于爱情、伴侣、饮食、起居的思考、向往和追求。[15]

(二)信念的含义及特征

关于信念,人们从不同角度给过定义,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信念“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16]《心理学词典》给出的信念定义是:“主体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某种理论原理、思想见解坚信无疑的看法。”[17]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瑞斯(Perice)将其概括为:“信念就是被断定为真的命题;它是一个人愿意以某种确定的方式据以行动的东西;标志着一种习惯,是一种同怀疑相反的态度。”[18]可见,信念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信念的主体——人;信念的客体——一种观点、规范、理论或者价值观等;信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对客体的稳定、持久、坚定的认同态度。由此,将信念定义为:“信念是认知、情感、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努力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19]

“信”是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信念的强度,取决于主体的信任程度。意志是一种坚持不懈努力的心理状态,这种努力长期不断地坚持下去,就在人的内心产生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即非这样做不可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信念不是先天的、超社会的产物,而是后天的、社会的产物;它是个体通过后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而产生的。信念是一种知、情、意相统一的综合的精神状态,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在本质上,信念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信念强调的不是认识的正确性,而是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因此,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

信念是人们为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内在动力,对于理想的形成及实现起着强大的精神保证及精神动力作用。因而,信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稳定性: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其确立和改变都必将对人产生重大影响)。信念的产生是人对认识对象认同的结果,不仅具有了理智上的坚信不疑,而且得到情感上的强烈支持,因而,信念具有远比一般认识要高的稳定性。

执着性:努力身体力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亲和性:志同则道合,德同则相聚。信念的亲和性是信念在感情上的反应。一个人对于与自己信念相近或观点相同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志同道合就是信念的亲和性的表现。

多样性: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信念。生活中人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利益需要和人生经历,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另外,信念内容很丰富,如政治信念、道德信念等。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信仰定义为“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现代汉语词典》把信仰定义为“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20]《辞海》也有类似的解释,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21]真正的信仰是与崇高和神圣连在一起的,是对于崇高和神圣价值的信念。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活动指南。信仰和信念都是人的精神支柱,是自觉的。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但信仰不是一般的信念,而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念可以表现为人对一时一事现象所持有的观念和态度,也可以表现为对宇宙人生所持有的观念和态度,其作用往往表现在人的某一具体行为之中,它随着具体事物和具体行为的变化而变化;而信仰则“是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姿态,一种综合性的精神活动”,[22]它往往支配着人的整个一生,并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专一性,一个人的信念可以多种多样,但一个人的信仰却往往只有一种。

(三)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的精神现象,是人们的精神支持和精神追求,以人们的实践及对事物产生、发展的规律认知为基础。“理想”与“信念”的区别在于:“理想”着重在“想”,是对价值目标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而“信念”着重在“信”,是对价值目标一种坚信不疑的态度。“理想”重在人与价值目标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信念”重在人对价值目标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在的,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两者的关系在于“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理想是信念赖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体现并反映着信念与追求;信念决定着理想的内容及方向,同时为理想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与精神力量。如果没有信念,理想就容易动摇。一个人没有实现理想的信心与决心,理想就会变成空想。有人将理想、信念的辩证关系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是引航的灯塔,信念是推进的风帆。这种描述揭示了理想与信念之间的依赖关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渴望实现的奋斗目标的憧憬、向往和追求,指出了行动的方向;信念是指人们对现存的或可能的事物、观念等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坚定不移的确认和笃信,指明的是行动的价值性与意义感,能够坚定理想拥有者的信心。在这里,理想离不开信念,因为信念是理想的保障;信念也离不开理想,因为理想是信念的方向。

在信仰、信念、理想的相互关系中,信念是信仰的基础,而信念、信仰又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在信仰基础上确立的远大价值目标,信仰统率和影响着不同层次的理想、信念,是整个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例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主义理想形成和确立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体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能够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特别是当前阶段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保障,并使之沿着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阶段性理想目标的实现又能够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