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孙瑞婷
- 3976字
- 2020-11-30 11:09:36
第一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一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从心理学上讲是经过对价值追求的判断、选择、接受而形成的螺旋前进的心理过程。对价值的判断、选择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受自身条件和环境影响的一个徘徊往复的过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其形成与发展比较容易受到个人的生活理想,如物质财富、婚姻爱情、幸福生活的影响,甚至被一些奢靡、低级、庸俗的生活价值观念和仇视与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西方思想言论所腐蚀。因此,要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艰巨性。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世界里的核心意识,在潜意识里决定着人的兴趣偏好、价值取向,决定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决定着人的是非判断和善恶选择。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方式与规律。理想信念的形成是经历一个由认知到内化再到外化的社会化过程。
首先,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从本我到超我的社会化过程。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它们决定着人类行为的特点,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本我,是心灵深处最原始的部分,它是与生俱来的,时时刻刻都存在于人类思想和行为之中。本我的特点就是一种潜意识或无意识的精神状态,根据人体的本能或感官感受而产生一些行为,如快乐行事,趋利避害,谋求生命的舒适、延续与发展。本我是不受外界道德和规则所影响的。自我,是本我的现实化,它能意识到自己区别于他人而独立存在,并且能够感觉、选择、记忆、思考和判断,并排除干扰和诱惑,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自我是本我和外界之间的媒介。超我,是本我的理想化,根据外界的评价、标准和规范对自己做出更高的要求。超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最理想的主题和内容,它激励着人们追求至善真心,追求完美自我。理想信念就属于人类的超我,需要人们不断克服来自本我的自然欲望,自我的现实诱惑,在拼搏中实现完美的超我。
其次,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价值自我内化的再创造过程。社会价值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和动机的过程就是价值内化过程。大学生的价值内化,就是大学生在学校或社会教育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并在个体头脑中按照自己的经验与要求再创造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随着外在教育影响的不断加深,大学生会逐渐把自己对社会价值的认知内化为自己的至善价值,从而不断追求实现超我。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会对各种利益或愿望做出理性判断和取舍,追求什么,放弃什么,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外在的价值内化为个体价值并不是通过强制灌输而直接改变个人动机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建立一套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机制,对原有的利己动机加以引导、约束而实现的。
再次,理想信念的形成是内化价值见证实践的交互性过程。理想信念要实现超我,结果还要到实践中验证,因此还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改、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又在不断地接受社会的教育和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又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理想信念,既要有时代的先进性,符合社会现实要求,又要能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一般而言,个体在开始时会更多地倾向于个人理想的实现,而随着社会、学校教育的介入,个人理想会不断地上升为社会理想,或是与社会理想相结合,这样个体把社会价值或社会理想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个体就会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以获得自己至善完美的理想状态。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经历成功与失败,不断调整和改进的过程,最终实现理想。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结构特点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立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他们处于18—25岁的年龄,是生理成熟而心理不成熟的特殊阶段,因而在心理和思想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心理学家詹姆士指出,“自我意识被区分为主我与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一种自我意愿期待,是情境活动中的自我;客我则包括自我审视和社会评价,是感受经验中的自我”。[3]自我意识作为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人类意识的核心部分。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我”意识,他们对个人的前途充满期待,同时具有强烈的“客我”意识,他们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在这种强烈的主我和客我的意识中不断调整自我,这就成为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知识激增,对事物的认识开始逐渐由感性、肤浅走向理性、深刻。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与价值,规划自己未来的道路。这就涉及理想信念的问题,它将决定大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其次,大学生思想不稳定。大学生心理未成熟的特点导致大学生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会出现迷茫、焦虑、徘徊、反复等现象。大学生开始进入大学时,由于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阶段明显不同,大都会感到有些迷茫,没有目标,面对一些社会复杂现象或是严峻形势,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无所适从。而这时正是树立理想信念的黄金期。只要大学生认识到没有理想信念支撑所带来的空虚与焦虑的痛苦,他们就会努力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就能激发出强烈的发展动机与愿望。但是不同学生对理想信念认识的程度、具体内容存在差异。有的有较强的政治热情,志存高远,胸怀大志,将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未来相结合,但有的考虑的是眼前的生活目标,理想信念就变得平庸而空泛。此外,社会竞争激烈,各种思想文化时不时会影响和干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建立,即使建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有时会受自身条件所限出现碰壁、失败,或是受错误思潮的影响误入歧途,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理想信念就会丧失。这时候要对大学生及时教育,方法得当,大学生就会重新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
再次,大学生情感丰富、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更希望能在很多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肯定,充分体现出自身价值,社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同时他们的情感世界丰富,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感动,喜怒哀乐常常溢于言表,有时敏感脆弱,有时坚不可摧,人们常常用血气方刚、热血青年等词语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外界势力所诱惑和利用。所以这一时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尤为重要。
(三)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
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莱维特在总结人的行为有应激反应的基础上指出“人的行为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下引发的”,即刺激—需要—行为—目标,这就给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主要经历认知—认同—内化—外化的过程。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认知。认知是人类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世界的接触和感知的过程,其中包括感觉和知觉的潜意识,记忆、思维的有意识活动。它是大脑对客观世界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客观世界只有被人类感觉和感知才能进入人类记忆的头脑。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大学生上大学之前通过学校或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有初步了解,有一定的感觉。知觉是感觉之后的认知继续,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整体认知。知觉具有选择性,既受刺激强度、位置、次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体需要、兴趣、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思维是人脑通过语言对客观现实进行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通过思维,人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创造出灿烂的文明,思维是一种更高级的认识活动,也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它会通过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推测出前因后果或内在规律性。
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大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认知思维过程,就能够对此进行客观评价并决定认同与否,并进入到情感认同阶段。“需要”是个体认同的基本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天然必然性。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只有满足自身需要驱使才能实现。当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和文化背景相契合,并表达了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时,它才可能被认可、被接受。它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内心深处产生的认可,在本质上是大学生对它的认定,是个体兴趣爱好、理想目标的着眼点,也必然会表现出大学生对它的价值趋向力。
再次,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内化。内化是在认同的基础上把接受来的观念变为自己的价值观并纳入价值体系。内化意味着大学生已经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追求中,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理想信念形成的深刻的心理过程,具有高度自觉性、高度自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虽然可能通过外在教育对这种理想信念缺乏自觉意识,但随着这种行为的反复实践,也会向认同性接受发展,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纳入价值体系。只有当大学生充分认识并认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才可能将它与自身理想信念结合,将这种认知和认同的情感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
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外化。外化就是大学生将自己已经形成的理想信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体验、检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外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外部制约因子和内部制约因子。内部条件就是大学生已有理想信念对行为动机的判断作用和对行为方式的选择作用。理想信念是在内化阶段已经形成的,对其行为动机的判断和行为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从主观的内在需要出发。人的需要是人由于自身的某种缺乏状态而对特定目标的渴望。外部制约因子就是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社会舆论、社会角色等。